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从高考改革看教育新闻报道中的平衡点
范文

    郑天虹

    摘要:多元诉求成为教育报道的难题,教育报道“三高”特点容易将报道引入歧途。求真务实占领舆论制高点,应该坚守正确引导舆论的使命,更多地报道群众信服的改革举措,以改革人物的酸甜苦辣故事感染受众。

    关键词:高考改革 ?新闻报道 平衡点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从2014年浙沪首批试点,到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四个试点省市正式启动,再到今年又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一路走来,高考改革围绕着“两依据一参考”的核心,伴随着社会争议和改革魄力,正在稳步推进中。笔者持续跟踪高考改革近五年,发现无论是业界还是民众,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对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社会关注度空前高,且存在多元心态和多元评价。作为一名教育新闻记者,在这样一个舆论高度分歧的情况下,需要客观分析社会背景,切实增强全局观念,在“求全责备的社会心态”与“务实求解的改革探索”之间找到平衡点。

    多元诉求 ?成为报道难题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有关教育的问题,人人都可以说上一通自己的理解,真是“人人有话可说,人人言之有理”,加上如今全媒体时代下,自媒体发达,人人都是麦克风,个个都想发声,使得教育问题越发容易引人关注,越发容易成为“热点、焦点、难点”。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报道中,这一点尤其突出。

    家长、教师、教育研究专家,都从各自视角对新高考发表了各种看法。家长认为,新高考无论是“3+3”还是“3+1+2”,对于孩子而言,考的科目更多了,而且以前的“会考”变成“统考”,加重学生负担;教师们认为,走班给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挑战,有些科目的老师一下子过剩了,有些科目的老师一下子短缺了,“折腾人”;教育专家认为,高考是指挥棒,牵一发动全身,“承上”是高校改革,“启下”是中学改革,必须取得广泛共识。

    这其中有几种不同价值取向的争议。有人呼吁打破“唯分数论”,有人认为“分数最公平”;有人希望通过自主招生实现因材施考,有人认为“自主招生就是给腐败开了口子”;有人建议招生计划“按考生数量分配”,有人认为高校招生需要尊重基础教育质量差异;有的家长希望给学生减负,有的家长觉得减负是个伪命题;有人控诉应试教育的百般危害,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目前行不通……基于东西方教育的差异,有人盲目推崇西方教育,认为中国的教育把应试推向了极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全盘否定我国的教育体制,认为我国的选拔制度就应该效仿西方。很多自媒体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各种文章,言之凿凿,收获了一批信徒。

    海量信息的传播,改革的阶段性阵痛,不同声音的冲击,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我们的教育报道应该站在哪个角度是合适的、客观的、公正的,既让各方都有发声的渠道,又不盲从;既身在局中如身临其境,又能保持旁观者的清醒和冷静。

    “三高”特点 ?容易引入歧途

    高考改革报道不同于其他,有“三高”的特点。一是高关注度。高考每年有千万考生,关乎前途命运,社会关注度因此可见,而最突出的关注度来自于公平性的诉求。二是高专业性。高考的招生录取政策带有一定的专业性,报道的记者需要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的积累,否则很难做出准确而有质量的报道。三是高风险。高考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艺考、统考、自主招生、录取等,稍有问题就容易爆发舆情,记者报道是正确引导还是火上浇油,考验功力。

    笔者从历年高考报道的实践出发,发现正因为有以上“三高”特点,教育报道容易“走偏”:

    一是以偏概全,以局部判断整体,以阶段代表历史。新高考改革在每个地区的推进都有很大的差异。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高校和中学取向不同、地区之间有明显差异,比如东部地区学生已经尝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甜头,而中西部农村地区“只会考试”的学生对此则忧心忡忡。

