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语文课堂应该达到怎样的“静”界 |
范文 | 【摘要】在目前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各种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众多的教学模式都追求“互动”“合作”,呈现一片“闹”的景象。但是,一些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却清醒地认识到:许多“闹”的课堂其实是“伪互动”“伪合作”,其结果是低效,甚至无效。“沉静的课堂”才应该是“一道永不消失的风景”。不过,“静”的课堂如果缺乏智慧的设计、科学的方法,势必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静”的课堂要“合情”“合理”“合式”。 【关键词】“静”的课堂;合情;合理;合“式” 【中图分类号】G632?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042-02 【本文著录格式】陶玉芳.语文课堂应该达到怎样的“静”界[J].课外语文,2021,20(09):42-43. 在当前轰轰烈烈的语文课堂改革浪潮中,不少语文教师为了体现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异,用“热闹”绑架了课堂,使语文课堂呈现一片虚假繁荣的景象。这些现象引起了一些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的深深忧虑,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学生静心学语文的权利被所谓的“热闹”剥夺了。于是,他们呼唤“静”的课堂的回归。但是,“静”的课堂如果不用智慧去浸染,不用科学去导航,同样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一、“沉默一定是金吗”——不该“静”而“静” 阅读教学的根本性任务是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而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采用静读的方式,的确可以收到突出效果。但是对于散文,尤其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散文,也采用静读的方式学习,可行吗?答曰:非也!就像朱自清先生写的《春》一文,面对这样一篇美文,我們的教师如果仍旧采用让学生默读的方式去阅读课文,学生能强烈地感受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中的那份终于盼来春天的欣喜吗?学生能够强烈地感染到“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的那种无与伦比的艳美吗?正如陈日亮所说:“也许的确只适合在诵读中欣赏,在声音里感受;并且也只有在声音艺术的不断感染之中,才能发现那字与句选择与安排的美妙。”如此看来,学生放声朗读《春》之类的美文,他们从中收获到的是审美能力、感悟能力、语感能力,其效果应是远远优于默读的。因此,不该“静”而“静”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无意中遏制了学生语言学习的感受性,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性。 二、“树欲静而风不止”——“静”的时机把握不当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认识已经深入人心。为了“体现”这一理念,一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却模式化下来了,如“赏析环节”。通常的形式是:给学生3—5分钟时间,找出文中让自己最喜爱、最感动的句子,并谈谈喜爱或感动的理由。事实上,学生从接触文本到形成自己的感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如果时间过短,比如三五分钟,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梳理尚未通顺,对文本内涵的把握更是混沌一片。这时候,教师为了让课堂结构更完美,为了让“重头戏”——赏析环节更“出彩”,不顾学生的认知规律,就强行将学生拉出文本,进行所谓的“赏析”,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配合”教师,他们的回答只好是那种应试式的“套话”:某句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写出了某事物的某种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感情。这些语言是学生发自内心的阅读体验吗?肯定不是!这恰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阅读体验的缺失。第二种情况是,教学设计不顾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准备就急于求“静”。有位教师在教学《散步》这篇散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并写出对“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一句的理解。尽管教师给了学生在纸上静写的时间,但由于这句话本身十分含蓄,教师又缺乏必要的铺垫和引导,就急着让学生直接写出对它的理解,对学生来说真的就勉为其难了。所以,教师只好通过投影打出自己的四种理解,此时课堂上的“静”其实是“真冷场”,让人遗憾万分。由此可见,这些课堂上本不该发生的小小“悲剧”,就是因为教师对“静”的时机把握不当造成的。 三、“万籁此俱寂”——“静”的方式浅显、单一 不少语文教师深深知道,学生与文本的接触与沟通是极其重要的,但往往不知不觉之中就让学生陷入了阅读浅显化的怪圈。例如,某教师在执教《都市精灵》一文时“整体感知”环节是这样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课文标题是“都市精灵”,那么文中指哪些“精灵”呢?学生通过阅读,马上就能回答出,是乌鸦、小松鼠、麻雀、鸽子、海狮等可爱的野生动物。第二个问题是,对于昆明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飞来过冬以及上海城市广场上放养许多白鸽的景象,作者持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学生稍一阅读,也很快从文中找到了两个词,分别是“羡慕”“佩服”。