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学生社团在生涯兴趣探索中的实践应用 |
范文 | 句玲玲 [摘要]在生涯辅导中,职业组合卡是一种质性的测评咨询工具,不仅适用于团体辅导,也适用于个体辅导。高中学生社团内容丰富,学生参与度高,并且具有发展兴趣等的独特教育价值。本研究将职业组合卡和高中学生社团的优势相结合,开发出新的生涯辅导工具——社团卡。社团卡有更贴近高中生学习生活的优势,同时又能激发高中生的职业兴趣。社团卡的开发及使用拓展了生涯教育的工具。本文阐述了社团卡的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操作流程。 [关键词]生涯兴趣;学生社团;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6-0032-03 一、高中学生社团与生涯兴趣探索的关系 高中学生社团一直发挥着有别于课堂的独特教育功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以特有的方式融入教育的主要阵地,成为中学校园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一项针对深圳中学的调查显示,有85%的学生都有参与社团的经历。而作者所在的珠海市第一中学,作为省级示范高中,提出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一个社团,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新社团的理念。学生社团参与率高达90%以上。查阅文献等资料数据发现,内地城市的示范高中与非示范高中学生社团参与程度也均在50%以上,虽然和沿海城市相比有差距,但学生参与面比较广,参与程度较高。 学生社团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从活动内容上可将其分为理论学习类、科技活动类、文学艺术类、志愿服务类、体育健身类和综合类。以珠海市第一中学为例,文学艺术类的社团有热浪文学社、汉文化社、戏剧社等,科技活动类的社团有IMA模型社、信息开发社、AIBO社、科技发明创客中心等,志愿服务类的社团有红十字会、义工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可见,高中学校赋予了学生社团更高的自主性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关调查显示,高中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动机主要是發展能力、特长、兴趣爱好,其次是人际交往、娱乐消遣等。在目前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生涯兴趣方面发挥了尤为重要的教育作用。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进行体验尝试和生涯探索。社团活动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兴趣,为学生提供了一条高效的职业探索体验的途径。日本的高中社团活动从规范性和参与性来讲都是半职业倾向的。日本的许多运动明星、漫画家等都是从学生社团开始,一步步走向职业之路的。 二、生涯工具卡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生涯教育中常见的卡牌有职业组合卡(职业兴趣卡)、生涯价值卡(价值澄清卡)、关键能力卡、职业憧憬卡、正向激励卡等。其中职业组合卡和生涯价值卡使用最广泛,认可度较高。 职业组合卡是对来访者未来职业兴趣进行探索、分类或者排序的一种半结构化的方法。它由3张归类卡、7张说明卡、60张职业卡和若干张空白卡组合而成。卡片的正面是职业名称,反面是该职业的霍兰德类型、霍兰德编码、职业分类大典号码以及职业描述、所需教育程度等。此卡是职业测评工具的典型代表。基本实施过程:按照喜欢程度对职业卡进行分类,叙述理由并排序,决定职业顺序,计算霍兰德码,综合整理。 职业组合卡是一种质化的测评方式,是一种通过当事人对每一张卡片所提供的刺激作偏好反应,进而进行个性化辅导的工具,属于投射测验的一种。虽然卡牌与规范的心理测验在信效度方面和量化研究上存在差异,但在呈现个体差异性、取得更好的个体适配性方面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同时,它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趣味性,适用对象广泛。职业组合卡提供了一种半结构化的生涯辅导技术,可以为咨询师和来访者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能够反映出当事人的内在冲突,促进来访者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改变。卡片的实施方式灵活,可用于个体辅导,也可以用于团体测验。 但是,职业组合卡上的职业名称对于高中生来说还过于陌生。高中生对《职业大典》中的职业内涵仍缺乏足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这需要在高中甚至大学课堂和社会学习中慢慢完善。因此,如果用现有的职业组合卡来做学生生涯兴趣辅导探索,困难较大,例如耗时过长、概念陌生化、学生兴趣不足等。 三、社团卡的设计与使用说明 (一)社团卡设计 基于以上认知,笔者决定利用社团这一职业兴趣探索媒介来开展学生的生涯兴趣探索辅导。