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溺爱:一种中国家庭普遍存在的教养方式 |
范文 | 莫冰洁 〔关键词〕 家庭教育;溺爱;真爱 2013年随着一档《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热播,亲子沟通、家庭教养方式问题成为了全国的热门话题。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在讨论节目中明星和孩子的相处方式,称赞做得好的,批评做得不好的。可以说亲子沟通和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孩子一生的重要问题,也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好的家庭教养方式能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但是,如果教养方式存在问题,那么将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是“4-2-1模式”(四个老人、两个父母、一个孩子),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教育中就容易形成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这种方式也渐渐成为中国普遍存在的家庭教养方式。 一、父母为何这样“爱”——溺爱的本质 溺爱是毁灭性的教育方式,它会压制而不是促进孩子的成长。多数家长都知道溺爱不好,可是:为什么明知不好,却有那么多的家长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溺爱行为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内在父母是我们对自己的现实父母和自己的理想父母的内化。内在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内化。溺爱,表面上是家长溺爱孩子,实际上是家长的“内在父母”溺爱“内在小孩”。家长把自己的“内在小孩”投射给了自己的孩子,就造成了家长溺爱孩子的现象。溺爱似乎是伟大的,因为是父母牺牲自己,无条件地满足孩子。这个伟大只是一个外表,其心理意义是家长对自己“内在小孩”的无限满足。所以,我们说,溺爱是一种家长的自恋,他看不到孩子真正的成长性的需要。无限地给予孩子,其实是无限地给予自己的“内在小孩”,弥补自己婴幼儿时期的缺失。这一代的溺爱行为,需要追溯到上一代,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上一代的教养方式是忽视的话,这一代的教养方式必然是溺爱。而在溺爱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食着上一代教养方式延续下来的恶果。 二 、在这样的“爱”之下成长——溺爱的种类及危害 溺爱有两种:包办型溺爱和纵容型溺爱。包办型溺爱的家长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好了,孩子不动手就可以得到一切,他们不鼓励甚至不喜欢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纵容型溺爱的家长,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大、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 (一)关于包办型溺爱 案例一:A 男,30岁,工程师 A最近背着家人辞去高薪厚职,失业在家,苦闷、脾气暴躁。从小到大,家里的人什么都替他想好,安排好,他什么都不用想,就是读好书就行了。大学本科毕业前父母动用人事关系帮他找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他也顺利地评上工程师职称。A之前曾告诉家人想辞职,被家人阻止。 包办型溺爱是家长在制造另外一个自己,让孩子为父母而活。 18岁之前,我们致力于探索一个问题:我是谁?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但到了2~4岁会达到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阶段,如果家长鼓励子女自我探索,那么他就会形成自己的感觉,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思想……而这一切探索最终融合到一起让他知道“我是谁”。 但是包办型溺爱的家长会剥夺孩子自我探索的机会,他们太重视塑造,刻意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此类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真实感受常常视而不见。他们习惯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却以为那就是孩子自己的感受。他们这样做,会导致孩子严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觉,造成他们不从自己的身上寻找认识自己,而是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寻找答案,结果就会迷失了自己。那么,无论家长的安排多么完美,孩子都会有一种感觉:自己好像不是为自己而活。 以A为例,父母以“为他好”的名义,替他安排好他的人生,背后的意思就是“我才知道什么是对你有好处的,你自己不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好处的”。高薪厚职、平稳的人生不是A自己寻找出来的,而是他的长辈们“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好的。