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问题,写具体
范文

    刘美娟

    摘 要 在小学阶段,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听读属于理解语言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言范畴。” 而 “习作”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说写”的主要途径。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以及善于多角度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学中年 习作教学 学会提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

    在小学阶段,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之基础。语言理解与运用,是处于语文核心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以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为基础,是在培养、提升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一般来说,听读属于理解语言范畴,说写属于运用语言范畴。” 而 “习作”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说写”的主要途径。

    三年级是学生真正意义的写作的开始,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现不少学生是害怕写作文的,原因多方面:或是语言积累少,写得干巴巴,难以写具体;或是想法随意,缺少完整性的构思;还有的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缺乏想象力……在这里我以语文S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习作《有趣的发现》为例,谈谈如何通过一次简单的小实验,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会提问,在写中再现有趣;让孩子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让写作文成为一件轻松平常的事。

    基于以上想法,这堂作文课我采用了用先做实验后写作的方法,既可以向孩子们提供生活素材,帮助他们学习用五官进行观察,又可以激起他们的“投入”兴趣和“表达”热情,这就解决了生活素材和写作激情的问题。

    1在实践中激发兴趣

    1.1创设谈话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恰当地选择电视台节目组向同学们发出邀请的视频,视频内容鲜活,能够吸引学生眼球,学生看得兴趣盎然。这样就能够不露痕迹,自然进入本课的学习。同时,由于视频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起到了“开闸”作用。

    1.2引导细致观察,丰富写作内容

    1.2.1示范实验,关注老师

    让会做实验的同学当“技术指导”,指导老师做,其他同学看,课堂活跃的氛围立刻呈现,引导学生看清楚实验过程。

    1.2.2亲自操作,关注自己

    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让大家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参与感。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从而丰富了自己的写作内容。

    1.2.3再次实践,关注伙伴

    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太会观察,他们的观察过于简单。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的观察能力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会细致的观察。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我们是如何准备实验用具的,自己在实验中是怎样玩的,其他同学有什么表现……

    2在表达中学说完整

    以前,我以为学生不会作文是因為缺乏写作的素材,无生活之源,自然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孩子自然就会写作。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即使有了生活,孩子还是写得不理想,最主要的就是缺乏写作的技巧,不知如何把自己经历的用一段完整具体的话表述出来。比如这节课,对于把实验的过程说完整这一教学重点,我是这样做的:

    (1)做完实验后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玩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评价指导,你把实验步骤说得挺完整的,如果加上这几个顺序词就更清楚了。

    (2)借助三个表示先后顺序的关联词,让学生明白在过程中使用这样的关联词语会让作文有条理,才会写得更加完整。

    3在提问中学写具体

    一篇习作,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吸引人。如何引导孩子写得更具体更有文采呢?借助问题,是引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有效方法。

    3.1示范引领,学会提问

    首先引导孩子根据实验步骤三句话,提出若干个相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就等于找到了“写话”的内容,然后将内容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写作思路。

    老师针对“我把纸片撕成小纸屑”这句话,教孩子从纸片的颜色,形状和撕的动作进行提问,就把一句话具体地描述成了几句话。接着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提问,让孩子在仿照中学会创新,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使“写话”的内容丰富起来。学生不仅学会对格尺、小纸片这些物的变化进行提问,还学会对身体的感受进行提问;不仅会对摩和吸的动作提问,还会对人的心理一闪而过的想法进行提问。这样,学生在快乐玩的过程中学会了动用各种感官去观察,多了几份感悟,多了几份细腻,学生的一句话活动过程就变成了一段话。

    3.2不断追问,学写具体

    当一件事在学生眼中在平凡不过的时候,很多有趣的瞬间和想法就会被孩子们的熟视无睹给遮蔽了。此时,学生可能没有办法给自己提出更多细小的问题,这时候,教师针对重点,巧妙地“追问”,是拓宽学生作文内容的广度,挖掘内容深度的有效途径。如:学生再次实验后再结合一系列有关小伙伴的问题,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引导学生如何描写人物的神态,从自己、同学多角度不同方面来写,把看到、听到和想到的都写下来,我们在描述一个实验时,我们不仅仅可以提出这一类的显性问题,还可提出实验的原理、感受和思考这类隐性的问题。这样不断地追问,挖掘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加具体。

    4在交流中学会评价

    如果说提问是在观察后的深入思考,那评价就是在交流中的用心思索。学生根据评价量表对作文进行打星,落实本节课学会提问,写完整,多角度写具体的教学目标。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在习作教研的路上,我将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指导学生扎实走好习作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

    [2] 乔·尼尔森.关键在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