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工作的方法 |
范文 | 韩金凤 摘要:思政教学工作是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主体环节,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促进高校学生工作规范开展的基础工程。结合思政教育进校园的活动,思政工作者需要深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从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点出发,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专题教育的内化效果。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安排融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树立正确的人生及价值观,珍惜大学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校工作;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50-422 导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基础教育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度的必要之路,在当前新时代和新境的工作基础上,有效开展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心理动向实现差异化无缝对接,结合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由实践向理论内化的过渡环节,真正将思政工作落实到大学日常生活中,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结合学生学习主动性,以规范的管理态度和包容的工作模式,从情感角度引导学生树立的正确思想,从而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本,加强人文关怀 传统高校思政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多元活动中缺乏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关怀,为了打破这一传统定律,高校在学生思政工作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考察,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体系,引导学生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新思想正能量。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和课外素质拓展等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环境,促进学生在多元活动的参与下形成健全的人格。 实现高校思政工作以人为本的教学目的,工作者需要深入学生生活内部,了解学生思想动向和生活烦恼,通过心理健康疏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身份的转变,学生向成年人工作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心理上的变化,因此开展思政工作时,可以通过学生思想波动找准工作立足点,通过正能量片段的影响,以班级为集体开展寻找身边正能量活动,为学生树立时思政榜样意识,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观的完善。同时在各项工作中开展以人为本活动,需要体现出民主教学意识,在学生日常事务部规章制度拟定环节处,要尊重学生基本利益,通过学生参与民主投票的方式,制定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管理模式,同时思政工作者还可以培育有能力的班级宣传者,通过微信等公众平台进行思政教学资源的分享和日常烦恼的答疑,真正体现出从学生中来,服务学生中去的管理目标。 在思政工作中,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关怀,能够规范尊重学生价值观的需求,在工作过程中建设民主评议和学生自治参与的方式,提倡学生作为管理,进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促进效果。 二、树立完善制度意识,规范开展思政教育 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思政管理制度标准是规范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教师进行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需求,进行针对化制度的建立。比如各班级开展富有特色的团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所学专业与团日活动紧密相连,增强学生参加思政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制度意识的引导下,教师可以通过完善了工作流程,帮助学生熟悉党政工作中的基本任务,组织学生开展“五四青年活动”“群众座谈会”等一系列专业化的报告会,能够提高学生对党的政府的参与能力,逐步要学生民主意识。 此外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行为,思政工作者可以结合新年大学生思想动态,以身边的诱惑、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同方面,避免学生出现思想和行为上的懈怠,鼓励学生在规则的约束下成为有志青年。思政工作者可以定期开展个人思想动向汇报活动,让学生对阶段内个人道德品质思想觉悟的提升进行汇报,评选出青年标兵,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传播活动,能够形成制度化的思政教学体系。 三、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组织思政教学 高校学生成长背景不同,思想觉悟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是需要针对学生成长背景、心理状况进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组织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在基本知识了解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规范进行定期评价了解。针对一些在思想上容易受诱惑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端正思想态度的意识,并通过与思政工作者达成契约的模式,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此外针对班级体系编号的探究,可以有效提高思政工作者主题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如学生面对寝室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思政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主题班会的方式,以小组游戏为契机拉动寝室不同学生合作沟通。这种尊重学生差异,深入了解学生需求的思政工作展开模式,对于高校学生自主提高思想水平具有促进效果。 四、提升思政工作效率,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 思政工作者展开教育工作时,要从工作实效性出发进行传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意义相结合,促进学生思想健康成长。目前思政教学仅仅停留在以理论为基础的教学工作中,实践应用工程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不匹配的现象,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教师需要转变模式,从学生自治为主体建立班级思政工作宣传工作号,通过远程教學资源分享优秀活动案例设计分享的模式,真正提高学生对思政工作及活动开展的积极性,另外生产工作者需定期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和学生思政水平提升进行测评,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并结合其他人优秀的工作经验进行工作模式的改变,对于全方位维护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具有促进效果。 结语: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的现象,因此为了规避这种工作模式,思政教学工作者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差异,深入学生个性发展目标设计,通过学生自制的培养手段,制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平衡制度管理与学生自治两者关系,采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全面提升身心健康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俞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工作途径初探[J]. 新西部,2019( 23) : 130 - 131. [2]王芳.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的思考[J]. 教育现代化,2019( 60 : 28 - 29,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