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90后到00后:青少年两性情感观的演变
范文

    罗吾民

    〔摘要〕出生于不同年代的高一学生(从90后到00后)在心理课上观看同一段视频,认知情感反应各不相同。由此,可管中略窥探青春期两性情感观的现象学演变。其中,1992至1993年出生的高中生,把情感需要、行为表现和外部规则高度混同在一起,整体处在“尚未分化”时期;1997至1998年出生的高中生,对青春期两性之间的懵懂好感是承认和接纳的,但关注的重点仍聚焦于对抗“反对恋爱”的外部规则;2001至2002年之间出生的高中生,在个体文化兴起的背景下获得了较为宽松的成长环境,对抗外部规则的压力减小,关注点回归到了个体自身,开始以两性亲密关系主体的身份审视自我,评价关系。

    〔关键词〕课堂观察;心理课;两性情感观;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09-0058-03

    电影《爱情麻辣烫》中的视频剪辑《声音》,讲述的是高中生王艾因为声音,喜欢上了同班女生荷玲的故事。他细心搜集了生活中各种特别的声音,把它们和荷玲朗读课文的声音、放声大笑的声音合在一起,做成一盘录音带,送给了荷玲。在录音带的最后,他还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如果你也喜欢这盘录音带,就请在星期一穿上那天在百盛时穿的白裙子。”白裙子洗好了,晾晒在阳台上,荷玲望着白裙子发呆。故事到此戛然而止。

    电影上映于1999年,录音带也是具有年代感的物品,但是因为时长适中、角色贴近,情感描摹尤其细腻刻骨,被很多心理教师所喜欢。我不但多次听闻身边的中学教师同行使用这一媒材,还在上海市第二届中小学(中职校)心理活动课大赛上、钟志农老师主编的《心理辅导课优秀课例实录与点评(中学版)》书中等多个公开场合见到过它。

    作为高中专职心理教师,我从2007年左右开始在青春期两性情感教育课堂上使用它。因为教师的个人偏好与媒材的精准匹配,这段视频连续“服役”超过10年,但在10年后它不得不“下岗”。因为随着社会文化与时代背景的变迁,课堂不得不做媒材的更迭。而正因为这段媒材跨越了10年,所以它又一不小心成为准心理实验中的自变量,让我有机会观察到出生于不同年代的青少年(从90后到00后)在心理课上观看同一视频的认知情感反应差异。在此做一个现象学的呈现,管中略窥青春期两性情感观的演变。

    在课上运用这段媒材时,尽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会有所调整,但是每次播放这段视频之后,我都会和学生讨论一个问题:“你觉得接下来会怎么样?”这个开放提问的用意,在于满足学生观影之后的“完形”需要,唤起他们的代入情绪,为话题展开作基础铺垫。而学生的回答,折射的正是他们自己或同伴的两性情感观或经验。變化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仅以三次有较显著变化特征的教学反思为蓝本概述之,时间分别是2007年、2013年和2016年。教学对象都是上海市某区重点高中高一的学生。

    一、2007年的课堂:1992至1993年出生的学生

    2007年观影后,我抛出“接下来会怎么样”的问题。这批出生在1992年到1993年之间的学生给出了他们的回答,部分摘录如下:

    “他们可能会偷偷摸摸交往吧,希望不要被父母和老师看到。”在我追问为什么“偷偷摸摸”交往时,学生补充道:“不好意思啊,当然不敢公开承认。”

    “成绩可能会下降,你看女主角荷玲不是一直在发呆吗?注意力根本不集中,心思都不在学习上了。”

    “老师,这个就算是‘早恋了吧,哈哈,万一真的在一起的话,很容易那个的……老师,我说不出来。”

    “他们可能会没朋友的,我们都会给他们创造单独相处的空间,嘻嘻。”

    ……

    学生们有的拘谨,有的在试探,也有的很兴奋。他们会自觉地把懵懂的两性之间的好感,等同于恋爱;会用“早恋”这样携带价值判断属性的词语;会把“恋爱”与负性的行为后果联结起来,包括注意力分散、影响学业、封闭自我、减弱集体意识、诱发性行为、损害身心健康等。

    这一时期,学生谈论两性情感,与其说是反映了自身真实的情感需要,不如说是在呈现内化外部规则之后的自我要求。他们来不及审视情感本身,而是把情感需要、行为表现和外部规则高度混同。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两性情感观整体处在“尚未分化”阶段。

    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社会舆论、价值导向有关。价值导向的例证之一,是2007年一位运用这段媒材参加上海市中小学(中职校)心理活动课大赛的教师,她在赛前试讲时一直以“远离‘情流感”为题使用这段素材,直到正式比赛时,才把课题改为“大话‘情流感”。这节课后来获得了一等奖。从“远离”到“大话”,或许正映射着教育导向的悄然更新,这也为后一阶段青春期教育实践者观念的变化埋下了伏笔。

    二、2013年的课堂:1997至1998年出生的学生

    接下来的几年,课堂上支持高中生恋爱的声音在增加。以同一主题“高中生是否可以谈恋爱”的辩论活动为例,之前认为“不可以谈恋爱”的反方人数居多,到了2013年,居然整个班级、全部42位学生都站队“高中生可以谈恋爱”!这批学生多出生在1997年到1998年之间。

