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
范文 | 车山根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综合多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改变自身的陈旧保守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小学数学;资源整合;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059 引言 常规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学生需要跟随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进度与学习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知识记忆、练习检测等学习活动。然而,由于缺乏主动思考与积极应用,学生所形成的数学认识是十分肤浅的,而且由于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也逐渐养成了惰性思维,总是在教师的催促与监督下学数学,很少自觉参与数学学习,思维活跃度很低,难以得出个性化数学认识。可想而知,这种教学活动必然会影响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是,有效教学理论不同,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权利,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进步与长远发展,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借助有效教学活动来推动核心素养改革。 一、正确认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和学生的辨识力,尽量避免选择一些无用的教材知识,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积累和搜集相关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乘除法”时,可以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数据进行计算,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倡学生对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积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将生活中情境积极引入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加减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效果。 二、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为了让小学生学会学习,保证他们可以随时根据个人学习需求而参与数学学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基础,是核心素养教学与有效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合作解决学习难题的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意义,以学生的主动学、有效学来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就如在“线与角”一课教学中,我就让孩子们自主预习本课新知,通读教材内容,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三个概念,同时要学习利用三角尺绘制平行线与垂线,了解平角、周角与角的大小关系,学习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为了引导孩子们有效完成预习任务,我还利用微课视频录制与剪辑软件设计了微视频,鼓励孩子们自主下载观看,反复学习,直到他们可以掌握“线与角”一课重点知识。另外,在数学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也会鼓励孩子们自主复习课堂所学,从知识结构、学习方法、作业练习反馈等角度回顾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 三、合理应用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资源的整合,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大化满足培养核心素养的需求,有效将小学数学课内的教材知识、课外的生活案例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从而提高数学资源的利用率,帮助学生调动自身的思维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难以表述或者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最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将学生慢慢引入生活案例中,通过各种形式将教材知识和生活案例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容易掌握这些抽象问题。 四、实施激励性的课堂评价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思维品质是重要的素养内容,而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品质则需要全面观察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言行举止,确保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另外,在有效教学中,人们也认为保护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感受十分重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综合考虑核心素养与有效教学的双重要求,及时实施激励性赏识评价,通过保护小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来反作用于数学教学,利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信念等稳步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會充分利用语言激励与动作示意引导学生表述自己所产生的学习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数学进步与优良品质,希望可以保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如在“小熊购物”一课教学中,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很快便理解了乘加、乘减算理,而且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了解了这个混合运算算理,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因此,我就毫不掩饰地表扬了这个学生,希望他可以继续保持这个良好的学习行为。 五、组织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生成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与优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十分重要,因为只有引导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保证数学教育可以真正作用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当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之后,他们便可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深化知识记忆,完善知识结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生成活动,促使小学生亲身经历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应用过程。 又如在“分数乘法”一课教学中,我就鼓励孩子们利用他们所学到的分数加减法知识与整数、小数乘法知识来探究分数乘法的一般规律,促使他们自主生成知识意义。由于孩子们已经充分掌握了加法、乘法的关联性知识,所以他们可以很好地利用旧知探究新知,而这就便于小学生及时完善个人思维结构,实现有意义的学习。为了优化课堂生成效果,我还将同学们每5人分成一组,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利用分数乘法例题验证本组所提出的算法猜想。 结论:总而言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会对小学生的一生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分析数学素养的内涵,在方方面面落实核心素养教学改革,以发展眼光来组织数学教学,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丁晓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构成及培养策略[J].现代交际,2018(16):134-135. [2]蔡淑芬.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22):57-58. [3]刘巧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2):210-2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