标题 | 少儿校外声乐教学融入中国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策略探究 |
范文 | 闫冲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集合,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精神标识。 【关键词】少儿校外声乐教学?中国民族传统声乐文化?文化软实力 一、少儿声乐教学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从娃娃抓起 我国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音乐,是人们了解某一民族历史、民族风俗、民族信仰、民族艺术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特色,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面临后继传承无人、无人知晓的尴尬处境。因此,加强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工作已经势在必行,国家对此也非常重视,特意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仅要发挥出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还要积极将其发扬传播。在校外少儿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声乐老师可以将其和声乐课堂进行有机结合,指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声乐学习,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传统音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扩大传统文化传播的辐射面,使学生成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2.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政策,美育提升少儿声乐教学质量 通过向学生讲解不同地区传统音乐的特性,了解传统音乐形式多样化,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少儿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管是哪种民间传统音乐,其内容和形式可以真实、准确反映出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我给学生排练的歌曲《紫竹调》,孩子们可以掌握苏州地区的音乐风格与方言特点,歌曲《索玛阿姐撸》可以感受彝族大凉山的风土人情。通过将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校外声乐教学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对美的创造。与此同时,也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与归属感,进而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更好的发扬光大。 二、中国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包括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四部分,独特的中国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内容,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而民族传统声乐的特点表现在四个方面。 1.情感表现是传统声乐作品的核心 民族传统音乐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它的情感表达细腻,更加注重的是歌者个体意识的表达和歌曲内容情的体现。一个声乐作品的成功性取决于演员向观众展示出“声情并茂”地表演。因此,情感表达是演唱时的重要评价标准。 2.以字正腔圆作为声乐审美的标准 传统声乐作品的旋律通常是以歌词的声调为基础,以此确保在声乐表演过程中,观众能够清楚的听懂歌词内容。所以,传统音乐中首先强调的是字要正,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达到腔圆。声乐演唱中,表演者必须要做到曲调要顺畅且又完整,情绪要准确并且圆满,一定要符合歌曲中所描述的人物和景象。在中国的传统音乐发展进程中,“字正腔圆”是实现歌词清楚表达的有效途径,更是音乐作品演绎中的美的体现,因此,“字正腔圆”被作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标准。 3.强调音色个性化发展 中国幅员辽阔,自秦朝以来,虽然汉族的语言文字得到了统一,但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不同地區的语音差别依然很大;中国有56个民族,其语言及文化背景又各自不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各族各地存在有不同的、丰富的音乐语言风格和对音乐语言美的各自不同理解。如,民间声乐作品的音乐语言风格就一直与当地的生活语言、语调、口气、习惯相吻合。例如,台湾儿歌《天黑黑》中的天黑黑就唱成闽南语“tin?o?o”。 4.重视每一个作品的“润腔”技术 每一个地区的地域和语言环境都不一样,在一般意义所说的“筐格在曲,色泽在唱”就是强调声乐演唱中的“润腔”,简单的说,“润腔”就是指辅助歌曲整体旋律并且附注在旋律周围的、时值的以及音高变化较大的“小音符”,在声乐表演中,“润腔”体现不同声乐作品特色的重要载体。富有创新性的“润腔”更能促使声乐作品深入人心。比如藏族的“缜固”和蒙族的长调、土家族的甩腔。 三、校外声乐教学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传统声乐教材 校外青少年宫作为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面对的学生都是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来学习的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校外教师要有自主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和整合、编写教材的能力,教学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程度突出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一方面进行普及教育面对的是零起步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学生,另一方面就是提高性教育,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逐步走向专业化,并为音院附中及专业院校、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由于他们一周就来一次,一学期也就16次课,跟老师见面的时间也就是十几个小时,因此给他们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更为重要,在选编唱歌教材时,注意所选歌曲在题材内容、体裁形式、风格特点上的多样性,以增进学生对唱歌的兴趣,扩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培养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 我在教学中有意选择了一些具有典型民族特色及地域特点的歌曲,在教唱歌曲之前进行讲解,帮助孩子们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风格特点及地域特点,使之容易接受歌曲并理解、表现歌曲。例如新疆的《青春舞曲》,侗族的《美丽的侗乡》,苗族的《苗家小阿妹》,朝鲜族的《幸福像金达莱一样》,藏族的《卓玛》等,还有一些地域特点浓厚的歌曲如东北民歌《小看戏》《嘎妞妞》,反映非遗木偶戏的《神州木偶戏》,京剧《说唱脸谱》等。 2.创新的训练方法 由于校外教育接触的孩子跟学校不同,要想让儿童快速、轻松、科学的学会歌唱,不仅要掌握声乐教学语言要素的规律与特点,还得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分析儿童的心理特征研究儿童的声乐教学语言。而形体语言作为一种不同于声音语言的方式对歌曲的内涵进行解析和阐释,能更直接、更充分地表达情感,能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厚重感和感染力。据此,本人特别去向舞蹈专业的老师以及戏曲专业的老师请教,学习民族舞蹈,学习京剧的亮相走圆场以及少数民族舞蹈如新疆舞、藏族舞、蒙古族舞、傣族舞基本动作及组合。在声乐课上,教师结合其民族及地域特点以及动作特点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习,表达歌唱情感,促进学生的演唱能力以及表现力地提升。 3.综合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 校外声乐教学当中运用的各项教材不仅仅是文字介绍,更为关键的是要贴近教学的材料,如相关的音频资料、原唱素材等,这样教师的教学指导才会更加形象直观,也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传统音乐文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多领域渗透的情势下,多媒体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将其应用到校外声乐教学当中更是有了显著效果,能够让原本枯燥单调的课堂变得形象直观和富有内涵。校外声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图片、音频等直观的学习资料,播放音乐作品的原唱以及相关视频,让学生能够在深入的聆听感受当中,分析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色和深层含义。 4.提高校外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该注重多向学生讲解民族传统音乐的有关知识,多介绍民族音乐的时代背景,从而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传统音乐文化信息,让学生在在学习过程中准确把握好声乐作品的歌唱技巧。这就要求每一位声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传统音乐知识,对传统音乐的旋律和声腔特点要有一定的认知。声乐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传统音乐的歌唱技能和发声技巧,在拿到一个民族音乐作品时,能够及时准确地说出它所属的民族,最好还能唱出来。特别是针对影响力较大的传统音乐作品,校外声乐教师更应该熟练掌握,比如国粹京剧、昆剧、豫剧、蒙族民歌、苗族民歌、新疆民歌等等地方性音乐,声乐教师要做到对这些民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性的准确认知与辨别。总而言之,校外的声乐教师必须要自己先喜欢上传统音乐文化,然后在教学中融入自身的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喜爱之情,进而推动学生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平台 通过比赛、演出、观摩、学艺等一系列校外的各种社会音乐活动,使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来领悟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的认识,全面培养学生了解民族传统音乐。 校外声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中,要始终贯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知识、技艺方面的教育与道德方面的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合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给学生选择适宜的教材和方法,重视情感的融入,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促进声乐教学的创新发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