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二维与三维超声造影用于子宫黏膜下肌瘤诊断的价值分析
范文

    薛佳欢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应用二维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具体效果。方法:以我院作为研究单位,选取妇科内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24例。对所有患者分为采取二维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造影诊断,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二维、三维超声在0类的诊断中,准确性为100%,二维超声在I类、II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2.8%、77.9%,而三维超声在I类II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8.2%、94.1。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对于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明确分类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病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二维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造影;子宫粘膜下肌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16-02

    近几年,子宫肌瘤患者日益增多,肌瘤在妇科病中比较常见,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容易引起白带增多、经期时间长、月经量大、腹部包块等症状。另外,有相关研究报道,黏膜下肌瘤是目前导致绝经前女性不规则阴道流血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生育障碍的重要因素,身患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不孕风险增加20-30%[1]。目前,在强劲技术的发展下,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同时宫腔镜手术的成功因素还要看子宫肌瘤突入患者宫腔内的大小。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探讨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应用二维超声造影和三维超声造影诊断的具体效果。旨在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诊断效果,为手术治疗提供合理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作为研究单位,选取妇科内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入院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224例。患者年龄23-34岁,平均(28.3±2.5)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5±0.8)年。

    1.2干预方法

    本组患者首先采取二维超声检查:在排空膀胱后,指导患者取截石位,将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3.5MHz然后经阴道对患者子宫、盆腔等组织进行扫面探查,在3D模式下继续扫描6-8s,探查患者子宫腔内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

    然后采取三维超声造影检查:采取GE VolusonE8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调整造影中心频率为6.0-10.0MHz,将仪器指数设置在0.13,然后配备造影剂,将5ml的钠盐注射液充分溶解,放置备用,在患者月经后第三天开始检查。消毒超声诊断仪探头,然后将探头放置在患者宫颈内口,进行常规性探查,探查范围为患者子宫以及直肠窝区域。然后将造影剂注入导管内,观察患者宫腔情况,探查完毕后,将探头伸入患者宫角,观察宫腔内的相关情况,同时将超声仪器调整为2D模式。然后将10ml对比剂注入患者体内,采集宫腔内部动态数据,同时开启3D模式收集单侧容积数据、开启2D模式观察患者输卵管情况。

    1.3评价标准

    以病理检查作为诊断金标准,按照子宫粘膜下肌瘤分类标准对诊断结果进行分类[2]:0类:子宫肌瘤在宫腔之内,并侵入肌层。I类:子宫肌瘤突入宫腔,侵入肌层厚度未超过50%。II类,子宫肌瘤仅有部分突入宫腔,侵入肌层厚度超过50%。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二维、三维超声在0类的诊断中,准确性为100%,二維超声在I类、II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2.8%、77.9%,而三维超声在I类II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8.2%、94.1。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超声特点包括子宫增大、形态不规则、宫内回声改变。内膜下基层可见低回声或中等回声结节突入宫腔内。肌瘤和正常肌层之间常常会有较为清晰的界限,后壁回声可有衰减。肌瘤完全突入宫腔内时,宫腔内出现占位性声像,肌瘤内部回声和肌瘤内纤结缔组织的多少、有无变性而异常[3]。除此之外,宫腔线位置偏移或消失也是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主要回声特点。三维超声造影具有显著优势,能够在横截面、矢状面以及冠状面等多个方面评估患者宫腔情况,同时还能观察到卵巢以及盆腔内其他结构情况。相比于二维超声,三维超声造影对于患者子宫外形的了解更佳情绪,且还能获得输卵管管腔周围的信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二维、三维超声在0类的诊断中,准确性为100%,二维超声在I类、II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2.8%、77.9%,而三维超声在I类II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98.2%、94.1。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三维超声宫腔声学造影对于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明确分类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病变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玉.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5):1795-1796.

    [2]?? 马秀玲.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月经恢复的影响[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3):911-912.

    [3]?? 薛燕,张芬,李春芳,张福梅.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治疗不同分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09):13-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