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职高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与人格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范文

    陈艳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职高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与其人格倾向、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抽取了168名职高学生,采用EPQ与MHT對被试进行测量,并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评价来选定欺凌者。研究发现:欺凌者比非欺凌者更外倾,精神质更高,且欺凌者较非欺凌者更容易冲动,女生欺凌者比男生更容易获得恐怖感和更容易过敏。此外,研究还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和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职高学生;校园欺凌;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4-0008-05

    一、引言

    20世纪80年代初,挪威、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学校中发生了一系列因校园欺凌而导致学生自杀的恶性事件。校园欺凌问题由此开始引起这些国家政府、教育行政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心理学家随之对其展开系统研究。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国家的心理学家对本国学校中的欺凌现象展开了研究,其中不少国家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活动。校园欺凌问题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校园热点研究主题。

    在我国,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导致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其人格发展。

    2016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从2013~2015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一百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了梳理,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抽查样本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占 35%;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占65%。相对来看,这一百多件案件中,处罚的高中生及职业高中的未成年被告人占比较高[1]。

    二、概念的界定

    目前的研究者大都采用Smith为欺凌所作的概念界定,即认为欺凌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在未受激惹的情况下对较弱小的一方重复进行的攻击。研究者通常把欺凌划分为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间接欺凌[2]。身体欺凌指运用身体力量、通过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欺凌者来实施的欺凌行为,如打、踢、推、撞以及抢夺、破坏他人财产等;言语欺凌是运用口头语言形式、通过言语活动直接对受欺凌者实施的欺凌行为,如骂人、叫取外号、嘲讽、羞辱等;间接欺凌则运用人际关系或关系网络来实施欺凌行为,间接欺凌中包括社会操纵,是“利用同伴中的社会关系来伤害他人的迂回行为”[3],主要包括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社会排斥等。间接欺凌通常不易引起人们重视,但它同样会给受欺凌者造成严重伤害,尤其是持久的心理伤害。

    总结上述对欺凌概念的界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欺凌行为与一般攻击行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行为双方在力量上的不均衡性,即在欺凌行为中,欺凌者通常在体力、心理、社会地位或者人数上占优势,而受欺凌者作为被侵害者的一方在受到欺凌时不能有效自卫。因此,欺凌总是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力量相对弱小或处于劣势的一方进行攻击,通常表现为以大欺小、以众欺寡、以强凌弱。此外,欺凌通常还具有重复发生的特点。

    三、校园欺凌的危害性

    从人的角度来看,校园欺凌对受欺凌者与欺凌者心理健康和适应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其中,受欺凌者通常导致个体产生抑郁、焦虑、孤独等内部心理问题,在极度抑郁和孤独的情绪下,他们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有研究表明,在学校里受到排挤的学生往往比受到身体和言语欺凌的学生的抑郁和孤独水平更高[4]。此外,儿童在经常受欺凌而不能有效自卫的情况下,会产生自我否定而导致自卑。

    受欺凌者易为同伴所拒绝,而不受同伴欢迎,他们的同伴地位最为糟糕。在学业适应上,受欺凌者通常对学校具有消极态度,表现为不喜欢学校、厌恶学校,乃至逃学和辍学。受欺凌经历以及受到欺凌后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如焦虑、抑郁等,也会影响到其学习,造成他们注意力分散、不能专心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同样,对于欺凌者,欺凌行为对其心理健康和适应也有严重的消极影响。欺凌者在认知、行为与情绪上通常存在缺陷。在认知上,他们对欺凌行为持有认可和肯定的态度,不能移情并进而体会到受欺凌者的痛苦;在行为上,他们缺乏恰当而有效的行为反应,行为控制能力较差;在情绪上,欺凌者易被激怒,对一般性外界刺激反应强烈,焦虑水平较高[2]。因此,他们易表现出攻击和欺凌行为。同时,欺凌与攻击的发展具有稳定性,那些在早期就表现出较高攻击行为水平、经常欺凌别人的个体,在日后仍会保持较高的攻击行为水平。这样,欺凌者的上述认知、行为和情绪特点在持续欺凌他人过程中被保持下来并得以加强,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5],他们日后出现反社会犯罪和暴力行为的可能远远高于正常儿童。

