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新时代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辩证关系
范文

    张淼 石丽红

    摘 要 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大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就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劳动力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质量不仅关乎个人生活质量, 还关系到千百万家庭的民生,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8年的512万增至2019年的834万,而从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加之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等等问题,就业形势已从“扩大就业”向“高质量就业”转变。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就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本文分析影响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查找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高校实际和习近平社会建设思想的要求,提出建议和策略,以期为高校就业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1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是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

    中国经济发展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追求经济发展。在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下,大学生就业由原来的保证数量转变为数量和质量的共同提高。促进就业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也是实现加速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既兜住民生底线也助推改革发展。

    1.2“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高瞻远瞩的决策

    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不仅有利于科技兴国战略的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增长,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释放就业倍增效应。

    1.3是就业工作的客观需求

    就业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阶段,主要考虑正规就业、劳动权益保障等,当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会更看重职业发展、工作价值实现等。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以人为本。

    1.4提高就业质量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辩证关系

    就业质量在本质上衡量着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提高就业质量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若就业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则会下降,待业人数或选择性失业人数则增多;用人单位享受的是到低工资及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收益,相应地会忽视人力资本与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难以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

    2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毕业生就业总量不断增加与就业结构矛盾依然并存

    虽然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但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显示:“2019 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将达到 50%以上,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就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慢就业”和“待就业”现象日益突出。

    2.2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促进就业提出新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下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及由此带来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人才培养、毕业生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凸显。

    2.3用人单位招聘标准不断提高

    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减少的同时,招聘标准不断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2.4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对称的情况依然存在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造成中低端人才“产能过剩”,而应用型人才和高端人才“供给不足”。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

    2.5部分学生就业观念需要持续转变

    职业目标定位不清晰,就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就业期望值过高,期望能到一线城市、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进而错失就业机会。

    3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3.1政府需在提供促进就业政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政府在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中起主导作用,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造充分充足的就业机会。适时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和完善相关政策与保障体系建设。

    3.2建立公开透明的薪酬及晋升机制

    完善的薪酬水平和透明的晋升奖励機制将为毕业生带来更大的晋升动力,晋升之后他们将能够获得未来收入的大幅增长, 从而提高生活和就业质量。

    3.3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间的契合度

    高校应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从源头化解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充分重视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引导性调控,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化调整来优化高校专业结构。

    3.4监测毕业生就业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关注度

    建立就业状况调查统计制度,动态把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实时监测毕业生就业质量。关注毕业生中的重点群体和就业中的重点问题,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5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应多渠道提升就业竞争力,积极参加各类就业活动、比赛及实习机会,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查找自身差距并确定目标,努力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4结束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事关几百万大学生和几千万大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也是决定国家整体就业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在新常态下,如何破解就业难题、实现高质量就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大课题。只有全社会达成广泛共识,全面考虑并制定相应政策,多管齐下,协同推进,才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