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麻醉药物贵吗? |
范文 | 童小燕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3-0016-01 麻醉药物的种类较为繁多,价格也各有不同,因此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药品的费用也各有不同。每一种麻醉药品都分为很多类,例如生产厂家的差异、麻醉药物规格差异等,另外,药物分为国产与进口,所以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所有的麻醉医师都会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选择相对应的麻醉药品,因此,基本上每种麻醉方式的麻醉用药均有所不同。临床麻醉药品主要包含全麻与局部麻醉药物;全麻药物主要分为三类[1]:(1)镇痛类药物,例如舒芬太尼、芬太尼、安氟烷、瑞芬太尼、七氟烷、地氟烷、异氟烷等;(2)镇静类药物,例如咪达唑仑、丙泊酚等;(3)肌肉松弛药物,例如琥珀胆碱等,包含非去极化、去极化、短效、长效等药物;局部麻醉主要包含丁卡因、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麻醉费还包括技术费用、材料费用。越是难度大、病情复杂、时间长的手术,费用越高。以耳鼻喉手术为例,耳鼻喉手术往往会涉及患者面部、呼吸道等部位,局部麻醉手术下患者需承受的痛苦程度,很多人不能耐受,可以试想一下,鼻子是用来呼吸的,但在鼻子上动手术,肯定不能耐受[2]。为此耳鼻喉手术通常采取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手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可分为以下几类:(1)催眠药;(2)镇静药;(3)镇痛药;(4)肌松药,以常用药进及价格进行以下说明: (1)七氟烷:手术期间主要应用的麻醉维持药物,有镇痛、肌松作用;250ml大约2650元。 (2)依托咪酯:属于一种非巴比妥类短效催眠药;20mg/支,约48.65元。 (3)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作为全麻辅助用药,其可起到松弛骨骼肌,促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更易进行;10mg/瓶,约108元。 (4)瑞芬太尼:通常用于麻醉诱导及麻醉中维持常用药物;2mg/支,约159.47元。 (5)丙泊酚:目前常用与无痛胃镜、无痛人流中最为常用的药物[3],其是一种短效静脉麻醉药物,经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从而起到镇静催眠作用;200mg/支,约88.8元,500mg/支,约255.78元。大家发现多数药都在百元以上,即使一个小时手术加上在麻醉恢复室的时间,多数药怎么也要用几支,所以一个手术光麻醉药平均都在3000元以上。 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进行严密的麻醉监测,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合理的使用药物,以下就麻醉监测的重要性进行说明: 手术过程中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性是麻醉管理中的重点内容。麻醉期间引发循环障碍的可能因素包含[4]:外科疾病及并存疾病的病理改变,麻醉方式与麻醉药物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手术对循环的影响等。需针对不同因素使用适当的预防措施,从而防止循环系统的剧烈波动。若在手术夅出现循环障碍,应该及时对血容量、心脏代偿功能、外周血管的舒缩状态作出合理的鉴别,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式。麻醉期间维持有效血容量是极为重要的,血压减低通常与绝对或相对的血容量不足有关。应在术前对心、肾功能及脱水情况进行全面平补,结合术中失血及体液丢失量进行合理的补充。建立循环监测措施有利于临床诊断[5]。麻醉过程中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增快、脉压小、尿量降低等症状,均是血容量不足的症状。因神经反射引发的血压下降,往往伴有心动过缓的状况。危重患者或复杂手术应严密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左房压(LAP),以便指导术中输液量[6]。麻醉的深浅程度对循环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麻醉太浅会诱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压上升,心律失常、心率增快。麻醉过深会导致心肌收缩功能抑制,亦会使外周血管舒张,引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相对血容不足,最终导致血压降低。因此,根据病情和手术要求及时调节麻醉深度,对于维持循环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循环功能。 麻醉期间发生呼吸道阻塞是非常危险的,需及时进行积极处理。当机体缺氧时,由于血红蛋白不能充分氧合作用,皮肤、黏膜均出现紫绀表现。但在缺氧早期或严重贫血时(Hb<50g/L)[7],难以分辨紫绀现象。早期二氧化碳蓄积表现为呼吸深而快,脉搏增快,血压上升,面部泛红。严重二氧化碳蓄积时,通常伴有缺氧症状,患者的神志不清,呼吸无规律,脉搏慢而弱,另外,合并心律失常和血压下降的症状,最后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为此,麻醉期间需最大程度保障呼吸道畅通,防止缺氧、二氧化碳蓄积的状况出现。 麻醉期间除监测循环功能、呼吸系统以外,还需嚴密检测患者全身情况。针对非全麻患者应注意其表情和神志的转变,严重低血压和缺氧患者的表情淡漠、神志突然丧失。局部麻药出现毒性反应时,患者表现为精神兴奋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症状。体温监测较为重要,尤其是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全,维持体温的能力相对较差,其体温极易受麻醉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体温过高会导致代谢加快,氧耗量升高,严重者可诱发代谢性酸中毒和高热惊厥。体温降低时,患者对麻醉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下降,容易出现麻醉过深,从而诱发循环抑制,延长麻醉后苏醒时间。 参考文献 [1] 孙安会,谷捷,吴涛等.四种常用实验麻醉药物对大鼠心血管系统的影响[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6,24(2):120-126. [2] 徐珊,陈晓丽.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手术麻醉药物用量和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0):250-251. [3] 郑腾,马涛,高灿等.全身麻醉药物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7,48(4):279-282. [4] 蔡立松,王蕊,郭平选等.不同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2):88-92. [5] 严蕾(综述),陈玉培(审校).麻醉药物对肿瘤微转移影响及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7):780-784. [6] 孟永亮,孙彦.4种麻醉药物对家兔手术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8,28(23): 12-15. [7] 夏明,张咏梅,段满林等.麻醉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7,33(8):816-81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