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寻心理活动课课后延续性的有效实操
范文

    苏巧妙

    〔摘要〕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靠一堂课或一次主题活动就能形成的,它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因此关注心理活动课课后延续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往往存在“重上好一课,轻做好主题”“重认知领悟,轻行为训练”“重固有预设,轻灵动生成”“重活动布置,轻评价反馈”等忽略课后延续性问题。经实践研究,探寻到做好课后延续性的有效实操:1.主题活动系列化,强化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2.家校社形成合力,关注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3.心理辅导相辅助,做好个性问题的课后干预;4.评价反馈常态化,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课后延续性;实效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0-0031-0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课堂是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而检验一堂心理活动课的实效如何,则应关注课堂结束之后,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层面是否发生了与主题活动目标相关的转变。换言之,一个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不是靠一堂课或一次主题活动就能形成的,它应该贯穿学生成长的始终,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在课后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带着课上所感所得走进实际生活,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一、忽视课后延续性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阶段的心理活动课基本达成了“暖身活动—主题活动—交流分享—拓展延伸”的课堂结构模式。就一堂课而言,将前三个环节“做到、做足、做好”并不难,但真正能检测活动实效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却很难在课内窥见。且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多为两周一节,课一结束,常因教师缺乏对课后延续性的关注,导致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止于课内,有失课程实效[1]。

    (一)重上好一课,轻做好主题——缺乏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

    心理活动课应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确立主题。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应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始终,而不是单靠一节课的体验与感悟就能达成,它需要教师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培养。然而,综观目前小学心理活动课,不难发现“重上好一课,轻做好主题”的现象仍然普遍。因缺乏统一的教材和充足的课时保障,教师在确立主题时考量的方向往往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课程资源里,让学生感知更多的主题活动。而这样“贪多”的课程理念也终将衍生出“多则不透”的问题。教师只注重上好每一节课,每个主题只有一课时的探索,同时每课时又必须承载着超额的内容,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对某一主题的认知才被启动就戛然而止。两周之后,却又从一个“情绪调节”的主题生硬地转到一个“认识自我”的主题,对上一个主题的感知仅浮于表面,却又要调整自己投入新主题的学习。在“贪多”的理念下又缺乏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的强化,学生对于主题活动只是浅尝辄止,虽对每个主题都“知晓”,但对每个主题都无法“通晓”,活动效果甚微。

    (二)重认知领悟,轻行为训练——缺乏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

    在心理活动课课内有限的时间内,学生通过暖身活动、主题活动、交流分享等环节所收获的体验与感悟要转变为学生正向的行为模式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需要课后的实践活动辅助达成。但目前心理活动课呈现出的是,教师更倾向于将教学重心置于如何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能领悟活动中所蕴藏的心理内涵与学习目标,却鲜有教师关注到如何引导学生将课内既得的知识、习得的技能与悟得的情感转化为实际学习生活中“讓我变得更好的”的行为模式与处世态度。换言之,这样的心理活动课忽略了利用课后实践活动达成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课内的收效未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见效。

    (三)重固有预设,轻灵动生成——缺乏个性问题的课后干预

    在心理活动课前教师做好充分的预设意味着其对活动目标更明确的感知和对主题内涵更深入的理解。有效的预设可帮助教师事先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策略的储备。但再怎么充分的预设都无法穷尽课上灵动的生成[2]。课堂上那些超乎教师预设的偶发事件恰恰是教师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更深刻感悟的宝贵资源,如个别学生在活动中显现的心理问题,小组合作中暴露的沟通问题等。然而,不少教师却因为缺乏教学机智,或一心只想照着既定的预设走完活动流程,选择忽视或抑制,且未在课后进行个别的辅导与干预,导致个别学生的“问题”仍是“问题”。

    (四)重活动布置,轻评价反馈——缺乏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

    部分教师能关注到心理活动课的“拓展延伸”环节,并能扣紧主题目标布置利于学生践行的课后活动,但其只是将课后的拓展延伸当作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并未充分重视之,更缺乏对其有效的跟踪与反馈机制。学生在课后是否认真践行了该活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最终达成什么样的效果,都不得而知。长此以往,学生察觉到,课后活动做与不做都不能得到积极的关注与反馈,主动性遭挫伤。课后活动布置流于形式,活动实效也将大打折扣。

    因此,关注心理活动课的课后延续性,设计行之有效的课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内化并运用课内所感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回归课堂给予其积极关注与反馈,让课的效果得以拓展与深化,才能真正扎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二、做好课后延续性的有效实操