由于他欠缺从小到大的主动探索的过程,如果他并不想认同长辈们的看法的话,他就很容易为了取得自主权而轻易走向与长辈们设定的相反的方向。那么,他背着家人辞职就不难理解了。 包办型溺爱会给孩子带来两个严重的后果:一是迷失与内疚的并存。在包办型溺爱环境中长大的人习惯性地从他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肯定自己。他们习惯性地顺从他人的决定,即使是不合理的要求,他们都会答应,没有内在的自我界限。因为当他们想拒绝的时候,脑海中会内疚:“他们对我那么好,我怎么能生气呢?”“他们是为我好,我怎么能拒绝呢?”二是隐蔽性的极大的愤怒。这种愤怒是从小到大累积的大大小小的挫败感所形成的。举例来说,孩子步履蹒跚,想拿到10米外的玩具,你心急地把玩具递到他的面前,可能你会给他带来短暂的快乐,但同时你也在他心中埋下挫败的种子:我无能,父母万能。一个本科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在父母的安排下进了一家大公司,谋了个好职位。这样可能会缓解毕业时短暂的焦虑,却也让他承担着挫败感:“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还是要靠父母才能找到工作”。如果刚好那份工作的特点是非常清闲的时候,又正好印证了他的低自我价值感。对于A来说,既然不能对长辈生气,那生自己的气总可以吧?离开公司就是愤怒的极端表现方式。 (二)关于纵容型溺爱 案例二:B 男,7岁,全寄宿 每次周一早上,B由母亲开车送到校门口后都不肯下车,双手紧抓安全带,哭闹不止,母亲和老师怎么哄都不行,一旦他进入教室则一切正常。老师反映该学生与同学交往、玩耍得都挺开心的,生活老师反映该学生在宿舍也没有哭闹情况,睡眠状况良好。 案例三:C 男,12岁,全寄宿 家长反映该生在家脾气暴躁,跟母亲关系很僵,甚至动手打母亲,但是一旦回到学校,他又会“命令”母亲每天给他打一个电话,如果没接到母亲的电话,他就会主动打电话给母亲,直到母亲接通他的电话为止,但并没有紧急的事务。老师反映该生在校比较规矩,对老师有礼貌。 案例四:D 男,7岁,全寄宿 D在教学区并没有异常现象,但在生活区不服从生活老师管教,有暴力倾向。根据老师反映,有一次,该生把别人打得流血了,但是他妈妈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他几句。根据妈妈反映,该生的爷爷奶奶比较纵容他,他在家也打过爷爷奶奶,但他们没有表示出不愉快。 纵容型溺爱使家长制造出自己的敌人。 纵容型溺爱会培养出“他人的地狱”和“社会的敌人”,在纵容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他们不尊重父母,轻视别人,也无视法律和伦理道德,他们只想肆意而为。可以这样讲,在包办型溺爱中,家长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家长僵化的复制品,而在纵容型溺爱中,家长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在后者的家庭中,孩子是一家之主,而父母却要惟命是从。这是一种最为懒惰的教养方式,也是最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教养方式。 以B的家长为例,他们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特意在B的房间安装了一盏小小的灯,为的是让B晚上上厕所的时候不至于摔交或撞伤。所以,对于全寄宿的B来说,在学校的宿舍睡觉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少了一盏时刻亮着的小小的灯。对于从未体验过黑暗的他来说,对宿舍的不适应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他的家长从未帮助过他去适应环境而是努力去制造一个让他能适应的环境。有了痛苦的经验,就加强了B离开学校的决心,但是母亲并没有立刻答应,于是,每到周一的早上,他与母亲的拉锯战就不断重复上映。哭闹是他表达恐惧与愤怒的方式:“以前你都顺我的意,这一次你也要顺我的意不可。” 而C的成长经历也表明父母存在过度纵容的现象。C直到上五年级的时候,还会因为想要一个玩具而在地上长时间打滚,甚至离家出走,直到父母妥协为止。 而D比较特殊,看起来是隔代溺爱。实际上是家长在为自己的溺爱找借口:是我的长辈这样做,不是我故意溺爱孩子的,他们是长辈,我不能反对权威。 纵容型溺爱无一例外是从物质上的满足开始。B、C从小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家长从不拒绝。对于2~4岁的孩子来说,家长是全知全能的,能满足自己一切的需要,而父母也可以轻松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无法帮助他克服对黑暗的恐惧、无法帮助他适应环境。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无法帮助他学习与其他人交往。于是,在纵容型溺爱下长大的人,通常有三大弊病。 一是依赖。他们不能接受独立,必须和其他人粘到一起,他们必须通过其他人对自己的在乎,才能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们可能会成为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们只知道索取,让亲人关注自己、满足自己,却拒绝对亲人付出,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离家出走只是他们的一种手段,他们不会真的离开。如果是儿童,他会在家长看到的时候跑掉,又会在家长寻找不到的时候出现。 二是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当他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的时候,他们会呵斥对方,甚至用伤害自己来达到目的。 三是爱无能。