从表面上看,学生也在不停地看书,是“静”读。但是,这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根据外在的指令在课文中‘找现成的东西,这不是阅读理解能力,而是‘扫读能力,或者说,根据外部指令去找文本表面的信息。这是阅读最低级的一个理解状态”。一堂课从头到尾,学生的“静”活动几乎只有一种,那就是听到教师提问之后“静”思。这种“静”活动的单一性,必然会造成课堂真的“冷场”,学生感到真的“无趣”,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热情与兴趣。 以上课堂现象实际上已成了高效课堂的羁绊。那么,如何才能让“静”的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展现出应有的魅力呢? 四、“润物无声”——“静”要合情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得到丰富,而且要让学生的情感生命得到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精心营造情境,让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顿悟和升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背影》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体验文中“父亲”的不同寻常的爱,他请学生静静地阅读并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的?2.面对家庭和事业的不幸,“我”不禁流泪,而父亲却说出“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话,为什么?不久,有学生就从不同的人生阅历造就不同个性的角度,感受到父亲坚强、自信、忍辱负重的个性特点。而这种非常态的精神状态,正是源于对孩子深深的爱。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巧妙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读懂了历经苦痛劫难后的非同一般的父爱,引发了学生对特定环境下爱与亲情的深刻理解,从而在无形中内化为终生受益的人文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以及教学的重点来确定学生的活动,该“静”时“静”,该“动”时“动”。 五、“宁静致远”——“静”要合理 前面说过,有的教师也试图让学生进入文本,但是只限定了三五分钟的时间,因此,学生还未完全“钻进”文本,又被教师生硬地“拉出来”了。究其原因,我们的教师怕学生“静”的时间过长而让人感觉“冷场”,或者自己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因此,“静”的课堂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合乎一定的事理,即要“合理”。一位美国教师在教学汉语文《荔枝蜜》的主体部分时是这样安排的:老师告诉大家,可以跨组讨论一下,猜猜作者究竟想说什么,给学生25分钟的时间。接着学生就质疑为什么不用原来的方法讲课,老师就告诉孩子,教同样的东西会让人生厌,应学会自己分析,学生就又提出不知道标准答案,这又引起了学生的争论。老师于是说:“你们为什么会这样想?有什么根据吗?能从课文里找出根据来支持你们的观点吗?”结果,25分钟以后,各组依次向全班报告各自的发现。从这位美国教师身上,我们应该学到的是:教师应真正以平等参与的姿态和学生一起思考,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给足学生思考的时空,促成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开展。 六、“倾听花开的声音”——“静”要合“式” “静”的课堂还需我们教师运用智慧寻找合适、灵活的方法。采取合适的方式,把学生的活动引向深入,是“静”的課堂必须要遵循的原则。“静”的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学生与文本对话时可以默读、静想、涵泳;学生与老师对话时可以静写、顿悟。王君老师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就把让学生观察插图作为切入点,调动全篇的教学。王君老师是这样导入的: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品味全诗,然后仔细观察文中为它配的插图,看一看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秋思》的意境,老师非常希望同学们能给插图作者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学生自读、看图、讨论)接着,学生不断发现插图上的问题:马画得太健壮,而小令中说是瘦马;人应该牵着马不应该骑着马,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鞍马劳顿的味道;鸟儿不该画成飞得很高,应该画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这幅画给人感觉太拥挤,太热闹,根本无法体现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意味……王君老师让学生在文本与插图中“穿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真是一举两得。所以说,创造性地运用合适的方法,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妙趣横生。 语文课堂上的“静”界,需要我们教师用心营造。那么,它必将化为春天里的甘霖,夏日里的凉风,黎明前的曙光,暗夜里的星辰。 参考文献 [1]戴泽贤.让“静”成为课堂永不消失的风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版,2011(12). [2]陈日亮.《春》“拆卸”了还有美吗[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0(10). 作者简介:陶玉芳,女,1974年生,江苏南通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