    而在观看完王艾与荷玲的故事之后,学生们的回答也呈现出了类似的倾向。

    “女生呢其实是想穿白裙子的,但是女生的爸爸不是发现她魂不守舍吗,就悄悄地跟踪他们,然后他们就被拆散了。”

    “他们俩也许会交往,不过后来在学校的时候总是走在一起,太过明显了,就招来了班主任。班主任轮流找他们谈心,各个击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与上述两种表述类似的回答还有:因为“白裙子被妈妈洗了”“录音带被发现了”,所以女生没有接受男生的表白。

    认为荷玲会穿上白裙子的学生说:“女生可能会接受这个男生的表白吧,他们还约好考同一所大学,然后永远在一起了。”当被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预测”时,一些学生会给出他们的社会学习经验:周围有亲友或学长就是这样一边恋爱一边考上大学的。

    ……

    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开始用“恋爱”“谈朋友”“交往”这样的中性词汇代替“早恋”。他们对青春期两性之间的懵懂好感采取的态度是承认、接纳,甚至有些欢迎。而父母师长所代表的外部规则,对高中生恋爱还是以“反对”意见为主。两代人在看法上的“分歧”,促使他们把外部规则和自己的情绪需求做了区分,但关注的重点也就继续停留于“对抗”外部规则。因为他们需要在与外部规则的“对抗”中获得存在感和自主感。正因如此,他们对反对意见尤其敏感。例如,他们在发言中会直接表达“父母老师反对”,也会曲折地吐露“白裙子被洗了”“录音带被发现了”。而“对抗”则是通过举出身边人的例子,佐证高中生能够谈好恋爱、兼顾学习来实现的。对外部规则由内化到对抗,是这一阶段青少年两性情感观与前一阶段的不同之处。

    钟志农老师主编的《心理辅导课优秀课例实录与点评(中学版)》收录了一节录制于该时期的心理课,上课的邵巧倍老师也使用了这个媒材。这节课题为“爱的选择”,给予学生两个“爱”的选项是“恋爱”或“不恋爱”,引导的方向是“审慎选择”。

    三、2016年的课堂:2001至2002年出生的学生

    到了2016年,如果说学生们还面临着“爱的选择”的话,他们自己给出的两个选项则换成了“爱这个人”还是“不爱这个人”。这批出生于2001年至2002年之间的高中生,在观看视频之后,会这样表达自己的理解:

    “女生当然不会穿白裙子,这个男生脸上那么多青春痘,她很‘颜控的,才不会喜欢他。”

    “这个男生趁着女生不注意,偷偷去采集这个女生的声音,这个行为很猥琐,细思恐极啊,必须坚决拒绝他。”

    “喜欢一个人应该尊重她,而不是像这个男生这样。”

    “王艾只是因為女孩的声音就喜欢她,那么下次也可能因为样貌、身材、成绩喜欢上别的人,这种感情其实只是一种朦胧的好感,不稳定。如果我是这个女生的话,至少不会马上答应他,应该要观察一段时间。”在被问到“为什么喜欢一个特征,不等于真正喜欢这个人”时,学生们会补充“爱一个人,应该优点缺点全部都接受”。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为男女主人公设置了“不会在一起”的结局,和父母师长普遍期待的结果是一致的,但背后的原因却不是外部规则的要求。相反,这是他们以两性亲密关系主体的身份所进行的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估:这个表白的人拥有哪些特质?他对我的感情到底是喜欢还是爱?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恋爱对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学生的发言中开始出现了赏识双性化的倾向,甚至有了平权意识的萌芽。例如,在对本课延展话题“你喜欢什么样的异性”的讨论中,男生列举了“强势”“能干”等特质,而女生则表示“希望男生温柔”“男生有些依赖自己也很好”。

    在这个阶段,外部环境其实依然存在着“反对高中生恋爱”的声音,但是由于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以彰显个性为文化基础的媒体的兴起,高中生们获得了多元并蓄的宽松成长环境: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渴望恋爱的内在需要被自然地释放,甚至可能获得外部环境的鼓励,他们无须对抗外部规则。于是青少年在这一议题上的关注点回归到了个体自身——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爱人,怎样成为一个更负责任的人。00后学生为视频设置的“不会在一起”的结局,恰好就是青春期教育专家戴耀红老师所述的“人文关怀下的理性觉醒”。

    上海市教科院近年的一项题为“青春期两性情感辅导”的实践研究表明,有半数以上的中学生对青春恋“比较赞同”或“无所谓”,超过四成的高中生有过牵手、拥抱或亲吻的经历,78%的学生希望得到青春期两性交往的心理咨询,36%的学生希望学习避孕的知识和方法。这些数据是对这一时期课堂观察结果的再佐证。从2017年开始,再备青春期两性交往的话题时,我把课题改成了“Love Matters”:爱,很重要;爱,事关巨细。回应需要的改变,课堂媒材亦得到了更新。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上海,200086)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