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案例教学《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反思
范文

    宋岳军

    摘 要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于学生能否把握案例材料中的线索并进一步应用原理进行解释,所以任课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先对原理进行讲解并拓展其丰富的内涵,再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分析原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本节需要帮助学生探究区域发展的背景。

    关键词 案例 课堂教学 反思

    按道理说,学生有了前几节的基础以后,本节课应当让他们自己来根据地图分析、探究区域发展的背景,包括优势条件和不足之处。可是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能力、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最终变成了老师讲的多,学生回答的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注意这一问题并且不断改善。

    “土地资源丰富”这一部分,我用了一些东北的有关材料帮助学生认识东北地区土地资源的特点,“东北沼泽的保护和开发”这一部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沼泽的生态功能。只要生态功能清楚了,沼泽的开发、问题及解决措施就易于理解了。在教学中,我首先投影展示一部分沼泽的图片,一方面帮助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直观地展示沼泽的生态功能。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具体了解沼泽的生态功能。最后引导学生从水文、气候、生物等方面来理解和记忆沼泽的生态功能。“农业生产与布局”这一部分,我认为就是要解决几幅图的问题。依靠图4-2-10、4-2-11、4-2-12三幅图解决农业结构的问题,依靠“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图”等解决农业地位的问题,依靠图4-2-8、4-2-9以及投影的“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等解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问题。我感觉这样以图说话,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以“寒暖农分异,湿干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来小结,帮助学生认识到由于热量差异导致的南北方向布局的变化以及由于水分和地形差异导致的东西方向“林—农—牧”的分异。

    最后一部分是问题及对策,我是以学生自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关心“问题—原因—措施”,训练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讲解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识点,配合相关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原理的掌握和使用。通过这样一堂高三复习课教学,一种全新的尝试,让我有了一些思考。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一是收获。

    对于这堂课的教学,自己感觉通过自己的尝试,还是有一定的收获。这种收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个方面是课堂预设的构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本节课我抓住一个核心问题,即自然环境的对渔业生产的影响,从高考题答案出发,引导学生去归纳影响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补充以及实际问题的运用,形成可以运用的影响渔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思维模式,并将其引申至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动物生存的自然條件。这样一种方式的运用让学生从试题出发,去思考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进而采用类比的方法用于解决其他的地理问题,回归到特殊地理问题的处理,使学生的地理思维结构得以完善,即锻炼了基本地理思维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因此,跳出地理知识的桎梏,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出发,从基本核心素养出发去重构高中地理知识结构,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二是问题。

    通过课后这一堂课的深入思考,我觉得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教学设计的设计还可以继续优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情景的创设需要深刻思考学生的学情,即学生在哪里?让后再去给学生搭桥,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否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其次,是教学过程中的学法指导还是浮于表面。我们常常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觉得可能我们在总结思维模式的过程中总是期望简化到顺口溜能够让学生去理解记忆,可是学生真的记忆了吗?学生真的能够将思维模式的要点与具体问题的间的关系理解清楚了吗?如果不能,可能又会出现诸如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气、地、水、土”记得非常清楚,如何用一无所知的囧境。

    再次,还是对学生活动的讨论和展示处理还有待完善。本堂课中,虽然有学生的参与,也有学生起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表现也很不错。但是,参与的学生还是太少,主动发言和补充的学生还不够多。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高考试题的理解,倾听学生出现的问题,并一起来解决是最有效的方法。而我讲的还是太多了。

    三是展望。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觉得给自己即将到来的高三教学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既如何从研究高考试题出发,基于地理视角去提取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进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进行整合。如果我们能够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出发,从高考试题出发,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重新建构分析生活中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可能更适合面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新高考。虽然我口中常有地理核心素养,但是在教学中却鲜见核心素养。因此,我想通过自己的尝试,将核心素养的真实内涵体现在高三复习课材料的选取、学法指导的运用及课后评价(试题选取)等方面,采用解决问题的形式去应对新高考,或许是一种可行的尝试。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其实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也可以说是“教而不思则罔”。虽然可能思考很浅薄,可是毕竟是对自我反思,我相信这样的思考一定会引导我不断前进。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