    欺凌他人的学生通常会因富有攻击和破坏性、好斗、不易合作而遭到正常同伴群体的拒绝。同时,还易卷入与不良同伴的联系,即欺凌者会集结在一起形成不良同伴团伙。被正常同伴群体的拒绝会使欺凌者产生孤独、焦虑等消极情绪,同时,被正常群体拒绝以及与反社会和行为不良的同伴的联系,也使这部分学生日后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如反社会行为和行为不良[2]。在学业适应上,欺凌者因为在学校中经常表现出违规行为而受到教师批评和责备,这样,他们会对产生与教师情感上的疏远,进而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到学业成绩。

    本研究的对象着重针对校园欺凌行为中的欺凌者,对他们的人格倾向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分析。一些研究指出,与一般的学生相比,欺凌者通常具有较高的精神质倾向,感情冷漠,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和生气,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6]。从某方面来说,欺凌行为更可能是欺凌者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而受欺凌者则是欺凌者在环境适应过程中的“牺牲品”。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本研究进行了如下调查。

    四、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

    (一)研究被试

    以整体抽样的方法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抽取高一至高三各一个班的学生参加研究168名。受测者年龄主要在16~18岁。

    (二)研究設计

    本研究首先对所有被试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成人版)和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问卷的测验,问卷回收后,先对班主任教师和部分学生干部做欺凌概念的适当解释,然后请评价者(班主任教师和部分学生干部)挑选出欺凌者,剩下的其他被试就作为非欺凌者。

    本研究着重通过对欺凌者和非欺凌者之间在人格各个维度和心理健康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性比较,来揭示欺凌者在人格各维度上的特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特征。

    (三)施测与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由本文作者担任主试,在指导语中,强调答案的保密性。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四)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综合EPQ中的效度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中的效度量表来检验效度,以剔除无效答卷。数据统计结果发现,在全部168名被试中,有29名被评价为欺凌者,则剩下的139名均被作为非欺凌者。同时在欺凌者中有2份答卷的效度指数过高,作为无效问卷处理,在欺凌者中有效问卷的比例为93%。在非欺凌者的答卷中有8人的答卷效度指数过高,作为无效问卷处理,即在对非欺凌者的测量中,有效率为94%。

    1.欺凌者心理特质的描述性结果

    从表2的结果看,职校校园中欺凌者的人格倾向维度和心理健康维度的平均水平都在正常标准值内。

    2.欺凌者与非欺凌者在各人格维度的差异性比较

    从表3可知,欺凌者和非欺凌者在人格的内外倾向和精神质这两个维度上呈现显著性的差异,欺凌者在外倾方面比非欺凌者显著要高,欺凌者在精神质维度上也显著高于非欺凌者,而在神经质这一维度上这两者之间没有呈现显著差异。

    3.欺凌者与非欺凌者在心理健康各维度上的差异性比较

    从表4的结果看,欺凌者与非欺凌者在冲动倾向上呈现显著差异(p<0.05),欺凌者比非欺凌者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更高,而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以及身体症状方面以及总分都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

    4.欺凌者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比较

    由于欺凌者女生的数量较少(5名),并对其分布形态不确定。故在性别的差异性比较上采用非参数的曼-惠特尼U检验。

    从表5来看,欺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在性别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欺凌者男女生在过敏倾向维度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欺凌者女生的过敏倾向得分比欺负者男生要高;恐怖倾向维度上差异边缘显著(p=0.059),欺凌者女生的恐怖倾向得分比欺负者男生要高。其他各项都没有呈现出显著性差异。

    从表6结果看,欺凌者的人格(EPQ)在性别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五、结论

    (一)欺凌者的外倾性和精神质高于非欺凌者

    该研究调查资料的统计数据结果表明,欺凌者与非欺凌者的内外倾向和精神质这两个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其中精神质的差异极其显著(p=0.001),表明欺凌者较非欺凌者在人格上更具外倾性,他们一般较非欺凌者相对更好交际,较易冲动,渴望刺激和冒险;同时,欺凌者比非欺凌者显得不大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比较迟钝,与别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追求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

    分析其中的原因,与这些欺凌者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十分重要的关系。通过访谈,我了解到,这些欺凌者中,有1/3的学生是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使孩子不相信人与人之间能够存在友好、亲切的关系。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不少家庭采取专断型的教养方式,一些棍棒政策使得孩子变得畏缩,不信任人;而另一些家庭则采取放任型的教养方式,这使得孩子常常觉得生活没有乐趣,悲观失望、敌视、抵触。此外,有一名学生的父亲是正在服刑中的劳改人员,平时生活中的不良言行对子女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家长对子女过度溺爱,导致子女在个性上比较专断与冲动,自我意识过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容易不稳定。

