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医学影像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范文

    张刚 吴云虎 孙士玲

    摘 要 在新的形势下开展医学影像学课程思政,需要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选择好思政教育的融入点,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并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步骤,才能取得较好的课程思政教育成效。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课程思政

    Abstract In order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medical imaging course, we need to build a team of teacher with good quality, select the integration poi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dopt appropriate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carrier channels, and formulate specific step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resul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medical imageology; course ideology and politics

    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是新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2]我们学校医学影像学科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学影像学教学全过程,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1 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责任人。[3]知识能否明晰传授,能力能否得到提升,育德功能能否实现都直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对课程思政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和前提。

    1.1 课程思政教师选拔

    我校参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专职老师均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的领导、教育和培养下,长期在临床和教学一线工作,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心,可充分挖掘课程的育德功能,不断优化课程建设,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且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注意传播正能量,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积累了较多的思政教育经验,让医学影像学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1.2 课程思政教师培养

    课程思政教师的培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教务处组织多学科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对课程思政改革卓有成效的学科进行深入考察,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切实增强教师的育德能力。第二层次由医学影像学教研室组织,通过集体备课、学习讨论等方式,全面挖掘影像课程思政元素,选择好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切入方式和方法,并通过听课等形式,加强反馈和互动,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师思政教育的能力和技巧,使思政教育无缝融入到医学影像学教学工作中去。

    1.3 课程思政教师考核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专业教师的新要求,對医学影像学教师的思政考核工作比较灵活。一方面通过学校、学院两级教师督导团的听课督导、教案设计督导等,在平时要求课堂教学和教案设计中必须有相关思政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期末考核中,也要求有相关思政的知识点,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在内容上也做到了有的放矢,落在实处。

    2 选择好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但要做到有的放矢,并自然贴切、无缝切入思政教育领域,必须选择好合适的切入点。

    2.1 影像检查工作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影像检查工作是一种有害工种,X线相关检查对从业人员会产生辐射损害,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学过程中以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为指导,以先进典型的美德善行为榜样,潜移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学生日常的行为准则。

    2.2 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体现四个自信

    “医学影像诊断学”在旧中国艰难起步,在改革开放前自力更生,在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其历史和新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影像影像学科从一穷二白发展到今天,影像设备配置已经世界领先,影像检查技术也在紧跟世界先进潮流,影像设备制造技术也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我们影像科也从几个人、一台简陋的X光机,发展到今天各种高场磁共振、多排螺旋CT、DSA等设施齐全,教授、副教授等人才队伍合理的先进科室。通过展示学科发展辉煌成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2.3 影像检查工作需要高尚情操

    “医乃仁术”,在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典型案例教学,彰显医德医风在良医养成中的地位和导向作用,帮助学生选择简便、经济的影像检查方法来培养学生尊重和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理解坚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以日益发展的影像学技术,通过精准医学的概念,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

    2.4 影像检查工作有助于培养科学素养

    医学影像学设备的每一次技术进步,不仅带动了医学影像学本身的发展,同时也给临床各科室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检查技术和手段,促进了临床医学各学科科研进步和发展。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紧扣教学大纲,关注影像检查相关的研究前沿及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相关专业能力,同时有意识塑造学生的科研思维、创新意识及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也有极大帮助。

    3 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和载体途径

    3.1 内容上融合

    采取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办法,选取好切入点,将思政元素自然、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育。如我们在讲辐射安全防护时,除了单纯讲解防护具体手段外,还讲解过去防护手段匮乏时老一辈影像工作者的奉献牺牲精神,讲现代条件下做好病人防护的医学伦理要求,讲影像学检查的卫生经济学观点等,从而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

    3.2 形式上多样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常规课堂教学与试点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等方式,通过多媒体幻灯、微信、QQ、参观设备等多种载体和路径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因势利导、因事而化、因时而进,营造课程思政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伦理观,通过讨论式、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全过程、全领域有效开展课程思政,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3.3 引入德育考核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是开展课程思政的根本目的。在医学影像学中引入德育评价办法,增加德育评价成分,目标是促使学生在心理层面形成需求,从而自觉自愿地学习、接纳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因此德育考核既不应该喧宾夺主,也不应该虚无缺位。我们的实践证明,在期末考试中,适度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课程思政建设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4 制定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步骤

    尽管我们在以前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自发的开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但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医学影像学教学全过程,更好地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制定了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具体步骤,并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严格执行。

    4.1 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学科参与影像影像学教学的专职教师均为中国共产党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但仍然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务处组织进行的相关培訓,对课程思政改革卓有成效的学科进行深入考察和交流,有效培养和大幅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切实增强教师课程思政的育德能力。同时学校也组织督导团对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督导,从组织上保证了课程思政的贯彻执行。

    4.2 挖掘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过去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是自发的,采用的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零星分散的,我们通过集体的力量,采用集体备课、学习讨论的方式,发动各个教师深入挖潜医学影像学课程中的检查原理、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异常表现及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各个环节中的思政元素,打通专业课和思政教育的壁垒,让思政元素在医学影像学科内共通共享。

    4.3 完成全新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完善教学平台

    在课程设计时,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基本元素以恰当的方式融入专业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全新的课程标准、教学规程、教学方案等,并依据教学设计,完成全新的教学课件。利用新的教学设计和课件,以课堂教学为主,将思政教学元素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平台建设,把思政教育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

    4.4 总结课程思政实践,加强完善制度建设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坚持督导听课、同行听课、相互评议等方式,加强反馈,总结课程思政的经验和教训,完善教学设计和课件,并将之运用到新的教学实践中。同时,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质量评估、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形成团体协作、多方面资源综合利用的局面,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

    5 课程思政的成效

    通过医学影像学课程思政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四个维度的培育认可度,增强了学生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了学生的医德医风素养,培养了慎独谨慎、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使学生能够关爱患者,敬畏生命;提高学生对于专业课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了学习效果,有助于专业素质养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益求精、互帮互助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2]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3] 王玉生.“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思政的两个生成路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9.39(01):7-1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9: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