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探讨
范文

    李峥

    

    摘 要 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课程特别是专业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例,结合课程的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要求,挖掘、开发课程育人资源,探索性的采取了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育人“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思政 措施 目标

    Abstract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he role of teaching and nurturing people, Take as an example of design principle of concrete structure teaching discuss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mbining competence and parenting objectives of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excavate and develop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 series of reform measures have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It has promoted the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goals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and education three aspects.

    Keywords design principle of concrete struc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f curriculum teaching; measures; target

    0 引言

    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大学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根据《湖北文理学院“协同育人337工程”实施方案》和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的任务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激励教师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育人“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大学生最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课程育人中具有先导性。在课程教学中,如何从本学科发展的角度和本课程的特点出发,运用多样化的、适合工科学生特点的思政育人举措,优化育人路径,合理建构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教学资源体系,目前尚存在许多待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高校工科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普遍重视专业培养,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而忽视了“育人”工作。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挖掘、开发课程育人资源,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育人“三位一体”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 课程的能力目标和育人目标

    1.1 能力目标

    ①运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进行构件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②能按规范及标准要求,合理选择构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③能利用各种构件计算的原理和方法,进行配筋计算;

    ④了解工程设计的步骤,获得工程设计和绘制工程施工图的初步能力;

    ⑤行业通用技能——认知行业发展,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

    ⑥工程师专业技能——培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技术水平过硬的工匠精神;

    ⑦综合素养能力——工程建设投资巨大,需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标准等,强化廉洁自律、职业道德修养、团结协作精神。

    1.2 育人目标

    ①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最先接触的一门设计类课程,在本专业有着育人的先导性。讲授绪论课时结合本专业概论以及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的超级工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②通过学习本课程涉及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等规范,养成严格遵守各种标准规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③教师以实际工程事故为例帮助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对待结构设计态度,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鼓励学生解答难题,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培养学生严以律己、知难而进的意志和毅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良好职业品质。解题过程中,通过难点的分析和解决,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⑤结合本课程的课程设计,通过学生结构施工图纸的绘图,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工匠”精神,以及认真负责、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看待和处理问题,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以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

    2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举措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在土木工程1612 班、土木工程1712班以及建筑工程技术1721班进行试点,主要举措有:

    (1)组织课程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了解课程思政的相关内容,调查、研究、收集课程育人的有关资料,拟订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方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思想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会成为最为直接有力的德育教育因素。老师们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钻研专业知识,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行为中的楷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精选育人素材,不断提炼爱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育人要素充实教材内容。如在绪论课程教学,一般都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史和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作为本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设计类专业基础课,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逐步自然过渡到思政教育问题。“超级工程”简介→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保证→对工程项目投资影响→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工程法规的相关知识→廉政、贪腐问题与工程项目的关联性→“职业道德”的宽泛教育:如何做好一个工程师?

    (3)在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发展的观点、质量互变规律等,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

    (4)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要求、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理论和大道理着眼,小处入手,就细部落脚,使思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本课程教学中恰到好处地选择教育的切入点,简明扼要、比较自然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思想教育,使教学中的育人费时少,作用大,思想教育更加自然有效。

    (5)在教学中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荷载规范》及制图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让学生养成严格遵守各种规范和标准规定的好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6)结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四多——内容多、公式多、符号多、构造规定多”的特点,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培养严以律己、知难而进的意志和毅力。

    (7)转换角色,变师生为朋友,从交友到交心,使学生们排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戒心,放下心理包袱,更主动更愿意与老师交流。这样能及时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多留心“后进生”的思想动态,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時给予鼓励。

    (8)充分利用课间时间或课后空余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及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整改。

    (9)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建设,开展结构设计大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取课堂内外、校园和社会的全方位无缝对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形成以第二课堂为途径、以实践教学为载体的“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10)思政教育采取以“隐性渗透式、元素化合式、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等为主,辅以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多种形式,实现教书与育人并重。

    ①隐性渗透式为主,辅以案例式等教学方式。课程介绍、设计理论和方法:“超级工程”和建筑界名人事迹,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爱国强国教育。

