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3D打印模型立体定向引导下经额部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
范文

    杨冠华

    【摘 ?要】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立体定向引导下经额部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可行性和精确度。方法: 首先获取一例48 岁 女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颅脑 CT二维图像资料, 利用 Mimics20.0软件把原始数据重建形成三维图像,然后设计出带有颅外段穿刺孔道的立体定向面部模型,最后用3D打印机打印出面部模型,用来精准定位穿刺点、精确测量穿刺进针角度和深度在立体定向模型引导下额部穿刺引流术。 结果:术后2周复査头部CT示颅内吸收完全,术后概复良好。 结论:利用3D打印模型立体定向引导下经额部穿刺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使治疗更.加个体化、 微创化、精准化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3D打印模型;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651.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274-02

    人类的颅脑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影响,在患者后患者容易出现颅内血肿,出血位置的不同和出血量的多少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在传统的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但是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手术的费用也相对比较昂贵,对患者的家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在治疗的过程中缺少一种治疗效果好、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和费用较低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的效果,促进治疗的精準化水平的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患者为女性,年龄48岁,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位于患者的左基底节区,患者的状态未浅昏迷。应用128排CT对患者进行薄层扫描,结果为DICOM格式的图像,共有128幅,这些结果为原始数据。

    1.2 3D打印相关设备及耗材 ? 打印机品牌是极光尔沃。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高配置的计算机,采用的处理器类型是 Inte Core i5-4460, 8.00GB的内存,使用64位的操作系统,采用分辨率为1920×1080的显示器类型。在图像处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软件是3D打印专用的Mimics20.0软件。

    1.3.1 重建三维模型 在手术前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出血位置是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的形状为片状出血,大小是52毫米×40毫米×36毫米;在重建三维模型的过程中选择整个颅脑,应用Mimics20.0软件来完成数据导入,最终得到模型。

    1.3.2 构建“面具”及穿刺通道 ?根据得到的三维模型来完成患者的“面具”设计,首先对患者的头部和面部的重要定位进行标志,包括外耳道口、颧弓和鼻梁等,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促进患者的“面具”具有个性化,在定位患者的穿刺位置的时候准确性更高。在结合患者现阶段的出血位置的基础上选择额部位为穿刺位置,在此进行穿刺能够避免损伤颞部,减少对中要血管和功能区的影响,另外,在选择穿刺位置的过程中要要注重考虑外侧裂和大脑中的重要组织结构。

    1.3.3 构建并打印面部模型 在“面具”处理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Mimics20.0软件的作用,所制作的模型与患者的面部尽量保持贴合。开展波尔运算,选择适合的穿刺通道,总长度为7.7厘米,促进穿刺通道精准性的提高。在面部模型上穿刺通道的形状为圆筒桶状,面部模型构建完成,将stl格式文件导出,并进行打印,调整适当后添加支撑并完成打印。打印至患者手术最佳时间为2至3小时。将模型取出,核对患者的信息,包括打印信息和CT数据,对模具进行消毒备用。

    1.4 3D打印面部模型引导下经额部穿刺引流术

    1.4.1 穿刺术点定位 在穿刺的过程中患者采取仰卧位,将面膜放置在患者的面部,对准患者鼻梁和外耳道口等位置,在患者的左侧额部做标记,确定为穿刺点。

    1.4.2 手术过程 对患者进行麻醉,在已经确定的穿刺位置进行切口,长度为5毫米,此时,患者的秒不模型要与患者的面部紧贴,尽量缩短模型和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然后对患者进行穿刺,将引流管置入其中,深度为77毫米,在流出暗红色液体后,取出导丝,抽出5毫升液体,然后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对切口进行包扎。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2 结果

    在患者手术完成后6小时对患者进行检查,引流管末端处在患者的血肿中部,与之前相比患者的血肿无显著变化;患者意识出现变化,有好转迹象。在手术后三天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血肿出现明显减少,将引流管取出;患者神志基本正常。在手术后14天复查,患者颅内血肿消失,能够下床活动。

    3 讨论

    在老年人高血压出血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由于年龄和身体机能的影响,患者无法接受开颅手术,但是,如果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患者存在病情突然恶化的情况,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近几年,微创技术发展迅速,逐渐应用到颅内血肿的治疗中,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医生的基本功直接影响着微创钻孔的效果,因此,大部分经验不足的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难度,此技术难以在各个医院中普及。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医学事业产生了影响,此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快速性,能够准确的制作出需要的模型,并且在复杂的模型制作的过程中优势显著,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促进治疗水平的进步,有助于医学教育的进步。

    在本研究中主要介绍了颅内血肿的穿刺引流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借助3D打印技术的辅助,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分别是个性强、精准性高和创伤小,在应用此技术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检查的结果来为患者制定模型,从而更好的选择穿刺位置,在手术的过程中仅仅在患者的头部做5毫米的切口,显著的减少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此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非常多的案例,处于探索时期,结论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忠成,神经外科学[M].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864-873

    [2] 3D打印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郭东亮,魏尧,郭建忠 ?中华神经外科杂 ? ?志 2017 第4期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