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方式的探讨 |
范文 | 舒晴 摘要:从字面意思可知,互动教学方式是一种需要互动的教学方式,互动的双方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互动,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方式也可以在小学美术课堂利用,美术是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任务,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师生之间疏离,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彼此之间互动、交流,表达对美的认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具体的互动方式,本文也做了一些探讨,希望能给教师的美术教学带来一定启发。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219 前言 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良方,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多注重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只能配合着坐在那里听课,双方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模式也不能逃脱,教师多依赖教材,进行枯燥地讲解,讲完就快下课,留给学生动手的时间不多。新课改下,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有所变化,教师开始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要想让学生参与教学,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互动式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地让课堂流动起来,教师不再高高在上的讲,学生也不再只听不发表意见,通过师生之間的交流、讨论和互相配合等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目标。 一、小学美术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很多教师的课堂换汤不换药,最终课堂还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即便与学生有互动,也只是流于表面,随便找个学生站起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还有的教师,不能将美术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依然采用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让学生也跟着一笔一画,毫无创新可言。 (一)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美术是和其他学科一样,有具象的知识,也有很抽象的知识。很多教师不会针对不同地知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是一律以口头讲解为主,缺乏与学生的互动,这很不利小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也没有很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不能将老师讲解的抽象知识转化成自己擅长的具象思维,因此,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显得落后,教师机械地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在教学中没有发挥任何主体作用,不能参与课堂,这种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小学生美术教学的需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效率普遍不高。 (二)课堂与生活实际之间缺乏互动 教师完全依赖课本,不能引导学生将美术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美术与实际脱离,成为了一门“高高在上”的学科,让学生觉得美术学起来很难,有些抽象的知识,不与自己熟悉的东西联系,很难理解,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美术知识。 (三)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缺位 每个学生对美的理解不同,不同的理解才会有不同的作品被创作出来,而许多教师并不注重小学生对美的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尊重学生的思考结果,一味地将自己的理解方式灌输给学生,甚至在创作作品时,教师直接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在黑板上,自己画一笔,让学生也跟着画一笔,一节课下来,所有学生的作品都是一样的,这不利于学生个体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失去了美术课创造美的意义。 二、互动式教学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能够实现师生、生生和课本知识、生活实际之间的互动,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打造高质量的美术课堂。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教学与实际贴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提高课堂效率。 (一)创设情境,师生互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实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比如在讲解《花花绿绿的糖纸》一课时,教师一定是先让学生准备白纸、剪刀、废纸团、彩笔、胶棒等工具,再让学生按照自己想要的糖果样式来进行剪裁、涂色,最后包裹废纸团、粘贴纸片,形成成品。每个学生都做完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们集中到一起,教师扮演卖糖果的店主,其他学生是顾客,每卖出一个糖果就由糖果的主人介绍一下自己创作这个糖果的具体过程,包括形状、涂色等,这其中也渗透着学生的创作思想,介绍完以后教师给出适当的点评,包括肯定或指导意见等,这样就能加深学生对形状、色彩等知识的理解。 (二)联系实际,课堂与生活互动 美术学科还是很接地气的,生活中无处不有美的存在,只要让课堂与生活结合,让两者之间互动起来,不再互相脱离,才能让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在讲授《我的太阳》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来化太阳。比如早起时、中午时、黄昏时,不同时段太阳的大小、光线、明亮程度等都是有区别的,就连夏天和冬天的太阳都是不同的。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对太阳的看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得出来的结论才更能帮助他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 (三)感悟启发,培养认知能力 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该以引导为主,因为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个性化的差异应该得到尊重,这样才能有五颜六色的美存在。例如,在讲《鸟语花香》一课时,教师在课程导入后,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说出他们对鸟语花香的理解,可能有的学生就要直接画一幅有花有鸟的美丽世界,有的同学想到了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主题上更深入一些。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按自己的理解来绘画,才能体现思想上的深度。 三、结语 互动式教学方式在美术课堂上的应用,使美术课堂变成了活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有了交流,学生上课的热情高涨,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美术与生活实际联系,能丰富课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美术知识,教师在互动教学中要起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孟志慧.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实施探索[J].新课程(上 ),2019, (1). [2]赵丽荣.小学美术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4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