家长的溺爱使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以自我为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他们习惯了愿望立即得到满足,他们没有机会领悟到:愿望的满足需要时间,而且得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我要,我立即要,我就是要”成了他们的习惯。 三、什么是我们需要的爱——真爱契机 包办型溺爱看起来挺好的,可以让孩子少受点苦,少受点挫折,孩子的人生又能很好安排。但是家长费尽心思,却没有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这肯定不是真正的爱。纵容型溺爱更是一种懒惰的爱,把掌控的权力交给没有自制能力的孩子,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其破坏力更大。家长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这是纵容之下,家长为自己制造出来的敌人,为社会制造出来的无能之辈,这样的行为就更谈不上是真爱了。 爱是一个抽象词,世界上有太多的行为都打着“爱”的幌子。虽然说对于爱的定义有无数种,但是唯一不变的是:爱的唯一真正的目标是心灵的成长。任何违背这个目标的行为绝对不是爱的行为。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一) 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 一个教育家曾经说过:“给孩子一切,包括放弃自己的幸福来给予孩子,这种溺爱的给予是给孩子最大的毒药。”所以对于溺爱的矫正,第一点是家长层面的矫正,家长要先放弃原有的溺爱模式,重新建立真爱模式,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畅快交流的成长空间,提供锻炼的机会,充分信任孩子,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建立这样的真爱模式是矫正溺爱行为的第一步,只要迈出这一步,离成功已经近了一半。很多家长的教养模式已经养成,矫正需要时间,尤其是隔代溺爱,更需要漫长的转变。 (二)平等对待,自理自立 很多处于溺爱模式下的孩子都有这样的问题,就是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在矫正溺爱,提供真爱的过程中,要注意“去自我中心化”,通过教育使孩子重新认识到,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会照顾自己。改变孩子的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的认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明白生活在这个社会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有需求要合理地达成,不合理的要求不会被允许,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家人一样照顾到自己的情绪。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多被溺爱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从生活上的自理到心理上的自立,孩子才能真正做到独立,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人。 (三)处理疑惧心理,疏导对立情绪 在溺爱矫正的过程中,由于和先前教育模式有所不同,孩子可能一时间接受不了,会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反应。首先会产生疑惧心理,孩子的第一反应是“家长这样对我是不是生我的气”?甚至会产生“家长不再爱我”的想法,这种心理是需要疏导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告诉孩子家长对他的爱,今后会以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之前家长有很多做错的地方。让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他没有错,而是父母在纠正自己的过错。另外,孩子还可能产生一些对立的情绪,以前想得到什么就能轻松得到什么的时光没有了,孩子自然接受不了,会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比如发脾气、摔东西等等。这个时候作为家长要制止孩子的这一行为,不予理睬或者是行为教导,不去纵容孩子的这一行为,耐心等待孩子情绪宣泄完毕之后,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做,之前什么地方不对,什么是对的,今后如何”等这样的信息。 (四)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要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样才有说服力。在生活中成为孩子的榜样,这样孩子才能有样学样,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平等待人的人。家长不强迫孩子一定要做到,孩子也就不会强迫别人一定要做到;家长不纵容孩子的所有要求,孩子也就不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榜样行动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板浦高级中学,连云港,222241) 编辑/李益倩 终校/于 洪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