    (二)欺负者冲动倾向明显

    以往前人研究中,未见对欺凌者与非欺凌者在心理健康(MHT)上的比较研究。从表4的结果看,欺凌者与非欺凌者在冲动倾向上呈现显著差异(p=0.045),而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以及身体症状方面都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同时欺凌者比非欺凌者在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更高,这说明欺凌者较非欺凌者更容易引发冲动的情绪,自制力较差。表现可能如下:会经常生气,突然想哭,常想大声喊叫,有的甚至会经常急躁得坐立不安。这同样与这些欺凌者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联。同样的,放任型的家庭和溺爱型家庭的子女都比较自我,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较低,容易产生冲动的情绪和行为。

    (三)欺凌者在性别上的差异

    从表5来看,欺凌者的心理健康状况(MHT)在性别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欺凌者男女生在过敏倾向维度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欺凌者女生的过敏倾向得分比欺负者男生要高;恐怖倾向维度上差异边缘显著(p=0.059),欺凌者女生的恐怖倾向的得分比男生要高。其他各项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表6结果看,欺凌者的人格(EPQ)在性别之间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欺凌者女生的恐怖倾向和过敏倾向的得分比男生要高说明:欺凌者女生比欺凌者男生更容易过敏,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同时,欺凌者女生比欺凌者男生更容易获得恐惧感。

    为什么欺凌者的女生更容易过敏和恐惧?这些女生的过敏和恐怖的心理特征与她们的欺凌行为又有什么关系?这些具有过敏和恐怖倾向的女生可能是倾向于一种过度的自我保护,才会产生一些欺凌行为。有研究认为,欺凌者作弄受欺凌者是因为他们觉得受欺凌者挑拨或者是因为他们不喜欢那些受欺凌的人。他们表现出在成就感和安全感两个方面的调节能力差[12]。女生欺凌者,可能对语言或一些行为更过敏,觉得是一种挑拨,从而引发了欺凌的行为。此外,由于样本中,女生欺凌者数量较少(5名),因此,这一数据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六、校园欺凌的干预措施

    鉴于校园欺凌发生的普遍性及其對欺凌者、受欺凌者乃至学校环境所造成的伤害,校园欺凌干预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综合国外和我国的校园欺凌干预实践,可以看到,通过实施科学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使大量学生从受欺凌的屈辱和威胁中摆脱出来。

    总结国内外研究,我认为对于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校园欺凌行为干预主要靠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师来实施。在对学生的欺凌干预过程中,教师首先认识到欺凌对卷入其中的学生身心以及学校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危害,认识到校园欺凌的普遍发生性,并对教师进行具体的欺凌干预策略培训以使其具备足够的能力应对欺凌。这是校园欺凌干预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学校的风气和整体氛围对欺凌干预效果有重要影响。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建立起对欺凌行为干预的措施与政策,学校的整体气氛有助于干预措施的实施与保持。

    第三,学生欺凌他人或受欺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同时欺凌者或受欺凌者的个人特点也千差万别。因此,个体水平的干预策略需具体考虑中学生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个人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第四,家庭的因素对欺凌干预也有重要作用。访谈中发现,欺凌者中有不少是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合,另外,家庭教养方式不合理,家庭成员的不良榜样作用都是欺凌者发生欺凌行为的根源之一。因此,就要求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最重要的是,要主动配合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

    第五,同伴在欺凌发生与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校园欺凌干预须充分考虑到同伴在欺凌事件中所起的作用,欺凌干预计划应包括针对同伴群体的措施。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参考文献

    [1]最高法校园暴力案件调研报告.网易新闻.

    [2.]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 387-394.

    [3]Lagerspetz K M J,Bjorkqvist K,Peltonen T. Is indirect aggression typical of females ? Gender differences in aggressiveness in 11-to 12-year-olds children[J]. Aggressive Behavior,1988,14: 403-414

    [4]鞠玉翠.学生欺凌问题及其干预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在一所小学中的实践[D].硕士毕业论文.山东师范大学. 2000.

    [5]谷传华 . 儿童欺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 85-88.

    [6] 张文新.关注中小学生的欺凌问题[J].山东教育,2000,34: 4-8.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绍兴,312300)

    编辑/刘 扬 终校/于 洪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