    二是让教育背负所有的社会功能。在教育领域,许多在国外不成为热点的问题,在国内却是重大问题,比如国外大学都是自主招生,很少有人提出公平问题,但在我们国家,从招生考试的试卷、各省录取比例、高水平大学录取农村和城市学生的比例,都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质疑。作为教育改革的“牛鼻子”,考试招生制度的科学选才功能与促进公平的社会功能交织在一起,有专家就说“高考不仅是一项考试,更是促进阶层流动和社会公平的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难以承受的社会功能,使教育改革步履艰难,也使教育报道常常面临“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局。因此,很多问题不是教育就能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努力,不要把社会问题都归咎于教育。

    三是求一时的炒作热闹,忽视建设意义。此轮高考改革,其价值取向是打破一考定终身,增加学生的选择性,推进素质教育。目标是清楚的,各个地区的落实方式会有一些地区差异性,落实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比如首批综合试点地区的浙沪,在高中走班制的推行中,遇到老师短缺和过剩的问题;比如浙江在推行英语科目一年两考的时候,出现两次考试难度有差异而加权调整引争议的问题等。有些报道过度渲染这些特定阶段的矛盾,为了追求轰动舆论效应,淡化各地区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创造性去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这必然对推动改革产生负面意义,仅是“吐一下槽了事”“吆喝赚热闹”,处理不好的话甚至容易把社会舆论引向错误的死角。

    求真务实 ?占领舆论制高点

    就像医疗问题一样,无论人们心情如何急迫,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发展的矛盾交织和改革阵痛不可避免。有较高公信力的媒体,面对复杂的教育报道,应该将“过程论思维”贯穿到报道之中,以對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呵护改革,体谅担当,助力发展。

    首先,应该坚守正确引导舆论的使命。错综的关系、复杂的矛盾、集体的焦虑、系统的改革、必然的磨合,面对这样的局面,教育报道引导舆论变得十分艰难,而放弃职责、迎合焦虑则变得简便易行,自主招生出了问题,就集中报道教育的腐败案例;个别教师体罚学生,就把教师队伍说得一无是处;家长厌恶应试教育,就大力盛赞欧美教育模式……对教育“阴暗面”的“放大”和“追捧”,以非理性的态度迎合诚信缺失的社会心态,消蚀着改革发展的信心,往往使教育界和学生家长敏感的神经更加敏感。

    当然,正确引导舆论绝不是“只报喜不报忧”,需要强调和把握的是,报忧的分寸与尺度需要把握。对违规学校、教师的声讨和过度的“抹黑”,很容易抹杀更多教师默默无闻的耕耘和奉献,影响教师队伍的职业荣誉感,降低尽职尽责的职业追求,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在教育报道领域客观准确地报道负面问题,更多地宏扬正气,就像正确报道医患关系一样,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心态、优化诚信社会土壤,这应该作为负责任媒体的基本操守。

    其次,应该更多地报道群众信服的改革举措。人们对教育发展的不同感受和固有观点,很难被新闻报道所说服,看得见、摸得着的探索和举措才能提升引导力。从报道实践看,面对家长对教育不公、招生腐败的担忧和焦虑,一些试点先行地区已经探索了比较成熟的做法,对此强化报道,有利于增强改革的“向心力”。 例如针对新高考改革,笔者采写的《多把“尺子”量学生 不拘“一分”降人才——粤浙沪高考改革“先行先试”调查》等一系列稿件,被媒体广泛转载,实际上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成功改革经验的关注和渴求。

    第三,应该以改革人物的酸甜苦辣故事感染受众。教育改革发展的道路,虽然布满荆棘,依然涌现出一批勇于实践的“探路者”,他们遭遇的纠结和痛苦,他们收获的成功和喜悦,是教育事业的“晴雨表”,也是最能打动受众的故事。对此题材的重视,可以切实提高教育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

    如笔者参与采写的《“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高考改革“探路者”心态录》,通过一系列改革人物的讲述,记录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模式、广东的“六三一”模式、浙江“三位一体”招生试点、清华附中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等,通过一系列改革人物的心路历程,真切地反映了教育改革面临的压力、取得的突破和变革的曙光。我们相信,这些“宁做愚公不做叶公”的改革人物,有助于提升大家支持改革的信心。

    (作者单位:新华社广东分社)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