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范文

    摘要:民间文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非遗”理念,增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尤显重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讨通过民间文学教学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结合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新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引导学生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关键词:非遗视野;民间文学教学;探索;实践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口头传说和表述”列为“非遗”首项内容。2011年,我国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传统口头文学”列为“非遗”的重中之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口传遗产”重要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学日愈受到重视,在许多高校已开设有“民间文学”课程。“民间文学的教学对象——大学生,未来有一部分会成为文化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需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理论知识,由此,从非遗理念出发对民间文学进行教学改革就成为满足教学对象需求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本人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在民间文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贯穿“非遗”理念,培养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民间文学学科建设等问题。

    一、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撒播鲜活的民间文学知识

    目前,全国的民间文学教材有不少版本,内容却大同小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现同质化和模式化倾向。不同地方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生的民族情况和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灵活地将本土和他者的民间文学知识融入课堂,有针对性地讲授课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所执教的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又属少数民族,他们带着各自的民族身份、特征和习惯走入民间文学课堂,如果只是按照既成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讲授,教学效果肯定不佳。笔者灵活利用课堂平台,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讲述他们知道的相关民间文学知识,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歇后语、民间说唱等,许多学生认真、开心地向大家讲述自己熟知的知识,其他学生也听着新鲜,增长了见闻,提高了学生学习民间文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本地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新教学。如 《刘三姐传说》 《百鸟衣的故事》、壮族嘹歌、侗族大歌、那坡壮族民歌、瑶族蝴蝶歌、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刘三姐歌谣、桂南采茶戏、彩调、壮剧、南宁邕剧、侗戏等等,这些民间文学形式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或广西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曲艺、舞蹈、绘画、音乐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可以引进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同时注意课程内容更新。一是适当调整课程的相关内容,二是吸收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使课程内容既有本学科的基本构架与范畴,又充满着前沿理论色彩与现代生活气息。例如民间文学的理论部分增加民间文学的多学科透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网络游戏与旅游展演中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影视等内容;历史部分增加歌谣学运动、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民间文学等内容;研究方法方面增加田野调查、符号学、传播学、文化生态学等内容,增强学生追踪学术前沿的意识与兴趣,关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

    黄永林教授指出:“在教学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 要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學的理论知识。”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也认为,利用图片、音频、视频、文字、动画等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属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到《牛郎织女》传说时,笔者制作了10多张幻灯片,内容包括思考题、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天文星象图、民间牛郎织女的图画、历代记载牛郎织女的文献以及专题片《中华民俗大观》《百家讲坛》中对牛郎织女传说的解说,可听可视可感。在讲民歌时,给学生播放“花儿”“壮欢”“蝴蝶歌”等民歌音像,在讲述神话、故事时,播放影视《妈祖》《壮锦》《妈勒访天边》、黄梅戏《天仙配》、京剧《白蛇传》、电视连续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立体地呈现出各种语境中的民间文学,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略民间文学之美。

    (二)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

    蓝墨云是一款好用、免费的教学工具,专门为移动环境下的教、学而设计,用手机下载安装蓝墨云班课 App,可进行全新的移动教学,把课堂教学从传统教学直接升级到了“互联网+教学”。去年笔者开始在课堂上使用蓝墨云班课,在教学法上,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法。在线上,课前使用蓝墨云班课给学生推送自己制作的微课、PPT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线下的课堂上开展了更多更有效的课堂参与式活动,开展讨论答疑、头脑风暴,并在班课中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和总结。例如笔者在蓝墨云班课线上推送歌曲《广西人》,让学生们听了之后找出这首歌曲里运用了哪些民间文学作品和民俗元素,学生们在蓝墨云班课 App里踊跃回答问题,并互相评分,笔者由此引出一场讨论:当代文艺作品如何运用民间文学元素?学生们在蓝墨云班课上自由发言,讨论热烈,他们学习民间文学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

