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刍议新课改下提高高中生物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
范文

    王广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高中生物学科由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应用多媒体课件,能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化、多样化,更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几点思考,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多媒体教学是目前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能够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为直观的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对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课堂评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都具有积极影响,极大促进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对教学研究具有巨大理论支持。尽管如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需要结合教师、学生、多媒体技术三方面因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要面临许多问题,值得探究。

    一、高中生物应用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度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够增添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许多教师片面应用多媒体教学,往往忽略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出现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探究的欲望。另外,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增大课堂内容量,但是压缩了学生对知识理解、消化及应用的时间,不能有效保证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未能有效应用于高中生物实验

    虽然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在实验教学中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部分学校不具备实验操作或观察条件,所以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相对抽象,增加了学生学习难度、降低了学习生物兴趣。所以,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方法及实验方法的能力及兴趣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能播放师范实验的视频,这不能有效地、多角度地展开实验,不能实现预期实验教学效果。

    二、提高高中生物应用多媒体教学中有效性的相应对策

    (一)合理制作多媒体,保证实用性

    课件制作是指在备课过程中,对多媒体课堂引用的具体设计。也就是说,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情况,与课堂教学过程密切相关,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更多的老师过于注重课件,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图像、音频与食品材料。这些材料虽然优美,但是容易转移学生注意力,不能实现兴趣与课堂内容的有效结合,反而干扰了课堂教学。表面上,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但是这些与生物知识联系不大,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完成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形式美,更要注重内在美。

    第一,关注课件内在美。课件运用的目的是服务于课堂教学,所以课件制作要明确教学目的、体现教学内容。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中心展开,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兴趣特点及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课件。

    第二,关注课件外在美。生物学科具有自身特点,素材多,选择素材的标准不在于多么优美、华丽,而要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凸显生物知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本身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解惑难点。只有这样,课件才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关注知识、探究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实现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高中,达到预期课堂教学效果。

    (二)科学选用多媒体,保证实效性

    要提高多媒体运用效率,在选用多媒体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高中生学情特点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结合以上学生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效结合起来。多媒体课堂教学,做到图、文、声、像相结合,多方位刺激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使学生大脑较长时间处于亢奋状態,更利于学生兴趣激发和活动开展。但是,万事要把握度,长时间的大脑亢奋,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不利于注意力集中及兴趣的培养。所以,在课件制作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选用符合高中生自身特点的课件使用,以保证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给予其新鲜感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差异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之一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教学能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及空间限制,给与学生大量、直观的图片、声像,并将此转化为理性认知,领悟生物概念、内在规律,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在学习《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一课中,课本对PCR过程的解释抽象,多媒体可以立体展示变性、复性、延伸的过程,还可以动画视频展示图像。这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效果是以往传统教学模式所不能及的,它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当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实现教学目标时,多媒体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突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比如,在讲解DNA结构的过程时,教师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不能形象地描述结构,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多媒体课件,能够通过动画形式将DNA立体结构直观、准确的描述,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但是,多媒体课件并不适合所有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DNA的粗提取、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等知识,更适合采用实验教学法教学,能让学生亲身动手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迎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3.灵活驾驭多媒体,保障高效性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反客为主”。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多媒体教学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灵活驾驭多媒体,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核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细胞的增殖》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阅读课本,并思考教师提出的几个简单问题,教师可以语言讲述以辅助理解,这样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给学生播放细胞分裂的过程,教师旁边讲解,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刚才的问题,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此过程中,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启发、指导、强调,指导学生学习,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将传统教学中的“教”改变成新时期课改下的“学”。

    总之,要将多媒体课件有效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务必找准生物学科教学与多媒体间的最佳结合点,结合学生的学情、新课改要求,将多媒体运用与生物学科教学有效融合起来,使高中生物学科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王玉娟.将启发式理念植入高中生物课的价值探寻[J].华夏教师,2017,(24) :48.

    [2]孙忠青.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 :168.

    [3]龙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180.

    [4]吴晓虹.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8,(25) :38.

    [5]高永红.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学周刊,2017,(07) :149.

    [6]李尚卿.浅谈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视界,2017,(15) :109+1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