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范文

    宋晓燕 杨光 崔光照

    

    

    摘? 要 在新工科面临的新经济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分析当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平顶山学院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办学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可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和工程类专业创新创业培养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新创业;地方高校;新工科;高等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智能电器专业群

    中图分类号:G640?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8-0010-04

    Abstract New Engineering faces the new economic era,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ve become the hotspot of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new trend in development of?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from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into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e general problems existing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school philosoph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easur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this paper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for engineering majors in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new engineering; higher educatio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intelligent electrical professional group

    1 引言

    當前创新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新赛项。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并要求工程科技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于2015年和2018年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提出实施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从文件要求来看,都把学生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从一种具体教育形式上升到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期待,表明了国家急切改变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薄弱现状的强烈愿望[1]。

    地方高校更多地肩负起社会服务的责任,为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同时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2]。因此,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平顶山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改革,研究相关对策,最后展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趋势。

    2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地方高校开展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教学改革的范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不断探索和凝练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定位的特色[3-5]。但从整体上来看,各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尚处在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探索阶段,特别是电气信息类专业在创新创业培养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和问题。

    创新创业的研究与实践普遍缺乏新工科背景?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新经济形态呼之欲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部适时推出新工科建设计划,为高校培养新时代急需的工程科技人才指明了方向[6]。目前,各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正在不断革新,但面临新经济环境和新工科的发展背景,创新创业教育缺少一些应具有的显著的新工科特质,如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等。

    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不明晰,教育模式单一? 相当多的地方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目标与内涵。或者认为通过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几个创新创业竞赛,就能立竿见影达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甚至希望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开公司,并将少数几个创业成功的学生作为典型进行宣传与标榜,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7-8];或者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单一,只有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参与。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脱节? 许多地方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如创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但是,一方面,这些课程游离在专业课程体系之外,与专业教育脱节,无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既定目标;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未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列入课程目标,两者尚未有效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亟待加强?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的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只有教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意识”[7],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地方高校中具备这些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师资普遍严重不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大多来自团委、招生就业处,这些教师通常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培训,又缺少创业的实践经历,在教授课程时无法结合各专业的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教育,难以胜任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式需要改进? 虽然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但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双创”教育评价体系。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标准在学生和教师评价方面均存在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地方高校多以参加各种竞赛获奖或是否成功创办企业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对于教师而言,为完成绩效考核项目,不得不在学校内部传统评价机制中耗费精力,不利于“双师”型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评价机制。

    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系統性不足?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从不同角度和内容对创新创业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时间短,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因此,老牌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具有不可复制性。故不同层次高校的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没有形成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可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 平顶山学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作为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深入探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对于新经济形势下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以平顶山学院智能电器专业群为例,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和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平顶山学院多年坚持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其智能电器专业群涵盖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六个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六对接”,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改革? 应用型院校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精准反映了新经济环境下人才市场对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平顶山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团队建设等六个方面与合作单位对接,并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教学平台、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完善校企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机制,建立工作规范,确保方案修订内容符合行业人才需求,形成校企、校地合作的良好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新经济时代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

    厘清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深度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精神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其中创新是推陈出新,创业是将创新变成现实,它们是一种表里的关系。创业的源头来自创新。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并非是需要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开展自主创业,其核心是对学生人格精神、头脑思维和能力素质的培养[9]。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依托行业学院——平高学院,以“培养输配电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技术管理岗位、现场工程师、升学”三个层次的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围绕“专业入行、能力提升、双创深化”三大主题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将以学科知识架构的课程体系整合为“数理逻辑能力模块”“电气传动设计能力模块”“供配电技术应用能力模块”“工程实践能力模块”等15个以能力培养为主题的课程模块,并将创新创业理念扩展到所有专业课程中,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比例,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时,建立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共有16个显性学分,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包含“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等通识必修课程,共四个学分;

    第二部分为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的创新创业类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共计10个学分;

