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课改中几个观念的感知和把握
范文

    陈章华

    【摘要】课程改革中,必须正确理解并把握好新课标中的几个观念:讨论、个性化阅读、积累。讨论,要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立足于文本,根植于语文本身;个性化阅读,要注重情感体验,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积累上,要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把继承传统语文教育中有益的经验、可行的方法与新课程教育理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把握新课程的实质。

    【关键词】课改;讨论;个性化阅读;积累

    课程改革中,转变教学观念是必须的。但是,有了抽象的观念后,我们的教学又是什么样子呢?下面结合我校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讨论、个性化阅读、积累几个观念的感知和把握。

    一、关于讨论

    新课标主张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的一次重要的突破,体现在课程中就是活动与阅读的结合,而讨论是主要的呈现形式。

    讨论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颇受教师的青睐。我们认为,讨论的开展,应立足于教师对课内外语文资源中活动因素的深入挖掘;同时,教师要能给学生创设适宜的目标、内容、条件及正确的策略。否则,看似热闹的课堂肯定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1.活动课必须找好切入点。

    必修课程中活动课是广东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是学生讨论的重要阵地。在这里,合作、参与得以体现,学生在共享各自的成果中获得快乐。

    讨论是以开放为原则的。实践中,我们深有体会:师生开放的、平等的讨论,并不能解决问题的一切层面,尤其是如何使讨论更有深层次的层面。具体表现为——当学生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一般自我感觉良好)时,难道教师就只是一个旁听者吗?特别是学生发表的是低水平的感想时,难道我们只因恪守不能满堂灌的观念就束手无策么?不是的。为此,我们便要明白一点:主题活动设计根植于语文本身。

    必修课中活动课的主题不可以说不好,它确实能促进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社会,但从我县学生的情况看却是很难开展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自己选择主题,以读写为依托,找出与课程相应的结合点,而好的切入点就是打开学生嘴巴闸门的一把钥匙。如必修1,我们选用了“你为什么要考取饶平二中”的话题;必修3,要求仿照《黄山记》中整句的语言形式,寻找(或自己)描写石壁风景区的某一景点;必修4,我们选择了“连宋大陆之行”、“姚明能否当劳模”、“《千手观音》给我们的启示”等话题。切入点选得好,学生知识的运用便会出现较好的结果。

    2.阅读课中话题的选择必须紧扣文本。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它们是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理论内涵的。阅读课中讨论只是一种教学行为方式,我们一般都要考虑几个问题:

    需不需要讨论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如《拿来主义》(必修4)“为什么对待文化遗产要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这便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作者是如何讲清拿来主义的态度的”,这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症结何在?要看问题是否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拿来主义的态度”于今天来说已无疑问可言,自然不需要讨论;“如何讲清”,则能看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如何把一般的道理具体化,进而还可思考鲁迅的思维方式,这样的问题当然要讨论了。

    有没有条件讨论学生在课堂里有无可能展开自己的讨论?《阿Q正传》(必修4)中,“体现了哪些国民性的弱点”,需要许多背景知识,学生是没有条件讨论的;“阿Q的生存状况如何”,能观照阿Q的具体生活,通过阅读,是完全可以讨论的。可见,“条件”主要是指学生的认知水平。

    怎么讨论一般是老师导出一个问题,然后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是全班讨论,或是辩论。但关键一点,是必须紧扣文本。曾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课,讨论《门》(必修2)“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一句,教师引出这句话后,学生便从其中的含意举出了类似的生活,一个学生讲到自己亲人临终时的情景,甚至控制不了情绪。课堂真的很动人,但整节课连再读一下课文的环节都没有,课文变成了“引子”。这是阅读教学么?

    “话题”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呈现出来,要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反思自己的提法或理由:是否把握了文章的要点、是否反映了作者的思路、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挥其创造潜能。事实证明,这样做,有时各种各样有创意的观点层出不穷,许多观点不仅启发了其他同学,也启发了教师的思维。如读《致大海》一诗,学生写出的感想竟是“大海征服了普希金,普希金征服了我”,真是令师生叹服;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有的学生并不囿于作者“不平静”的思绪的一般解释,而着重于“何以成为名篇”的问题的探讨……

    必须指出的是,讨论并非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唯一途径,更不要所有的课文都一哄而上来个讨论。讨论中,教师应负起引导的责任。

    二、关于个性化阅读

    新课标提倡个性化阅读,它强调:语文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和认识特征都参与到新意义的建构中。因而这个新意义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式的,但这些要具体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上。

    1.情感体验:古人读书强调“入书法”,即是将自己置身其中,进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以《荷塘月色》(必修1)为例,可重点讨论:(1)“我”的“颇不宁静”的心绪是否暂时得到排遣?(2)作者的“颇不宁静”可能是怎样的情感、心绪?当然,由于各人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有异,体验会有所不同,但情感体验本身就是对课文的理性思考,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再如读《雨霖铃》(必修3),“难舍”、“愁思”、“孤寂”、“哀伤”等多个层面构成的情感结构,没有诵读,无法进入作者的“内心”,更无法领悟作者表现哀情的心理历程了。使学生能“入乎其内,出乎其中”,始终是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

