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工肝治疗协同中医护理对肝衰竭患者腹胀、失眠的效果评价 |
范文 | 李杰 刘小青 【摘? 要】目的:探讨对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支持治疗的同时协同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腹胀、失眠症状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肝衰竭患者68例,均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4)与协同中医护理实验组(n=34),对比两组患者腹胀、失眠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腹胀、失眠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治疗与护理的同时,配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腹胀与失眠症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人工肝支持治疗;肝衰竭;腹胀;失眠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181-02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人工肝支持治疗在肝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可通过体外机械、化学以及生物性装置,能够暂时替代部分肝脏的功能,有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受病情影响,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以及精神负担,常伴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容易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且受疾病影响,普遍伴随腹胀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的不良影响,为此有必要在人工肝支持治疗的同时,做好临床护理工作[1]。为探究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方案与协同中医护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肝衰竭患者68例,均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随机分为采用常規护理对照组(n=34)与协同中医护理实验组(n=34)。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35~74岁,均数(56.1±7.8)岁,实验组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6~75岁,均数(55.7±8.2)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患者均经临床检验确诊为肝衰竭,符合《内科学》中诊断标准,均具有失眠、腹胀等症状,采用人工肝支持治疗方案,年龄18~75岁,认知功能正常,排除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人工肝支持方案进行治疗,常规静脉给药促肝细胞生长素、还原型谷胱甘肽、新鲜血浆等进行营养支持,并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肝胆红素的吸附,或使用血浆置换疗法、血液灌流法等治疗,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促使干细胞再生。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分别从治疗前、治疗后两个阶段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治疗前护理,对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评估,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等,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考虑患者病情危急,且治疗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患者由于担心病情以及经济成本,故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容易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故应该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的意义以及了解,并告知其及其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让患者了解到该治疗方案无需手术,只需要进行深静脉穿刺置换血液即可完成操作,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并通过举出相关的治疗成功案例,给以患者信心,辅助患者重构心理平衡[2]。穿刺前,也需要做好对患者血管情况的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凝血功能水平确定好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避免出现体外管道中血液阻塞的问题,同时在穿刺治疗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血肿,并测试血管的弹性,告知患者护理配合的相关要点。其二,治疗后护理,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敷料是否存在渗血现象,及时更换敷料。并进行饮食指导,要求饮食清淡,少吃多餐,并以半流食位置,严格控制好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求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告知其充足睡眠的必要性。同时做好感染的预防工作,结合气候加减衣物,控制好环境的温度,并减少家属的探访,避免患者感冒,交给患者正确的咳嗽与排便方法,避免过度用力[3]。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协同中医护理方案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其一,情志护理,对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对患者的疏导工作,利用放松疗法,舒缓患者情志,调和气机,同时每晚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以促进患者入睡。可分别使用按法以及揉法取患者的睛明穴进行按摩,5~6次即可,力道以患者耐受为宜。而后使用一指禅法,以印堂为起始点,顺着眉弓朝太阳穴进行按摩,并往返进行,5~6次即可。并取百会穴、两侧神门穴以及足三里进行点按,每次按摩的时间控制在15~20min。其二,耳穴压豆,取神门穴、皮质下、肾上腺、垂前、枕、失眠等穴进行压豆,首先常规消毒,而后使用医用胶布将王不留行籽粘贴在对应位置上,并进行按压与揉捏,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时间控制为2min,以产生酸麻胀痛感即可,以宁心安神,进一步维持患者情绪的稳定。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腹胀、失眠症状改善情况,以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评价,0~4分,分别代表症状消失、轻度症状、中度症状与重度症状[4]。(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简化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设定为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社会职能四个维度,分值均为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在Excel预处理的基础上,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设定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症状改善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失眠与腹胀症状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肝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的肝病类型,病情严重且进展迅速,常伴随多种并发症,预后情况不佳,病死率在50%~80%范围内,临床多采用保肝、退黄等措施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仍然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案,而通过人工肝支持治疗,则能够有效清除患者体液的毒素以及过多水分等,有助于减少毒害物质在肝脏的大量积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故可认为对药物控制无望的肝衰竭患者,及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5]。而在护理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方案则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简单、便捷、廉价等优势,提高护理的效果。肝脏具有疏泄的作用,与患者的情绪存在密切的联系,如“暴怒伤肝”、“情志不舒,肝失疏泄”等均表明了情志与肝脏的联系,故可从中医情志护理角度入手,对患者进行按摩,以起到靜心凝神的功效。另外配合以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则能实现对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的调整,进一步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可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兼具调理消化系统的功能。本次研究中,实验组腹胀、失眠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代表中医护理效果理想。综上所述,对肝衰竭患者在人工肝支持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中医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腹胀与失眠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孟青芳.人工肝治疗协同中医护理对肝衰竭患者腹胀、失眠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s1):155-156. [2]????? 张爱宁, 孟青芳.中医护理干预在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 2017(03):78-79. [3]????? 林晓华,武敬,王凤卿.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 2015(12):2662-2663. [4]????? 刘珍庆,李伟.心理护理干预对MARS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4):248-249. [5]????? 冷其娣.为采用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进行治疗的急性肝衰竭患者施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14):100-1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