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探索 |
范文 | 杨金辉 摘 要 为进一步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笔者从“三全育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相关含义解析入手,对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体系构建方案。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10.040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gri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ree qualities education", the author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meanings of "three qualities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idding, and deeply analyzes it.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the grid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qualities education". Keywords "three qualities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tworking 1 “三全育人”與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相关含义解析 1.1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最早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被提出,发展至今已经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经过这么多的验证,其已经根深蒂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三全育人”主要包括有“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思想。而这里的全员育人指的并不是单纯的全体大学生,同时还包括了全校范围内的教职员工,甚至学生家长、社会育人队伍也被囊括其中。全过程育人是从时间层面上来讲的,指的是从大学生初入大学校园,一直到其毕业以后走向社会都要发挥出育人的功效,把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无限延伸,让思想政治教育伴随学生的一生。全方位育人指的是要全面、全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涉及到了学生周围的环境、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以及教育内容等方面,还包括有教育体制等,这些方方面面都会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 1.2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 在传统意义上,网格化的思想主要被人们应用到了城市网格化的管理,而随着人们对网格化认识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将网格化的理念应用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在这里,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就是抽象地将学生看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而后应用区域网络化、时间网络化、成员网络化、案例网络化多个角度,坚定不移地以学生作为教育的核心,最终形成“三全育人”形式的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学校的育人职能不断深化。 2 “三全育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体系构建方案 虽然高等院校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很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仍然令人堪忧。这就说明当前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去完善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其更注重在全员范围内、学生成长全过程并且从多角度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所以不仅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得到延伸,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民接受思政教育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热情。 2.1 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员化体系建立 对于大学生而言,辅导员、班主任是与他们接触频率最多、与学生最亲近的人群,所以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网格化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网格员”。而从性质上来讲,学校党务工作者、各课程任课教师、教学管理工作者、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责任。“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学生之间也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相互影响的作用,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其实除了学生自己以外,其他学生同样也是网格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工作上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都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家长应该摒弃传统的思想,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推卸给学校,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自己的“育儿育女”责任。社会育人队伍极其庞大,包括有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企业家、慈善家、优秀的校友等,他们都可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都是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榜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以班级作为一个整体,而我们就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最为基本的网格单元,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教学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保障人员、学生自己、社会精英分子等都可以对网格中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独一无二的网格员。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每个角色都应该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比如,对于辅导员、任课教师而言,他们是学生最为贴心的朋友,所以应该在学生遇到生活或者学习上问题时,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他们的温暖关怀,把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每个环节。 2.2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网格化体系 事實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并不能依靠短短地思政课堂时间来实现,而是要让思想政治教育伴随学生整个大学期间。而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网格化体系就是要求让学生从入学之初,一直到他们毕业为止,以月为基本的网格单元,划分出一个个网格,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不同网格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填充,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让学生看到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的成长,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当然,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网格化体系的过程中,要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其一,必须将全体学生都置于网格化体系中,包括那些暂时没有在校园的学生,比如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其二,要保证网格的连续性,也就说,在为每个时间网格化单元安排任务时,不仅要把学生在校时间考虑在内,同时还应该为学生安排好寒假、暑假等期间的思想政治学习任务。鉴于这些期间的特殊性,学校可以为学生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等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我的思想道德水平;其三,要保证网格内的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能够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保证其实效性、实用性,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其四,要能够人为地对网格规划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秉承因地制宜、因时而进的基本原则,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网格化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让学生享受到这种全新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服务。 2.3 思想政治教育场所网格化体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而在“三全育人”理念下,这种教育方式明显不能满足其要求。这就意味着学校应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场所,将思想政治教育由课堂延伸到整个校园,乃至整个社会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与学生有关的每个网格员都能对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产生影响,所以要正确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场所网格化体系。比如,在宿舍,宿舍管理人员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生对他们的工作提出要求时要及时处理,给学生留下一个“今日事今日毕”的印象,同时将这些思想灌输到学生脑海中。而当学生不小心犯错误时,教学管理人员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对他们产生感激的情绪,而不是厌恶、憎恨等负面情绪。把思政教育体现在与学生相关的每个环节,才能真正意义上地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的优势和作用,才能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保障。 3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网格化,不仅有利于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得到延伸,还有利于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学校的育人职能不断深化。由此可知,《“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探索》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明平象,王社.“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探索[J].法制与社会,2018(34):200-201. [2] 明平象,刘中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格化体系建立探索——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计信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27):187-188. [3] 程晓琼.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7(23):65-66,69. [4] 陈安琪.“中国梦”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解读[J].教育现代化,2017.4(35):208-209. [5] 管新华.高校思政课网络化教学:必然选择、效能不足和发展方向[J].教育现代化,2015(15):51-54. [6] 赵玲珍.基于顾客价值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5.5(1):42-46. [7] 陈迪.民办高职院校准军事化管理方法论略[J].教育现代化,2015.5(8):86-87. [8] 陈波.传播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党建品牌塑造[J].教育现代化,2015.5(8):88-89. [9] 王必成,胡剑凌,周敏,孙一帆,游善红,曹洪龙.基于云的信号处理虚拟实验系统设计[J/OL].现代电子技术,2019(11):113-116 [10] 方晓波,刘立燕.企业孵化器网络化发展的机制探析[J].价值工程,2019(14):25-27. [11] 周军.空间、思维与组织:探寻政府角色重构之路[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9(03):43-51. [12] 回俊青,谢兆岗.新时代高校“微党建”创新思考[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03):27-2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