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互动反馈信息与微课资源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
范文

    裴建林

    【摘要】主要阐述了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应用互动反馈技术、微课资源在物理课堂中的理论认识与研究实践,并以具体课例加以说明,从而感悟到新技术为物理课堂带来了变革与活力。

    【关键词】微课?互动反馈技术?物理教学?课堂活力

    当今新技术融入课堂,学校创建了配备有多种技术和设备的智慧教室,如平板电脑、互动反馈技术、微课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条件。为此笔者提出了“基于互动反馈信息与微课的物理课堂教学实践”课题,旨在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动手操作与思维的能力。

    一、研究实践与课例分析

    1.利用课前微課资源,突破课堂学习难点

    物理“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一课是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三章的内容,本节课的难点是绘制并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由于课堂上要类比正比例函数y=kx的图像及斜率k的意义来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及其斜率的物理意义,而学生在数学上还没有完成正比例函数y=kx的概念及其坐标系的建立、数据的描点及其图像的意义的学习,所以在课前设计了微课资料包,即“函数y=kx的由来及其图像。此资料包中有微视频、预学习单和微课的教学设计,在课前,学生通过学习微视频的内容,完成预学习单,需知道函数y=kx是反比例函数,y与x变化存在倍数关系,这个倍数就是k,同时还需掌握其图像的绘制方法。先建立y、x坐标系,学会将已知的数据点(x,y)在坐标系中进行描点,并用过原点的直线尽量多地经过各数据点,从而学会绘制k>0时的y-x图像,知道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微视频和学生完成的预学习单。

    采用了课前微视频教学和预学习单的学前任务,大大降低了课堂中s-t图像绘图的难度。当绘制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时,只要强调坐标系的物理量和单位,及不同运动快慢的数据s、t差异时,如何在s轴、t轴上定相同的标度即可,描绘数据点和画过原点的直线尽量经过所有的数据点就不再成为同学们的难点,并且对图像的物理意义及倾斜程度不同斜率的物理意义也容易理解。课前的微课很好地突破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2.利用互动反馈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即时反馈学习信息

    智能学习平台系统可供学生选择作答和创作活动。在学生的平板电脑中,除了教师推送的供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资源之外,还可利用互动反馈技术即时反馈学习信息。

    利用互动反馈软件中“抢权”的方法,在学生上传测量的数据及绘制的s-t图像环节,最先上传成功的同学可以有抢答的机会,这个功能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抢到回答机会的同学可以第一个与同学分享、互动(按点的设计图略)。

    设计互动反馈“创作类”的按点,有效地对比不同运动快慢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s-t图像,建立“速度”概念,落实教学重点。从“选入”对比两组同学的图像,得出不同运动快慢的物体,s-t图像的共同点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而不同点是其倾斜程度。然后放大其中一组同学的图像进一步分析,得出在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上,不同路程与对应时间的比值是相同的。但对比另一组同学的图像,却发现运动快慢不同的物体,图像的倾斜程度不同,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也不同,而这个比值类比y=kx的图像,就是比例系数,在物理上将这个比例系数叫做速度,用字母k表示。

    3.以互动反馈技术为评价工具,及时检测反馈,以达成教学目标

    互动反馈技术,主要是在普通多媒体教室环境中,利用平板电脑反馈信息,辅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同时支持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

    例如,在这节课中,笔者设计了检测功能的“按点”,即时检测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以下列出了按点设计及反馈信息。

    这两个按点的设计意图都是为了检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落实,检测同学的完成情况。按点3的正确率是100%,反馈效果良好,达成教学目标,同学理解了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按点4的正确率是96%,其中1人错误的原因是单位换算时误将鸵鸟速度除以了进率而造成的。

    二、研究结论

    1.充分利用微课资源与互动反馈信息,改变了学习方法,焕发课堂活动

    由于充分利用新技术,改变了学生在物理堂中简单、机械的学习方法。在新技术支持下,课堂焕发了活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平板电脑上浏览学习,在互动反馈技术的问题引导下,启发思维,积极参与物理知识的学习。用微视频解决了学生的困惑点、疑难点,物理课上学生再也不嫌难,而转变为主动学习、乐于思考。

    2.充分利用互动反馈信息与微课资源,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

    由于新技术组合应用、即时反馈中纠错补缺,再加上教师因人而异进行分层教学,学习效果明显改善。学生的正确率逐步提升,说明新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吴庆花.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新课程,2017,(12).

    [2]刘暑林.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物理,2015,(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5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