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 |
范文 | 张油甘 摘要: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不但能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而且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采取科学合理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如今的新课改大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越来越重要,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350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非常被动 因为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文言文。学习方法非常死板,全靠死记硬背,对于文言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也无法掌握。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对其产生了厌烦感,导致学习的效率非常低。 (二)教师的方法很死板 很多教师都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对课堂模式进行创新,导致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同时也感到枯燥乏味。还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模式,这种形式未能避开文言文的单字理解,而且忽视了其本身的审美感,所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 (三)忽视了情感体验 如今,一些语文教师只注重文言文字词的理解,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了促使学生掌握其中词和句的含义,将一篇充满情感的文言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而且枯燥乏味,学生也无法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人生哲理,这不符合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1]。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研究 (一)促使学生进行角色互动 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互相之间进行角色交换,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举个例子,在学习《塞翁失马》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将课文内容分成几个部分,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促使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分析课文中的词汇以及句式,同时小组派一个学生上台在班上进行讲解。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扮演善术者之父以及其他不同的角色。从而将“马无故亡而入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为祸乎”等剧情和内容演绎出来。在演完之后,学生再轮流扮演其他的角色。其中的情节以及句子均属于课文的精髓,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会对其进行捕捉。从而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内涵。 (二)進行比较,触类旁通 文言文中有很多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以及通假字。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归类和比较,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举个例子,在学习《马说》的内容时,其中的“策之不以其道”和“执策而临之”均出现了“策”字,但含义却有很大的差异。第一个“策”的意思是“驱使”,第二个“策”的意思是“鞭子”。通过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能方便他们理解文言文内容。对于古今异义词,则要促使学生对古义和今义进行一定的比较,从而更好的掌握文言文。一些文言文中有虚词,这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很大。常见的虚词有“之”、“以”、“为”、“而”,它们也属于多义词。在上课的时候,需要将这些字词列为表格,并且进行分类,分成用法与词义两部分,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文言文中的虚词[2]。 (三)用情感来打动学生 很多文言文都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教师要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举个例子,在学习《记承天诗夜游》的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先进行预习、阅读。同时根据这篇文言文的内容,不断转换朗读的语调,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比如高兴、愤怒、悲伤等等。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也要给学生朗读一遍文言文,并且配上相关的背景音乐,促使学生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还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下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经历等,每组派一个代表在班上进行总结。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四)通过探究来领会含义 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含义非常重要,只有促使学生通过探究领会了字句的含义,才能感知到作者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比如在学习《陋室铭》的内容时,教师可先对学生提出问题:“作者居住在陋室里,他是怎样在陋室里优雅地生活呢,请大家想象一下,他的陋室是怎样的?而且从中可看出作者是怎样的人?”在提出了问题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或者分小组进行商议,思考其中的哪些词汇与句子,体现了作者独居陋室而不愿被世俗污染的良好品质、高尚情操,学生找出了“鸿儒”、“白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词语和句子,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态度与人生观,并掌握文言文的语言规律。 三、结语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教师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传递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芳丽. 基于初中生语文素养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85):49-50. [2]王廷永. 初中语文“言文合一”教学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10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