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在信息技术与探月文化共鸣中实现自主建构
范文

    秦琦

    

    2019年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课题是“探月工程中的信息技术”,基于对课题的理解,笔者认为落脚点是中国的探月工程,关键词是探月工程和信息技术,那怎样寻找两者的共通点呢?本课的施教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一般处理过程已有初步了解,并具有基础的操作技能。针对这些情况,笔者确定中国探月工程中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为主要教学目标,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加工等各方面在探月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并围绕“绕”“落”两阶段探月任务,挖掘其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从探月工程中找到信息技术的关联后,笔者把教学难点确定为信息传输即“鹊桥”中继卫星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贯穿整个探月工程的关键,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登陆,无法和地球直接进行通信传输,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而中国是第一个提出使用“中继卫星”来实现卫星通信的国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油然而生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但大多数学生对探月工程的理解较为片面,还停留在对新闻事件的“听说、知道”阶段,并未形成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系统认知。怎样突破这个难点,把看似遥不可及的探月工程,用最符合学情的情境展现给学生,最优化地处理这个环节,正是这堂课的亮点和难点。为此,笔者分别经历了两次“失败”、一次“成功”和最后“深思”四次教学过程,并进行了以下思考。

    ● 寻求生活中的相关模型,迁移认知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对探月工程了解得不多,而探月工程本身就比较复杂,所以向学生阐述这其中的技术并不是一种容易的事情。在第一次教学中,笔者抛出了问题:“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还能和地球直接进行通信传输吗?”让学生先进行讨论,由于讨论流程较形式化,学生还没来得及深思,就被课件“讲述信息被月球阻挡,无法直接和地面进行通信”所吸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知道了因为月球的阻隔无法实现通信,但不知道原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另外,在引发学生思考后,笔者引导其联系生活,明确无线网络信号会因为墙的阻隔而出现强弱的情形,接着演示实验,通过WI-FI信号增强器使用前后信号强弱的对比,使学生得出使用信号增强器能增强信号的结论。同时,迁移到嫦娥四号探测器,明确其也是需要一个设备来进行信息传输,最后引出中继卫星。整个实验,学生只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讲解和演示,从教师的角度来寻找生活中相关的通信模型,看到了实验的结果,但并没有实质性的亲身体验。包括用生活中常见的信号问题进行迁移,笔者自认为符合学生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倾向于灌输型,较为牵强。

    ● 自主体验模拟活动,在参与中思考,产生共鸣

    第一次教学,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生只是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状态。所以在第二次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模拟活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联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类似活动,笔者在课堂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活动。因为和生活中的场景相关联,学生非常乐意参与到模拟活动中,遇到问题时,并没有等待老师告诉答案,而是自主进行讨论。在思考“‘地球怎样才能知道”这一问题时,学生开始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最终提出“找第三个同学上去看看‘探测器的表情”这一关键点,而这和“探月”工程有共鸣之处,因而自然引到“探月”工程中也需要一个“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是谁呢?笔者展示了中继卫星,因为该中继卫星以“鹊桥”命名,所以又让学生讲述鹊桥相会的故事,这样与学生已有的文学常识关联起来,加深了学生的认知。

    整个环节中,学生设身处地思考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自己创设出来的,这样的学习真实而有深度,更是高效的。

    ● 加入古今通信图,激发深刻思考,引发共鸣

    为了让模拟活动的开展更符合认知,衔接更顺利,笔者在第三次教学时引入三张图片(烽火台、电话接线、信号增强器),解释从古到今怎样解决通信中“失联”的问题。这三张图片使学生明确了,当无法直接进行通信传输时,需要使用“第三方”来帮忙传递,起到了铺垫作用,也为模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埋下了伏笔。

    第三次教学的展开,学生的学习已经较为深入,思考也较深刻。但仔细想想,似乎逻辑上又有问题:有了三张图片的铺垫,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后续的游戏活动是否有必要呢?但活动对整堂课的引领有实际价值,又该如何处理?从认知规律出发,笔者进行了深度思考,又设计了第四次教学。

    ● 调整教学细节顺序,实现自主建构,真正形成共鸣

    第四次教学开始,笔者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并充分讨论,但并没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而是通过神话故事的讲述,让学生了解牛郎织女是通过鹊桥来相会,从而思考在现实中是否也可以有“鹊桥”。从神话故事的“支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遷移到现实生活中,再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引入扮演“鹊桥”的学生,这是引导学生从科学家的专业角度,找到与神话故事的交汇点,真正形成共鸣。这样既让活动中的难题迎刃而解,也让学生建构起了知识结构体系。

    在从发现问题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在体验活动—讲述故事—发现方法—再次体验活动—知识迁移中得到了升华。第四次教学,笔者调整了教学细节的顺序,从认知的一般规律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及其探究知识的基本规律。笔者将展示古今通信的三张图片调整到了最后环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探月工程中“中继卫星”的通信技术,笔者进行了四次教学:第一次,从教师角度出发设计活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第二次,设计了学生参与的模拟活动,学生参与度提高了,会自主地思考问题;第三次,加入了表示古今通信的三张图片,这样的认知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体验更丰富,在活动中的思考也更深刻和有深度;第四次,对教学细节的微调,是从认知的一般规律出发,设计了符合学生探究知识的教学。总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从技术的角度,挖掘技术和神话故事间的共鸣,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掌握知识技能。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