    (三)加强师生互动

    教师应该加强新型教学方法的应用,理论讲授与交流、分析、讨论相结合,促进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和生生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愉悦感。教学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撷取理论的精义,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布置一些交流、讨论、分析的题目,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理解这些理论,懂得运用这些理论解析民间文学现象。例如在神话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家长那里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距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步扩展大学民间文学的影响范围,促使学生成为民间文学的传承者与发扬者。笔者还指导学生演唱民歌、吟诵民谣、讲述故事传说、表演民间小戏和相声、演述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分析传统民歌的现代传承问题时,笔者播放传统民歌《小河淌水》视频与南宁国际民歌节“大地飞歌”中改编演唱的《小河淌水》,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境遇与变迁,有的同学认为现代舞台改编的民歌走样了,不好听,应该保持民歌的原生态;有的同学认为现代改编的民歌好听、带劲;有的同学认为可以改编传统民歌,但要把握好“度”等等。通过这场讨论,让学生思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在当下有什么样的传承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让学生自觉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三、“走出去,请进来”,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走出去”就是将固定的课堂移到校外,引导或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科研机构、社区、农村进行走访、参观、调查,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见习、实习等途径加深对民间文学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笔者在多年的民间文学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如带领学生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参观,让学生了解到目前广西有多少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分别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些名录中又有多少是民间文学作品的,增强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带学生到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大学博物馆等单位参观各种文化遗产实物,具体了解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特征、功能以及现状。笔者还利用开会、节日之机带部分学生在广西境内进行田野调查,如在靖西、邕宁、武鸣调查壮族山歌歌圩及庙会;在南宁市郊考察民间祭祀活动,观摩八音、师公戏、民间歌舞等展演;在防城调查京族和瑶族民间文学与习俗;在贺州、河池、百色、桂林、柳州等地调查民间文学和民族服饰等等。因经费、时间、精力有限,笔者无法带领很多学生外出调查,便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组织或布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民俗调查,规定每个学生按照课堂上的科学方法,采录民间文学作品或调查民俗事象,写田野调查报告,配视图并附上说明更佳,笔者将有价值的田调报告汇编成册,以便保存。有个别同学将调查所得资料写成论文,笔者为其推荐发表在刊物上。据笔者指导经验得知,近几年,广西民族大学很多学生利用“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平台,申请学校提供的项目资助经费,自组团队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几年来,笔者先后指导本科生、研究生20余人次参加了10多个民间文化调研项目,大多调研项目已完成,部分调研项目还在进行中。通过实地调查,学生更深切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习的民间文学基础知识,更了解广西民间文学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和传承现状,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他们在步入社会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广、传播民间文学知识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

    “请进来”就是聘请文化机构的研究者和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传授知识和技艺。囿于人数、时间和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田野调查,为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接触到鲜活的民间文学知识,笔者采取另一种教学手段,即让民间文学知识走进校园。广西有不少优秀的民间文化工作者和优秀的民间艺术大师。

    民间文化工作者绝大多数与民间保持着密切联系,有丰富的民间文化知识和工作经验,民间艺术大师更是优秀民间文化的言传身教者。把他们请进校园,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表演,也能有效地实施课堂田野作业,产生积极效果。

    笔者所在的广西民族大学非常注重“非遗”进校园工作,2016年开始在学校里举办“非遗学堂”,邀请民间文化研究专家和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到目前为止,先后举办了“侗族大歌”“壮族三月三”“粤剧”“壮族歌圩”“母语歌谣的传承与发展”“走进京族哈节文化”“瑶族盘王节”等10多个专题讲座,还举办系列“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如“广西织锦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广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群研修班”“广西民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广西织锦与刺绣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广西制陶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等,结业时请这些传承人在校园内进行技艺介绍和表演,广大师生观赏、提问,传承人现场回答,这种与传承人互动过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情。

    笔者所在二级学院也曾邀请了壮族民歌、瑶族民歌、侗族民歌、壮族戏剧、瑶族服饰等传承人,走进民间文学教学的课堂,现场表演和答问,让学生在参与中认识、理解和接受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传统,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对于那些富有表演性的民间文学内容,如歌谣、戏曲、小戏等,则在校内外广泛推介。例如《侗族大歌金蝉歌》《木棉花开》《刘三姐歌谣》《王山打鸟》等歌曲和戏曲已在校园广泛传唱,艺术学院还经常将民间歌舞搬上省级、国家级大舞台,甚至参与各种比赛,弘扬了民间文学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非遗保护视域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将教学过程所涉及的各因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起来,因材施教,将本土和他者的民间文学知识融入课堂,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传授鲜活的民间文学知识。采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应打破以往民间文学教学孤立封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引导或带领学生到农村、社区做田野调查,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民间文学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同时聘请民间文化研究者和民间艺人走进课堂传授知识和技艺,让学生与他们面对面交流、互动,逐渐树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来成为优秀的文化传承人。相信经各方努力和探索,民间文学的教学可以成为一个有力、有效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8XJGY25)《“非遗”视野下的民间文学教学改革探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凤娟.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西部学刊,2014,(3).

    [2]陈丽琴.构建民俗学、民间文学课程生态教学模式[J].吉林教育,2013,(6).

    [3]黄永林.关于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问题[J].文学教育(下),2008,(5).

    [4]刘丽琼.让艺术之美贯穿于民间文学的教学[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木宗.“改旧编新”论质疑[J].社会科学战线,1979,(3).

    [6]漆贤泉.浅论刘勰对民间文学理论的贡献[J].荆州师专学报,1985,(3).

    [7]滕新贤,王禹.论中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鱼文化[J].前沿,2010,(20).

    [8]张立生.在民间文学的发展变化中來认识民间文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9]王婉婷.浅析民间文学传承走向衰落的原因[J].赤子(上中旬),2015,(1).

    [10]徐洪绕.浅议民间文学调查[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

    [11]古明惠.孕育 生成 茁壮——谈民间文学对儿童文学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4,(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