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中生历史选择题正确率低的原因分析
范文

    张园园

    摘要:文章针对高中生历史选择题解题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行详细研究。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指出学生选择题正确率较低的基本原因,具体体现为学生主观原因和题目的客观原因这两个方面;第2部分详细阐述提升学生选择题正确率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选择题;高中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039

    选择题是高中历史试题的重要形式,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上,一道历史选择题的分值为4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重。但是学生在选择题解答过程中的表现却不够理想,这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关注。

    一、学生历史选择题正确率低的原因

    学生历史选择题正确率不甚理想的原因可以分为自身原因和题干原因这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实现对书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是导致学生解答历史选择题是陷入困难的主要因素。众所周知,历史是一门文科课程,而学生对待文科课程的一般学习思路便是记忆。也就是说只要背过了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在解答题目时便能得心应手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历史是一门文科性质的课程但是也侧重于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尤其是在一些大型考试中出现的历史选择题,对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提高阅读解析能力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使用的是强制性的手段,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够深刻,所以就出现了很多错误。例如题目“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称、私称、米称、油称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乡平、关平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 C.造成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便是如此,仔细阅读整个题干,我们都能明确其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史。但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都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而且这道题也不能通过回忆之前背诵内容的方法得到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出错概率就会大幅度提升。

    其次是题目的原因。学生在解答一些选择题时之所以犯错,除了本身的学习方式存在问题之外,题目本身的难度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大型考试中,一些历史选择题的出题方式非常巧妙,并不是像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那样直接抛出问题的题干要求学生作答。而是给学生一则材料或简单地介绍某个时代的背景和基本状况,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并最终明确题目考查的核心重点是什么。上述题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阅读整个题干,我们并不能发现它和历史课本之间有着非常强烈的联系性。大量的文字安排只是给我们介绍中国近代社会的度量状况,所以学生需要阅读这些材料并根据材料中讲述的内容分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度量衡方式给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所以,这道题目的分析和解答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很多的。而另一方面,四个选项都没有明显的表述错误,每个选项的说法都是能禁得住一定的逻辑推敲的,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解题难度。所以,选择题本身的难度系数较高同样也是导致学生出错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学生选择题解答能力的策略

    鉴于学生在历史选择题解答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实现学生解题效率的提升。第一,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改变自身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对书本知识深刻理解,进而增强解题能力的根本途径。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历史选择题就是这个样子,即便他的出题形式再新颖,引用的材料再丰富,但是题目的最终考点始终是要落在书本知识上的。题干形势的变化只是表面现象,题目考查内容的重点没有变化才是最本质的核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而学生在解答历史选择题的过程中更要深刻明白這一点。只有对书本知识形成一个牢固而扎实的掌握,才能达到以不变应万变,提升选择题解题效率的最终目的。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首先要改变自身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在某些历史知识的学习中会起到效果,但是对相当一部分的选择题来说,这种方法在解答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侧重于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性记忆,而不是强制地背诵。我们以春秋战国这一部分的历史为例,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所以这一部分的历史也经常成为考点。在讲解这一部分历史的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整体性的串联讲述,经济是基础所以从经济的部分开始讲,然后衍生到政治,再衍生到思想文化。整个教学工作是一个高效的流程,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能被很好地强化。第二,传授学生必要的解题技巧。虽然牢固掌握书本知识才是提升选择题正确率的根本途径,但是针对选择题这种特殊的形式我们仍然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以达到最终的效果。排除法是选择题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很多历史题目中,一些选项的表述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但是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不能选择,这也是我们使用排除法的主要依据。我们仍然以上文题目为例,题干中所给出的信息是度量衡方面,而这属于经济元素,所以“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这一侧重于政治层次的选项直接排除。而后再次阅读题干,我们并没有从中发现有关国民经济结构失衡和商品流通受到阻碍的提示性消息,故而“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这两个选项也可以排除。排除法在选择题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即便学生对某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那么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结语

    选择题是历史考试试题的重要形式,保障学生在选择题部分的解题效率和正确率是提升其历史成绩培育学科综合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充分重视选择题的基本作用,摸索出更多的优质方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质量。

    参考文献

    [1]苗颖. 一道好题的三个表征——以高中历史选择题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3):23-28.

    [2]张剑楠. 浅谈高中历史“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与培养——以2017年高考文综Ⅱ卷历史选择题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73-7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