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范文

    刘静

    

    【摘 ?要】目的:观察并评价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188例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以入院前后顺序时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一般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中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水肿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51-01

    目前临床中通常采用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治疗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也是其中必要步骤之一,将多级淋巴结彻底清扫干净,可以有效避免原发灶的转移,预防术后复发,但是与此同时也会对腋窝淋巴系统造成破坏,致使患者术后并发上肢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1]。本文旨在分析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水肿程度中的临床效果,报告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之间收治的188例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以入院前后顺序时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89例)中女47例,男42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3.61±2.03)岁。研究组(89例)中女49例,男40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3.66±2.01)岁。两组患者护理前水肿程度、性别、年龄及其他基线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患肢摸耳、爬墙训练、对患肢进行向心性按摩等。研究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措施:⑴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淋巴水肿的自我护理管理、相关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就饮食方面进行指导[2]。⑵联合呼吸运动进行手功能被动和主动锻炼,进而帮助建立淋巴回流代偿系统;以患者伤口恢复情况为基准制定锻炼方案,若伤口未愈合,应将活动集中在患侧肘、腕、掌、手指,并依据患病情情况进行肩部上提运动;如果患者伤口已经愈合,可以联合进行体操运动,并在放松运动时缓慢呼出砌气体,肌肉收缩时进行深吸气,每次练习15~20min,早晚各1次,逐渐增加时间到30min,从而促进淋巴液回流。⑶多层绷带加压包扎:对于重度和中度水肿患者,应先穿上棉质袖套垫,保护深层血管神经、骨性突起和皮肤,之后在手腕处开始使用绷带向上环形进行包缠直至肩部,最后使用弹力网状绷带套住上臂、肘和腕部,每天佩戴超过1小时。⑷手法促淋巴回流:首先对患者患肢水肿情况进行评估,确认其皮肤是否受损,之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从背侧至三角肌上方、上臂内侧至肘外侧,腋下及切口下限腹股沟淋巴结区、切口上至健侧胸部,而后、侧颈部至锁骨淋巴区进行按摩;完成后将患者体位变为侧卧位,对患者整个肩胛、肩部和患肢轻轻推压、扣拍,每次15~20min,每天2次[3]。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上肢水肿程度。评定标准为:如果护理后患者患肢水肿范围大多在上臂近端,且水肿最明显位置的周径较护理前增长小于3cm视为轻度水肿;如果护理后患者患肢水肿范围为整个上肢,且水肿最明显位置的周径较护理前增长3~5cm视为中度水肿;如果护理后患者患肢水肿范围为整个上肢,上臂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且水肿最明显位置的周径较护理前增长超过5cm视为重度水肿[4]。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临床指标数据均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和上肢水肿改善程度均应用卡方检验,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参照组,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此病症会加重恶性循环,引发蜂窝织炎、肢体肿胀、淋巴管炎等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5]。所以想要延缓水肿进展,降低其发病率,就必须予以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

    淋巴术中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是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淋巴水肿症状的重要护理方法。在水肿早期,患者主诉上肢上举困难,其活动频度、强度均比一般患者小,所以必须注重灵活性锻炼;弹性绷带的使用可以促进患者组织间液体的吸收和流动及静脉回流,夜间轻微压迫包扎还有利于维持水肿减轻状态;向心性按摩可以促进上肢浅、深脉管之间的交通支开放,进而起到一定程度的代偿作用;加强患者术后健康教育,还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从本次研究结果也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上肢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参照组,且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也更好,这也说明了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必要性和作用。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中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水肿程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丰锦春,吴涛,吐鲁洪·沙列尔,王斌,杨亮,赵倩,朱丽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0):3250-3252.

    [2] 吴卫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病人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观察[J].实用臨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40+187.

    [3] 陈凯霓,陈晓宇,付攸缘,黄丽梅.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按摩干预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5(05):837-840.

    [4] 王莉莉,王蓓,王开慧,伍焱,廖妍妍,肇毅,安媛媛.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7,11(05):266-271.

    [5] 李平.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术后上肢水肿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4):211-21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