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神经节苷酯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范文 | 靳延华 高妹茹 【摘? 要】目的:探究神经节苷酯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观察对象为2014年8月~2016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82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治疗两周后临床疗效,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丁苯酞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元损伤程度,在提升疗效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关键词】神经节苷酯;丁苯酞;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10-02 分水岭区脑梗死又称为脑分水岭梗死(WI),临床上也称为边缘带脑梗死。目前将神经节苷脂用于脑梗的辅助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具有促进神经系统发生、生长、分化和再生的功能[1]。丁苯酞是公认的抗脑缺血药物,目前对于两者联合用药的报道较少,因此本文探究神经节苷酯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近期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将此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酯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的4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最低年龄47岁,最高81岁,平均(59.43±4.32)岁;发病至就医时间最短3h,最长19h,平均(13.77±3.43)h;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低年龄45岁,最高80岁,平均(58.95±4.41)岁;发病至就医时间最短3h,最长22h,平均(13.69±3.49)h;均经磁共振、CT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诊断标准。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酯治疗,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每次用药40ml,加250ml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ml,可添加至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一并静脉滴注。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与指标判定标准 临床疗效:基本痊愈:临床体征、症状完全消失,基本生活自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降幅90%以上,伤残评级为0级;显效:临床体征、症状明显改善,能够下地行走,NIHSS降幅46%以上,伤残评级为1~3级;有效:临床体征、症状部分改善,NIHSS降幅18%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病情发展、死亡者。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0统计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都记为百分比“%”,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平均数表示,采取t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见表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组织局部因缺血、缺氧等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的软化坏死,进而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临床上的多发病与常见病。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鞘脂类药物,含有一定的唾液酸,主要分布于神经元细胞膜内。近年来有研究认为,神经节苷脂在促进神经系统轴浆转运、生长、分化以及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脑神经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有研究证实,神经节苷脂具有增强神经生长因子活性的功能,对形成新的神经网络具有促进作用,能够修复脑神经。研究认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降低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系统的毒性,能够激活脑组织Na+-K+-ATP酶,提高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具有保护脑神经、缓解脑细胞水肿的疗效[3]。丁苯酞对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的表达具有增强作用,促进缺血区形成新生血管,进而增加毛细血管数量,促进缺血区微循环的重建,保证微血管形态、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加强缺血区灌注,逐步恢复血流供应,减小病灶范围,从而降低缺血损伤神经功能的严重程度。丁苯酞能够对缺血区脑线粒体产生直接作用,增加缺血期呼吸链复合酶Ⅳ的含量,从而达到改善呼吸链功能的目的。也能對缺血区产生间接作用,以提高缺血脑组织的三磷酸腺苷及磷酸肌酸水平,达到改善缺血期三磷酸腺苷耗竭造成的脑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损伤的目的。本研究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神经节苷脂治疗取得了70%的治疗有效率,而观察组疗效更佳可能得益于联合丁苯酞治疗。 综上所述,相较于神经节苷酯治疗,联合丁苯酞具有疗效提升作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以及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元损伤程度,在提升疗效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唐彦,张凡,窦艳霞,等.神经节苷脂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3): 42-45.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3]????? 桂心,谢小红,黄晓霞,等.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及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J]. 医学综述, 2016, 22(9):1771-177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