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创新思维生长的阅读教学策略
范文

    夏登举

    阅读能促进一个人的精神生长,同样阅读也能促进一个人的思维生长,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各种思维能力都得到一定提升。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阅读一直受到师生与家长的重视。主要因为阅读关乎语文整体水平的提升,进而能生成新的素养。但新的素养的生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即要有开阔的视野、自己的观点、突破桎梏的行动等。对阅读而言,创新思维表现在对文本的理解上、对文本的建构上、对读后自己的思考等。可见,课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让学生对阅读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深刻的理解又能促进创新思维的发生。

    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已经提升到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统编教材的一个宗旨是要让会阅读的学生更适应当下的语文课程,换言之,要让不会阅读的学生尽量会阅读。会阅读首先要会思考,会思考就是不会人云亦云,而是有自己的理解,即会思考的一个表征就是会创新。这个创新需要学生自己去分析、加工、理解,进而形成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既然是个性化理解,就需要学生在阅读时持一个质疑的心态,即让他们去发现问题。

    以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为例,在阅读之后,教师先让学生学着去发现问题。有问题,才会激发他们去解决;去解决,才会激发他们去创新。学生问孔乙己强调茴香豆有六种写法,到底想向读者传达什么信息;孔乙己在逗孩子的时候为什么要说一些学生难懂的话。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他们可以讨论,在积累别人观点的基础上重新审视问题。他们也可以去查阅资料,找寻答案。当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化解,让他们继续去思考,去质疑。只是化解之后的问题更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问,孔乙己的身份是什么?他受人尊重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中就能看出来。有了这样的问题铺垫,学生又有了新的问题,孔乙己通过什么方式显示他是一个读书人的呢?他为什么会这样?显而易见,质疑让学生创新了回答的路径。

    二、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催生创新思维

    思辨能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它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更能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有新的创新思维。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的理解力提升,对事物的认识也不一样了,反映在思辨上也就不一样。因而对于同样一个话题,可以在不同的阅读阶段举行辩论会。每一次的辩论,学生所举证的内容不一样,使用的方式也不一样,这就是创新。

    同样以《孔乙己》为例。假如孔乙己是一个教师,他合格吗?正方认为合格,反方认为不合格。教师设定这样的话题,一方面想让学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认识孔乙己,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在辩论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正方认为,孔乙己是一个好学的人,他能去偷何家的书,说明他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一个对知识充满渴望的人会影响到他周围的学生。反方对这个观点的反驳为,一个偷书的人,即使对知识再渴望,他会教好学生吗?接着正方又说,孔乙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穷,改善生活的機会少;区区几个茴香豆他也要分享给孩童。一个爱孩子的人,一定会成为好教师的。反方立即反驳,扼杀学生思维的老师是好老师吗?好教师不是教孩子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而是教学生怎么去链接生活。

    很明显,学生在思辨中,将孔乙己的形象充分地显露出来,同时又与新的情境对接,探寻他可能出现的状况。思辨要求学生在思维上有一定的灵敏度,又要有一定的创新度。

    三、培养学生的建构能力,体验创新思维

    本文说的建构能力是指对文本的重新整合与建构。对文本的建构不仅体现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还体现在学生阅读中的应用能力,当然也体现着创新。一般来说,文本的建构包括改写,比如将《孔乙己》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不同于原文又有原文的影子,这是基于原文本的创新。缩写,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反映在缩写上也不一样。但除了有一定概括能力外还要有创新能力。缩写的创新体现在重新使用新的文字,以及改变叙事的方式与顺序。

    以《孔乙己》为例,说一说基于文本特色的新型建构。可以让学生给孔乙己写一个寻人启示。首先学生先要思考谁会去寻找孔乙己,文中的“我”、酒店的老板、还是其他人。大多数学生认为一定是孔乙己的家人,在那个薄情的社会,只有家人才会真正地关心孔乙己。让学生在错乱的信息中,寻找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是创新中重要的一步。接着学生会去了解寻人启事怎么写,通常包括哪些部分。学生会找一个范例,然后在保持格式的基础上去创新内容。学生先对孔乙己的外貌进行了描写,即将原文的描写进行高度浓缩。学生这样写:孔乙己,性别男,一部乱蓬蓬的胡子,长衫很脏,六十多岁,喜欢喝酒。很明显,学生抓住人物的相貌特点,说明了他们对原文理解透彻,并对原文进行了重新编排,这也是创新。接着学生又概括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家的外貌,满脸颓然,满手是泥,腿脚不能行走。可以看出来,建构是一次语言的输出,一次对文本理解力的输出,也是一次创新的输出。

    创新能力生长的状态,以及最终呈现的态势有一部分是可以从文本建构中反映出来。统编教材强调基于语文要素的语用训练,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构就是一次独特的语用体验,只不过这种语用训练对接着更多的创新思维。

    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反思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课堂缺失创新思维往往表现在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少,阅读教师的讲解充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只要识记就行了。还表现在对学生的创新评价少,对他们的一些基于文本的个性化表达,教师甚至会给予差评,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创新的意识。基于此,可让创新思维穿插在表演中。表演也是对阅读的一种理解,只是这种理解要尊重原文,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创新。也就是说,既要表达作者的思想又要提体现自己的理解。

    学生的阅读水平不一样,生活经历不一样,对人物的理解自然不一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新,要试图理解他们的创新。其他学生在观看表演的同时,也会反思他们对人物的理解,进而修正原有的观点,使自己的创新更接近于本真。比如有学生在表演孔乙己从口袋摸出几个钱板时,手是颤巍巍的,但原文里没有这样描写。这样的创新符合人物的形象吗?与原文的主旨有出入吗?表演的学生这样回答:“穷困潦倒的孔乙己,身上只有这么多家当,摸出一个少一个,心里自然是紧张的、害怕的。”座位上的学生也赞许这样的表演,但有人认为,孔乙己的颤巍巍,只是因为食不果腹,饿成这个窘相。可以看出来,表演是将对阅读的理解通过肢体展示出来。但展示的过程,有表演者自己对文本理解的反思,也有其他学生在类比之后的反思。有反思,有创新,才有高度。

    不能体现创新思维的阅读,阅读量再多也不能出现质的改变,即不能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生长。因此阅读要对接创新,一方面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一方面,在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上也要将创新思维融入学生的素质测评中。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中学(741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