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一节“网红”心理课的思考与重构 |
范文 | 周志锋
〔摘要〕如今,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心理教师在利用这些优秀的资源时要注意三点:(1)不能忽略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一味奉行“拿来主义”,生搬硬套。(2)问题设计不能忽略学生的能力水平。(3)要在借鉴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己教学能力的修改。只有在不断的重构与修改过程中,“网红”心理课才会越来越“接地气”。 〔关键词〕心理课;反思;重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6-0033-03 随着疫情稳定,复学复课如期而至,学生们也由网课学习回归到现实课堂中来。为了应对学生返校后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各地心理老师纷纷提供妙招,其中一节在徐静逸老师公众号发布的“探索我的能量球——中(高)学生疫情后返校心理辅导活动”的教学设计,引起了心理老师微信交流群里热烈的讨论。徐老师的“探索我的能量球”是一节设计得非常不错的心理课,在这堂课中,徐老师根据学生在疫情返校后常见问题的判断,以表达性艺术为载体,以国际心理韧性课题所提出的“3I”(即I have、I am、I can)模型为理论核心,引导学生学会在遇到困难时,懂得借用外部资源(I have)、内在信念(I am)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 can)来赋予自我一定的能量,提高自身的心理韧性。 在得到徐老师的分享后,我怀着无限的期待,按照原来的教学设计给第一个班的学生上了这节课。原以为这么棒的一节课效果一定会非常好,正适合给刚返校的高一学生上,但万万没想到,我上完这节课后,内心却非常郁闷,因为课堂的真实效果和我的预期大相径庭。如此巨大的反差,引起我对这节课的反思和重构的兴趣。 一、“网红”心理课遭遇“水土不服” 课后,我对课堂效果进行了思考,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直接奉行“拿来主义”容易忽略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徐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虽然得到了很多心理教师的认可,但是如果直接拿来上的话,就容易忽视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因为这节课最初是设计给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上的,初三毕业班的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与高一学生所面临的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上的某些环节设定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太简单了,导致学生触动不深,自然也会导致后面绘制能量球时流于形式。 (二)課上提出的问题不太切合本校学生的能力水平 两地的生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包括生活、学习上),对问题的理解不一样,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也不一样,或许徐老师面对的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到老师的意图,而我的学生则更多地停留在问题表面,这就使得后续分享环节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到核心层面,表面看似热闹,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三)课程各环节时间紧凑,共情不深 这节课的一个核心环节是让学生绘制能量球。在绘制能量球之前,需要结合之前的思考,通过颜色、符号和图案来呈现出自己内在的“3I”能量。原来的教学设计是一个课时的安排,可是在实际课堂上,我发现如果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位的话,一个课时的时间实在是太紧了,“暖身—转换—工作—结束”的各个阶段都有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感觉,学生共情不深,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绘画,画能量球时也就草草了事,实在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一节活动课。 后来我在网上阅读了罗吾民老师对这节“网红”课的分析后,对这节课的重构有了很大的兴趣。罗老师说:如果学生在这节课没有“get”到老师的意图、感受不够聚焦的话,能量就会变得过于分散,在绘画环节就会不理解绘画时内心的情绪、意象为何意,导致最后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根本没有领会活动的意图。基于第一次上完这节课后发现的几个问题,我尝试对徐老师的这节课进行重构,对原本的课程设计作出了一些修改,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能力和特点,使学生进行更加充分、深入的思考与分享。 二、让“网红”心理课变得更接“地气” 经过一次自认为“失败”的教学后,我尝试根据以上发现的几个问题,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重构。让学生在充分共情的情况下去探索自己的能量球。 (一)问题设置更细致,更有目的性 在导入环节中,我借用了罗吾民老师课件中的一个视频“稳住生活的你,不会被生活问住”,让学生观看视频,留意视频中四个人物在疫情影响下的遭遇,从而展开讨论。原来的教学设计设置的问题是“是什么帮助视频中的四位人物通过考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继续前进?”这样的设问看似合理,但实际课堂上学生回答零散,脱离了原来的预设。因此我把这个设问改为了三个小问题,为下一个环节介绍“3I”理论服务。重构后,三个小问题见表1。 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学生的讨论更加具有目的性,同时在分享的环节基本上能够达到课前的预设,分享的效果更加“聚焦”,不再像之前那样零散。 (二)注重迁移,由表及里 有了上一环节的分享后,学生已经成功地被我带入了课堂的“节奏”。但是上一环节的讨论只是停留在表层,此时学生的共情并不深刻,因此我设置了一个既具有小结性、又具有过渡性的讨论:结合你过往的经历,视频中四位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这个讨论在原来的教学设计上是没有的,它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自己过去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否关注到自己对困难的态度,以及为克服困难做出过哪些改变,动用过哪些外部资源。把上一个环节的生成迁移到学生内心,使学生产生更深的体验。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进行“3I”心能量的讲解和绘制“我的3I能量球”埋下了伏笔。 经过这样的重构,在课程实际操作中,与第一次上课对比,学生的分享更加有深度,课堂的流畅性提高了,学生对“3I”心能量理论的理解也不再那么抽象,在绘制能量球的环节中也因为有了之前的讨论,学生不再草草了事,绘制过程更能聚焦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三)放慢节奏,留足时间好好上 原本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我改为用两个课时来上。因为考虑到这一节的核心环节是绘制能量球,而要真正发挥出这个核心环节的作用,必须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去画。有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对抽象的“3I心能量理论”有了充分的理解,在第二节课开始前,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的讨论和分享,然后再动笔去绘制,无论是绘制的时间还是思考的时间都较之前充裕,学生画出来的能量球的效果比第一次上课的班级好,最后还剩10~15分钟时,我让部分学生给全班分享他们所画的能量球。虽然这节课节奏放慢了,但从学生反馈中我得知他们收获很大。 三、教学反思 (一)心理课的问题设计不能忽略学生的能力和水平 心理课的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出发。现在网上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案例资源,而这些教学设计里面的问题多数也是根据所教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的。如果奉行“拿来主义”,就很容易在实际课堂上出现冷场的局面,课堂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高中的心理课堂以学生的思辨为主,问题设计要符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思维能力与思维特点,因此借鉴优秀教学设计时,要着重分析问题是否符合所教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水平,思考用什么方式提问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例如上述的重构,我就把原来问得比较抽象的问题变成几个更加具体、能够为核心環节服务的小问题,这样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二)在借鉴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己教学能力的修改 网络上有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不管原创老师的教学设计如何优秀,上课的效果如何好,我们都要提醒自己,这是该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这节课如果是另外一个教师面对另外一批学生上的话,效果也许会不一样。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梅湖溪中学的何园竹老师在她《如何成功“抄袭”一节心理课》一文中说道:“如果一堂课自己上下来觉得别扭、难受、尴尬,即使别人把这堂课上得再精彩,也不属于自己。”因此,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除了会借鉴他人优秀的东西之外,还要根据每一次学生反馈回来的情况进行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意味着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思考,不断地打磨,课堂符合你的教学风格、符合你所教的学生才会成为一节好课。 “网红”心理课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红”,自然有它“红”起来的原因,但是如果直接拿来用,就很容易让“网红”课出现“水土不服”。让“网红”课上起来不那么别扭、难受,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的课堂效果进行反思,对原本的教学设计进行重构。在不断的重构与修改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网红”心理课越来越“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何园竹.如何成功“抄袭”一节心理课[EB/OL].公众号:心理老师成长联盟,2020.7.27. [2]陈晓新.心育课程设计需要反思的几个问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2):22-25. [3]邱月玲.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有效设问[J].亚太教育,2015(22):42-43. [4]吴存明.一节“顺”课引发的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0):40-41. [5]林志明.当提问遭遇“冷场”[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9):35-37.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华侨中学,佛山,5281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