经过较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卡片设计、使用规则的研究制定等过程,笔者设计了一套以珠海市第一中学学生社团类别为基础范本的卡片——社团卡。该卡片包括三个部分,主体卡片以学生自主创造设计的社团LOGO为正面图样(图二),并标注编号;另有一部分是空白卡,学生可自由填写所喜欢、所了解但未在主体卡牌中出现的社团名称。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喜欢的社团不在46张社团卡片中时,可以在空白卡片上填写自己喜欢的社团。卡片背面均为珠海市第一中学的校徽(图一)。另外,设计了三张标示卡,分别是喜欢、不喜欢、不确定。 (二)社团卡记录表 记录表包括两部分,一是记录单,二是象限图。 1.记录单(见表1) 2.象限图(见图三) 该图按两个维度、四个极向来划分。两个维度分别是兴趣维度、体验参与维度。每个维度按照程度的不同又分两个方向,分别是高兴趣、低兴趣,高体验、低体验。 兴趣维度主要是指学生对社团的感兴趣程度,包括动机强烈程度、倾向性和积极情感等方面。兴趣主要分为情境兴趣和个体兴趣两类。在情境兴趣和个人兴趣的基础上,Suzanne Hidi和K.Ann Renninger提出了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包括激发情境兴趣、维持情境兴趣、最初的个体兴趣、稳定的个体兴趣。根据Suzanne Hidi和K.Ann Renninger的兴趣发展的四阶段模型理论可知,个体的兴趣从情境兴趣发展到个体兴趣需要个体不断探索,并且整个历程中,无论在认知方面和情感方面都处于较积极的状态。 基于此理论模型,笔者提出体验参与这个维度。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在社团方面的知识、技能储量和水平以及参与相关活动的数量及质量来评估体验参与程度的高低。 记录单方便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喜好的社团,“是否参加过相关活动”则可以引发学生讲述相关的社团故事,方便生涯辅导教师和学生一起进一步开放而深入地探索学生的生涯兴趣。 象限图将社团按照个体感兴趣的程度和体验参与的程度进行区分。学生通过自我评估、自我经历回顾等方式,梳理对社团及相关活动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愿意付出的行动努力。象限图能比较具体地评估个人的兴趣以及可能发展方向,使学生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 (三)社团卡使用说明 1.团体辅导使用方法 (1)每小组6~8人。每位学生抽取4张社团卡。学生依据个人的喜欢和兴趣程度做出判断,并在记录单上画上相应的标识符号。为了确保学生对社团卡的选择既能反映兴趣爱好的广度,又能反映兴趣爱好的价值排位,故限定每位学生最多只能保留4张社团卡。 (2)选定一名学生作为开始,在社团卡中继续抽取一张新卡,并依据个人的情况做出去留的判断,即是否更新手中原有的社团卡。后面的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情况决定是继续抽取新卡,还是拿取前一位学生发的社团卡。依此类推,直到将所有社团卡抽取完毕。在此过程中,学生及时更新记录单。 (3)学生根据个人的感兴趣程度以及手中社团卡的情况决定是否填写空白的社团卡。 (4)将记录单上所有做过标识的社团,按照感兴趣和喜爱的程度由高到低排序。 (5)学生自我评估社团相关活动的体验参与程度,并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 (6)将社团按照上面的排序分别写到社团(兴趣)象限图对应的区域内。 注意事项: (1)最初抽取社团卡的数量,可以根据时间以及人数做相应调整。 (2)体验参与程度的评估,部分学生需要教师协助了解过往经历。 (3)社团象限图应着重启发学生对于每个社团的兴趣点的思考,以促进学生通过定性的方式发现个人的兴趣倾向以及今后参与社团的方向和重点。 (4)有些学生对于社团不太了解,教师应做出解释。 2.個体辅导使用方法 (1)咨询师将社团卡反扣于桌面,来访者逐张抽取,并在“喜欢”“不喜欢”“不确定”三个表示卡下分类摆放好社团卡片。 (2)来访者在喜欢的卡牌中选取10张排好顺序,如果不足10张,则在空白卡上补足剩余社团。 (3)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其选择和排序的理由,可询问背后有没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探索来访者最看重的是哪些体验及其理由,帮助来访者明确自己选择背后的动机。 (4)来访者拍照记录自己的排列结果,咨询结束后仍可继续做自我探索。 四、创新与发展方向 社团卡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探索和了解自己的兴趣倾向。社团卡的使用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学生生涯探索咨询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虽然笔者所在学校的社团足够丰富而且涵盖了高中学校的典型社团,但也存在某些类型的社团种类数量偏少的问题。如若在全国范围内选取参照社团的种类可能更具代表性。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