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探究 |
范文 | 高敏 【摘? 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2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60)。当中,实验组进行生化检验,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对各组的诊断准确率作出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68.33%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糖尿病诊断中运用生化检验法,可取得比常规检验更为显著的成效,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生化检验;糖尿病;常规检验;诊断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1-0259-02 现阶段,糖尿病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为慢性内分泌系统疾病[1],特别是在近几年当中,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罹患糖尿病的老年人明显增加。而胰岛素分泌缺陷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且患者在发病后通常会表现出血压增高、食欲不振与消瘦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将会加重病情,累及其它器官[2]。故,早期的正确诊断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此研究,笔者将以120例糖尿病患者(接诊于2017年8月-2019年2月)为对象,着重分析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2019年2月接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当中,实验组的男女性构成比例为33:27,年龄介于42-78岁,平均(61.34±5.28)岁;病程介于0.5-17年,平均(5.12±1.79)年;Ⅰ型糖尿病者2例,Ⅱ型糖尿病者58例。对照组的男女性构成比例为34:26,年龄介于43-79岁之间,平均(61.89±5.16)岁;病程介于0.5-18年之间,平均(5.63±1.41)年;Ⅰ型糖尿病者3例,Ⅱ型糖尿病者57例。患者病历信息完整,能配合完成检查。研究在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及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进行,比较两组的病程与男女性构成比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3] (1)病历信息缺失者。(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严重血液疾病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5)恶性肿瘤者。(6)依从性较差者。(7)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方法 实验组接受生化检验,详细如下:采集受检者的空腹静脉血约3ml,然后再利用Dimension X pandPlus型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按照相关说明书中的内容完成血糖的检测工作,其检测指标主要有糖耐量与糖化血红蛋白等。 对照组接受常规检验,详细如下:采集受检者的尿液约5ml,检测时,选择使用S-200型的尿分析仪。需将尿液标本置于仪器中,然后再进行检测。 1.4 评价指标 综合分析两组的检验结果,并对各组的诊断准确率作出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比对照组的68.33%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 3 讨论 现阶段,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类疾病,除了发病率高外,还具有并发症多与病程长等特点,可由多种因素所引发,比如:机体免疫力降低、环境因素、肥胖、遗传因素和年龄等[4]。若患者在发病后不能及时、有效的控制血糖,将极有可能会引发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进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一直以来,药物治疗都是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以将血糖水平控制在临床正常值的范围之内,如此,方可有效减轻其它脏器损伤的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可见,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过去,临床医师通常会采取常规检验法来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诊断准确率较低,且此法的操作也比较繁琐,检验耗时长,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生化检验技术被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了疾病的诊治工作中,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相关资料中提及,生化检验具有操作简便、检验效率高与检查耗时短等特点,将之积极用于糖尿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让患者能够及早接受对症治疗。此研究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通过生化检验对糖尿病进行诊断,能够取得比常规检验更为显著的成效。在生化检验的过程当中,需要采集受检者的清晨空腹静脉血,并利用专门的检测仪器,对受检者的糖尿量、空腹血糖说、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甘油三酯等指标进行检测,然后再根据检测结果,从多方面入手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估,以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另外,在患者接受对症治疗的过程当中,临床医师还可根据生化检验的结果,制定個体化的治疗方案,亦或者是对治疗方案作出适当的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此,临床医师可将生化检验作为糖尿病的一种首选诊断方式。 综上所述,利用生化检验或者常规检验法,都能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但生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并且,此法还具有操作简便与检验耗时短等优势,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建学.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0):118. [2]?? 霍美英.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3):1-3. [3]?? 丁建娥.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01-4702. [4]?? 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等.糖尿病诊断中采用生化检验与常规检验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139-141,14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