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
范文

    劳有侃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在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下,解决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学生分析能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其科学有序的教学开展,能有效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本文将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9-290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将一部分教学内容以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展开解决问题的活动,就会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客观理性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师,应清楚的认识到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法,更多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关注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究,在多样的数学材料和数学模型中,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利用枚举法,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枚举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不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熟练的掌握枚举法进行问题的分析,对于解决问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运用枚举法,将事情发展的各种可能逐个用列表、操作等形式罗列出来,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答案,一方面是可以让学生高效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数学关系,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枚举法,让学生感受其科学运用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趣味情境:为了庆祝国庆节,校园门口摆上了鲜花、挂上了彩灯、插上了彩旗。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从左起鲜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以综合性的问题提出,让学生尝试用枚举法将这其中的涉及的事物一一列举出来。首先先从盆花开始,让学生观察看看图中有几盆花?颜色分别有哪些?如果按这样摆放下去,从左起第7盆花是什么颜色?第12盆花又是什么颜色?让学生將相同颜色的花用同一数字表示,然后将图中的颜色摆放列举出来,进而发现其中的规律,得出花的颜色。在学生逐渐熟练列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综合的训练,分别给盆花、彩灯和彩旗进行标注,如用数字代表盆花、用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彩灯、用小写字母表示彩旗,然后让学生通过列举的方式,得出第15盆花的颜色、第7个彩灯的颜色和第9个彩旗的颜色。通过枚举的方式,让学生可以综合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学生更快的解决课程问题,学习自信心也能获得相应的增强。

    二、引用归类法,促进学生举一反三

    数学问题常常不会是单一不变的,相同的条件下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应用题,通过不断变换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但善于注重整理和归纳,就会从中发现其普遍特征。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中,教师应重视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题目中发现其普遍特征,学会举一反三。在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时,以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新知转化为旧知,在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之外,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程时,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不规则的图形面积计算,如果在教学时教师没有给学生起一个良好的开始,很容易导致学生因为困难而产生畏难情绪,这对之后学生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避免这一教学问题的出现,同时让学生可以用简单的逻辑掌握多样图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的所学过图形面积计算,像是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等等,总结其中面积计算的规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一些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卡片进行比较,用拼接和割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长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互相转化,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共同之处。之后教师就可以运用同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三角形与多边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领会到多边形大都可以分解成长方形与三角形的组合,然后可以用长方形和三角形的计算并相加,得出多边形的面积。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将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然后进行计算,这样当学生在遇到其他更为复杂的多边形时,也能进行问题的有效解决。

    三、巧用画图法,强化学生动手意识

    图画法即用图形把题目的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局限,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都很少,因此在抽象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而在此时教师以图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进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自身思路。在进行课程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图画的方式,将抽象的问题具象化,以简单的图画直观的展示题意,引导学生用有条理的方式表示数量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发现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方程”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大量的事例,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计算。像是这一习题:某小学有一块长为8米的长方形花圃,在扩建的过程中花圃的长和宽分别增加了3米,此时花圃周长为36米,求原来花圃的宽是多少?针对这一面积的计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将已知的条件画在纸上形成一个直观的图像,然后借助图像自己列出相应的方程公式并进行计算。除此面积的问题之外,还有诸如线段、距离等情境问题,学生在读不懂题干时就可以运用图画的方式,将题干中的条件和问题列出来。以图画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学会自己列方程、解方程,不仅学生的学习问题能够很好解决,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方程知识,深化学生的课程学习。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不断变化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探究已经成为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不断优化自身教学观念,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实施相应的教学引导,让学生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将其运用与接下来的数学深度学习,以此为培养人才打下基础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闫玉伟.浅议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的变革[J].才智,2013(05):139.

    [2][1]张晨光.小学数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06):1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