    (一)主题活动系列化,强化同一主题的课后延续

    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应做到将其系列化,强化同一个主题的课后延续性。因为,心理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确立主题,并以每一个主题为主线有机地开展活动的。学生对每一个主题中的核心心理素养的习得是一个循序渐进、分层领悟的过程。以情绪调节为例,将该主题系列化时应关注到这一主题的活动设计逻辑“认知情绪的多样性—寻找快乐情绪,接纳消极情绪—习得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此丰满的主题内涵是无法在一堂四十分钟的活动课里是达成的,需要2~3课时分层“小步子”达标。在“小步子”达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到如何做好每两周才能轮到一节的心理活动课的课后延续,以及同一主题的课时之间的衔接,以防止学生对主题的感悟在每一堂课结束之后戛然而止,在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时又显得颇为迷茫而无所适从。因此,如果教师在每一个课时学习之后,布置能发挥“承上启下”之效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去践行该课时所习得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践行的过程中觉察新的视角与问题,带着觉察的内容进入下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同一个主题的感悟与思考会更加深刻而富有价值。

    (二)家校社形成合力,关注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

    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家校社三方的合力作用。评判心理活动课的成效,无疑应考量学生回归生活能否化“知”为“行”,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这需要心理活动课的课后拓展延伸能触及家庭、社会,充分挖掘家庭与社会的资源,构建一个家校社共同协作的社会支持系统,合力达成学生的心灵成长。简言之,就是关注从知到行的课后衔接。可以设置家长评价表,在学生完成课后践行活动之后,邀请家长从家庭观察的视角就学生在某一心理品质的成长方面给予客观评价,并撰写反馈。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设计“小手拉大手”亲子互动的心理活动,让家长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与孩子平等沟通,助力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可以设计走进社区的心理调查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的驱动下,学习如何挖掘社会资源,锻炼走进社会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丰富自己对主题的认知与感悟。多方法、多渠道,促进家校社形成合力,做好知行合一的课后衔接,才能让心理活动课的成效最大化。

    (三)心理辅导相辅助,做好个性问题的课后干预

    《纲要》指出,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在心理活动课上难免会出现超出教师课堂预设的生成。该生成里可能透露着学生在该主题的催化下呈现出的个体心理问题,但教师往往因主题活动的需要且需要关照到全体学生,因而选择在课堂上只进行点到为止的处理。课下,如果教师未对其采取任何的干预措施,可能导致该学生一直带着这个被激活的心理问题学习与生活,显然不利于其成长。因此,需要教师在课上面向全体学生之后,课下能走进个体,对个别需要心理辅导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干预,才能保障每一个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上能够获得积极的关注与正向的感悟。如,在“妈妈,我爱你”的主题活动中,对于那些父母离异且和父亲同住的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容易引发其情绪波动的话题。而每个情绪背后都隐藏着不同的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后一对一的心理辅导中引导其找到化解的方法。

    (四)评价反馈常态化,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

    对课后延伸活动进行评价反馈,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即便在课后也能得到教师积极的关注,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一堂課结束之后的成长情况,并从学生课后延伸活动成果中撷取有价值的资源,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实现活动成效的优化共享。常态化的评价反馈形式应该简便易操作,且能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如,课前设置五分钟“我的心灵成长足迹”,引导学生以心理剧、心理漫画、心灵演说、心理电子板报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并留有问答互动的时间,让生生之间就其最被触动的内容进一步充分交流,形成团体动力,在课前为主题的深入探究营造良好的氛围。交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价相结合),并于每次主题结束之后评选出最佳活动小组授予“主题之星”,以此激励学生热情、主动地参与到课后延伸活动中,同时让课后延伸活动的成果既能助力学生心灵成长,又能反哺课堂,润泽同伴,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综上,关注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性,应充分关注课后延续性,找到行之有效的实操形式;做到设计系列化主题活动,强化同一个主题的课后延续性;充分发挥家校社联动合力,多渠道为学生创设课后践行心理感悟的机会,引导学生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能在预设与生成的差异里,关注个体需求,辅之以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同时,将评价反馈常态化,以同伴互助模式开展反哺课堂的课内交流。如此,方才能在具体的课后延续活动中窥见心理活动课的实效,才能在量化的评价反馈中见证学生心灵成长的足迹。

    参考文献

    [1]刘佳颖.心动 感动 行动——提高心理健康活动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0):117.

    [2]张英.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实效性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115-116.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高林中心小学,厦门,361000)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