    2.拓展提高: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引申,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1)教师的拓展:应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相关思想内容的拓展、相关文体形式的拓展、课文所关涉的诗文的拓展、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史料的拓展、专题写作的拓展等。引出源头活水,拓展阅读时空,正是“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学思想。如《赤壁赋》(必修2)集中体现了苏轼整个人生的思想感情,而这必须了解他个人的经历、命运变化状况及思想渊源,我们便可以通过一定量的有实用价值的古诗文的“拓展”来解决问题(如杜庠《赤壁》诗、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对联、元好问诗《赤壁图》、杜牧《赤壁》诗等)。(2)学生的拓展:鼓励学生对语文教材特别是文学作品作多元化的理解,突出品味探究。具体操作时学生总能对文中出现的一些观点或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教师因强调“个性”而对学生的观点全都首肯,从而由“灌输”转为“无立场”,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极不妥当的。此外,脱离文本的拓展是不行的。如《项链》(必修3)一课讨论类似“假如项链没有丢,假如项链丢而复得,结果会怎样?”的问题是要不得的,是对文本整体性的破坏。

    3.自主阅读: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阅读和运用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自主感受、自主探究、自主鉴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得到促进和提高。这一点,我们在《传记选读》(选修9)的教学中,便有了较成功的尝试。我们对一些重点篇目的阅读内容进行了一些设计,主要考虑几点:

    (1)传主的人生轨迹(片断),尝试在了解时代和社会背景以及传主成长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个人禀赋等先天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后天因素对传主人生历程的影响。——概括能力

    (2)传主对学生有益的人生启示。——感悟

    (3)对文章内容或写法的评价。——分析

    (4)传主的事迹或精神风貌与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

    三、关于积累

    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那么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学好语文,必须有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总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里面的起点是“积累”。课标中多次提及此词,特别强调通过阅读进行积累,通过生活进行积累,通过运用进行积累。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积累,才有可能“说”则“妙语连珠,出口成章”,“写”则“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什么样的积累是有效的?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推荐与自选相结合。

    必修课本的“推荐篇目”自然必不可少,我们便把其中的《红楼梦》《三国演义》作为第二选修的内容,一般用10周左右的时间完成。先指导阅读,再让学生自己阅读原著,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一篇赏析性的文字(老师进行评奖并结集),最后是测试。

    至于自选课外读物阅读,我校一贯的传统做法是假期的读书活动,如高一第一学期,我们组织了主题为“读好诗品雅词写美文”的活动,在第二学期第2周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结集印发给所有学生。

    这些阅读的措施,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阅读中的积累,只有运用到作文中,才能真正地体现为语文能力。其实学生最头疼的问题也在于:明明平时读的、记的都不少,但真正在作文训练、考试时,似乎一切都忘了个一干二净。为什么?其实,这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关。为此,我们加强了这方面的探索。除了要求学生对课程中典型材料的概括归纳外,最主要是:(1)重视整理一些有特色的写法,并适时与学生的作文相比较,找出症结之所在。如学习《唐宋散文选读》(选修2),我们总结了其中突出的写法如细节描写、奇特的构思、借景传情、托物言志、鲜明的对比、论证严密等10多点;学习《中国现代散文选读》(选修4),我们重在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等等。(2)及时提供话题,让学生依据课程的材料撰写有关文字。如学习《传记选读》,可以给出“面对苦难”的话题让学生作文。

    可以说,学生并非不会运用,只是缺了点意识,就看我们平时的教学功夫。记得模块考核中,在写“偶像”的话题作文时,大多数学生已能用课程的人物来写作了,这便是我们所希望的结果。

    3.研究性学习。

    这门既无大纲又无教材的课程,让许多学校和教师犯了难。要不要开展?怎样开展?我们认为,要开展,而且要与语文课堂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不在于使学生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取得某个重要的结论,而在于能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学习训练,养成批评的意识,培养独立的精神。

    近两年,我们开展了两次研究性学习,每次一般是第一学期的第5周至第二学期的第7周,供学生选择的课题如唐诗宋词元曲、小说研究、语言文字等,涵盖了选修模块的各个方面。课题的确定上,我们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不是重复;是课堂学习的拓展,而不是另搞一套。如“唐宋诗词中的人生态度”是对必修3第4单元“古典诗歌”的顺延,“唐诗研究”是对《唐诗宋词元散曲》(选修1)的深化……在第二次研究性学习中,全年级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三位语文老师的课题,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除了上述三点外,以下几点也是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

    (1)“动手”做好课堂笔记——不只是记教师的板书,更要记自己的学习体会、精彩语句摘录……

    (2)“放手”让学生参加一些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有硬笔书法比赛、各班轮流出版《灵雨》小报等。

    (3)“放手”让学生写作文,除了当堂作文有一些限制外,我们鼓励学生在周记中充分放飞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才华。

    (4)诵读要求。课程中规定的背诵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多指定一些精美文章给学生诵读。如读《唐宋散文选读》(选修2)时,我们要求学生至少要背诵其中唐宋八大家的部分文章。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观念或是什么样的做法,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永远要思考的是:你的课堂教学究竟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如果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你的一切“新”的东西,只能是徒劳无益的,是“伪”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