    ②元素化合式为主,采用元素化合式为主,辅以设问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等教学形式。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及性能:设问“如何合理选用材料?”启发学生结合强度等级及规范标准要求去思考,讨论材料选用对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因“偷工减料”引起的严重安全事故责任,引入“职业道德”教育。

    ③采用隐性渗透式为主,辅以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形式。受弯、受压、受拉、受扭构件设计计算:通过某个梁的设计实例,说明配筋计算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现在工程师设计时的“优化设计”概念,启发学生认识到学习和遵守规范、标准要求的重要性,引入“职业修养”和“工匠精神”教育。

    ④元素化合式为主,设问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讲、练、展相结合,翻转课堂教学。裂缝宽度与挠度验算:在课程训练中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⑤采用画龙点睛式为主,辅以案例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形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通过某个学生毕业后向我请教过“负责一个小型项目张拉预应力钢筋时总是拉断”的问题,说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张拉控制应力的概念及其应用,启发学生平时要养成“勤于思考、挑战困难”的习惯,培养学生具备“卓越工程师”精神。

    ⑥专题嵌入式为主,辅以多种其他形式。楼盖设计:通过单向板楼盖设计实践,培养学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卓越工程师”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踏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成效

    (1)以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教学效果明显。

    ①土木工程1712班全班绝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主动性增强,班风学风得到了土木工程系所有任课老师的好评。在学校获得“优良学风班”的荣誉称号。该班的项讇淄前嗌锨诜芎醚У牡浞叮棵湃慰卫鲜Φ目翁每魏蠖际撬侍庾疃啵皇悄侵痔熳蚀嫌钡难纯孔约旱呐κ栈衤?

    ②土木工程1612班多数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浓厚,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对于该专业较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43人中有9人达到了90分以上,高分率和平均分都较往届提高不少(见表1)。

    ③建筑工程技术1721班尽管是专科生,学生学习基础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难度大,由于教学改革的推行起到了应有的效果。该门课程在2018-2019学年上学期被学校督导组安排随堂听课,督导员们评价颇高,督导组组长杜老师对任课老师说“想不到专科班的学生还有这样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

    (2)学科竞赛获奖取得突破性成绩。土木工程专业1612班的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和“第六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取得了国赛一等奖(各省赛选拔出的107个高校108个队伍,我校总成绩位居全国第六)、和省赛2个一等奖和1个二等奖(3个参队伍总成绩位居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3)在 2018 年三月雷锋月活动中,全班同学表现积极,踊跃参加我院组织的献血活动,献血率达 80%,体现了同学们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同学们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4)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和业余生活更加丰富,性格变得更加乐观和自信,志向更加高远,目标更加明确,班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多次获奖。

    (5)习主席说过“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活动,班上周讇淄Щ竦糜判憬薄?

    (6)不断拓展学习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创新创业训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把自己锻炼成知法懂法、技术过硬的工程人。

    (7)同学们表现优秀,学习进步的同时,班级或学生会管理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得到学校的认可,取得了应有的成绩,并获得不少荣誉。

    (8)班级学生按期组织团日活动、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给我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班级学生热爱母校,热爱生活,集体荣誉感强,同学们都为在这样一个好班而自豪。

    总之,通过本课程思政育人建设,加上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管理人员的协同作用,同学们在思想上、学习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思政内容庞大,与工科专业技能间差距较大,专业课堂教学中育人的结合点和切入点的选择有一定的难度。思政课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学等内容,专业老师也需要逐步学习和提高,不断整合思政课程中的育人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时限制了课程思政的融入深度和广度。由于专业课学时有限,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思政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有限。需要进一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关于思想政治课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系统规划,强化专業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德育意识培养纳入到教师日常培训体系,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切实提升教师德育意识和价值教育能力,增强教师的人格影响力,促使教师担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需要进一步思考思政内容和专业课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完善教学大纲,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爱群,王铁成等.混凝土结构(上册)(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 李爱群,颜德姮等.混凝土结构(中册)(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7:0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