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
范文 | 王霞 摘 要 基于新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教学资源建设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实现培养目标,提出该门课程信息化混合教学模式。研究成果以期为安全工程其它专业课程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 新建构主义 信息化 教学资源 安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49 Research?on?Information?Teaching?Model?of?Safety?Management Information?System?Based?on?New?Constructivism WANG?Xia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ivil?Aviation?University?of?China,?Tianjin?300300) Abstract 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technology,?education?in?universities?under?the?"Internet?plus"?environment?is?also?undergoing?great?changes,?and?the?rise?of?teaching?informatization?is?changing?the?traditional?classroom?teaching?model.?Based?on?the?theory?of?constructivism?and?new?angle?of?view,?in?order?to?"civil?aviation?safety?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course?as?an?example,?the?use?of?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from?the?teaching?resources?construction?idea,?teaching?design,?teaching?evaluation?and?so?on?to?carry?out?the?safety?engineering?course?informationization?teaching?resources?construction,?information?fusion?technology?and?the?depth?of?the?teaching?process,?realize?the?training?goal,?proposed?the?hybrid?course?informationization?teaching?mode.?The?research?results?are?expected?to?provide?ideas?for?the?construction?of?safety?engineering?courses. Keywords new?constructivism;?informatization;?teaching?resources;?safety?engineering 0?引言 2018年4月13日,國家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目的在于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以信息驱动的民航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安全工程专业所面临民航环境和管理发生巨大变化,专业培养目标从安全管理转向安全信息分析、使用和参与安全决策。将信息化融入教学设计,对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教研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与学的关键。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影响专业人才培养。[2]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渗透于教学内容中,开展灵活、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起点。 1?新建构主义信息化教学模式现状 教育信息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提高信息素养纳入教育目标,培养适应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注重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关注的焦点是为学生设计信息交互的各种便捷手段。[4]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郭丹、徐素波利用翻转课堂构建了三维魔方教学体系;[5]张伟设计了多元智能理论下的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师生自我调控和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6] 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当前学习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是信息超载,一个是知识碎片化。[7]新建构主义要求学生学会选择,即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的蛛网式知识结构;同时学会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来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实现知识内化乃至知识创新。目前安全工程专业信息化教学环境滞后,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性、灵活性,教學资源也相对单一,已经制约了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如何将教学资源信息化,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成为当前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核心。 2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 2.1?教学分析 教学分析是课程资源信息化的前提,主要包含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三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是课程资源信息化的知识载体,应对选取的教材、教学重难点进行说明,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和培育方案中发挥的作用,使其具有逻辑性和相关性。学情分析是课程资源信息化的前提,重点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风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施教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资源信息化的重点。依据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的结果,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确立包含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依据教学目标与学习认知规律,设计信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2.2教学策略 新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教学策略是围绕网络和课堂展开的,包含线上线下协作、分享式学习等。采取适宜的教学策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学习、“零存整取”等学习策略。 2.3教学过程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教学过程,帮助学习者将知识提升向知识创新转变,突出基于个体和项目成果的多元评价。改变了传统课程上教师“独角戏”弊端,借助移动式教学平台解决教学重难点;设计全过程动态考评方法改变传统的结果式考核方式。 3??“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及利用 3.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信息化建设思路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安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面向安全管理工作岗位,以信息管理过程为导向,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掌握民航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为目标,让学生以PBL形式掌握民航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该门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高,在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该门课程的特点,课程资源建设的实施思路,如下:对教学大纲、课程内容进行梳理;依据项目实施的需求,将各个知识点以信息化资源的形式展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2?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是实现课程信息化资源传递的重要载体。[8]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既可以促进信息化资源的合理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又可以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因此,选择网络教学平台也是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民航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采用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助手,主要包括班级管理、教学活动(作业、投票、测试等)、教学资源、教学互动(答疑、讨论等)、移动学习等。 与其他网络教学平台相比较,蓝墨云班课可以实现移动式学习、督学及实时互动,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因此,在建设“民航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平台过程中,充分利用蓝墨云班课的优势,最大化利用课程信息化资源。 3.3?基于新建构理论的教学模式设计 课程资源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现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教学单元“信息系统分析”为例,阐述基于建构理论的课程信息化资源的利用。 (1)教学过程信息化。借助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课前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教学资源完成相关知识点的传递,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上教师利用不同形式的信息化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与难点,完成知识固化;课后及时通过项目实施、互动交流等环节完成知识的运用及巩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评价信息化。“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前考核方法比较单一,常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的形式,这种结果式考核只能判断已有的教学效果,不具有导向功能。利用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采取过程化、多元化和动态化的多元考评,以知识点为核心,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考核相互结合,在课堂上实时发布试题、作业,并对答题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测试结果。尤其是对超大教学班级(人数超过100人),有助于教师迅速掌握学生学习状态。此外,对于项目评价采取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教师评价的主观性,学生最终成绩更加合理、准确。 4?总结 新建构主义理论是网络时代学习的新理论,对于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教育信息化对传统安全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和评价体系产生强大冲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其覆盖效应、辐射效应能够对安全工程专业其它课程产生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2] 黄祺.会计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现[J].会计信息化,2018.110(2):44-47. [3] 杨现民.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资源有序进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62-68,76. [4] 刘永权,刘海德.开放大学未来学习中心的架构——基于PST框架的智慧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03):47-51,96. [5] 郭丹,徐素波.基于移动信息化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高教学刊,2018(10):105-107. [6] 张伟.多元智能理论下信息化教学生态系统的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8.4(19):254-255. [7]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教学法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05):5-11. [8] 汤俊梅,王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药品分析与检验”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J].安徽化工,2018.6(12):119-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