    第三部分选自第二课堂和学科竞赛组成的创新创业实践模块,两个学分,如课程设计或学科竞赛。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渐形成“创新创业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创新创业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融合”的三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建立了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并在各课程设计与实训环节、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强化生产管理能力训练和创业能力培养[10]。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成效?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于工程类人才的能力要求,需要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将创新创业思维及精神从课本中总结归纳提取出来,将其根植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单纯依靠培养一支专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是不够的,如同思政教育进专业课堂一样,需要在各专业教学团队中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这就需要优先引进具有行业实践工作经验的教师,大力开展相关培训,将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以行业学院为抓手,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度合作,通过互派教师、员工,提升教师团队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多种形式创新创业教育? 学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关系到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对此开展相关调查,于2017年对相关院系学生发放问卷星调查问卷并收回256份有效答卷。在创新创业指导形式方面,选择人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创新创业实习实训机会、个人职业能力、性格与价值观评测、创新创业指导必修课或选修课、创新创业指导系列报告讲座。有74.2%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能力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支撑,77.37%的学生认为创新是内在的需求,创业是结果和表现。以上数据表明,在校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形式需求多样化且趋于合理,对创新创业教育有较高期望。

    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实施学业导师制度。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由校内“双师”型教师和校外现场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组成学业导师团队,从学生入学开始培养,并选择部分学生加入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团队。学业导师制度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科研工作,也为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搭建了实践教学、支撑创新的教学平台。

    在专业教学中,扩展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创建多个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行业课程、应用型课程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进行对分课堂、翻转课堂等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升。

    完善创新创业管理制度,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模式? 学校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建立多个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在各专业制定创新创业学分认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动态化的学业综合评价体系,突出实践技能、专业综合能力、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综合考核,形成过程性评价和成效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

    在教师评价方面,改变教师的评价标准,一方面将教师的教学绩效与学生能力提升挂钩,加大教学改革奖励力度,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引导,鼓励教师吸引学生加入科研团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以此鼓励教师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创新创业教育[7]。

    实践成效? 近三年,智能电器专业群已有40门课程实施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受众学生人数已达3200人次,共计175人次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励,318人次学生获得省级竞赛奖励,150人次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2019年9月对相关院系毕业生进行就业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总体状况良好,如图2所示。

    4 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展望

    平顶山学院智能电器专业群针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三融合”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了教师团队的培养路径。但是仍需进一步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模式,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系统性。

    创新创业教育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途径? 立德树人,就是要将德育贯彻到教育的每个环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德育不仅仅是品德课、政治课的事情,而是和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相互融合在一起的[11]。创新创业恰恰是德育、智育、劳动强相关的教学活动,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现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将引领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 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一系列教育元素都在调整与改革中。知识不再是现成的、停留在书本上的,而是来自现实生活与工程现场,与学生的现实困惑发生联系。与此同时,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目标成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教育重视能力培养的目标一致。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地方高校以教学模式、办学理念为代表的全面改革的主动引领者。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加强与社会的有效合作?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用创业行动改变世界。

    相對于研究型高校,地方高校更多地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学生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团队也更擅长从事与生产一线关系密切的应用型科研。人才培养已经从传统课堂教学走向更为广阔的科研创新、社会实践、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正在不断引领高校整体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开放办学,和政府、企业多联系,与社会共建合作育人的氛围和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20-28,73.

    [2]李传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的要素分析[J].亚太教育,2016(36):213.

    [3]于奎龙.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构建“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7(7):42-44.

    [4]杨彬,闫峰,张勇.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西学院学报,2019,35(3):115-118.

    [5]肖霞.地方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31-133.

    [6]吴爱华,侯永峰,杨秋波,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 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9.

    [7]王洪才,刘隽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61-63.

    [8]叶太保,董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0):145-147.

    [9]李文鑫,黄进,胡甲刚.树立“三创教育”理念 培养“三创”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5):19-22.

    [10]刘艳,闫国栋,孟威,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5-37.

    [11]胡莉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方针变迁的视角[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2):144-15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