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范文 | 杨小贞 摘 要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新引擎,不仅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转变农村增收方式和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还能有效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但目前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产品单一时令性强、经营管理水平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整体规划入手,加大投入、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找到有效途径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3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76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s a new engine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will not only help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the way of increasing rural income and change the way of life of farmers, but als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spiritual civiliz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uch as strong product single seasonality, low level of management and management, inadequate supporting facilitie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overall planning, increase investmen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s, etc.,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make rural tourism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rural tourism; rural revital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使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多元经营、农村美丽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1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1)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比較单一,基本上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发展乡村旅游可推动农村产业分工细化,从而形成一系列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产业链。比如在农村发展观光旅游,就会带动相关的餐饮、采摘、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民传统的劳动方式,吸收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很多农民从传统农业的种养殖经济向多种经济转变。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改变生活方式。传统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出卖家畜、粮食和外出打工,劳动强度大,附加值低,收入方式单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拓宽农民的收入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并且,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年龄要求也不像别的行业有限制,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舞台,而且让他们不需要背井离乡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解决农村土地荒芜、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直以来,由于务农收入低,很多年轻力壮的农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以增加家庭收入,这样以来在农村就导致了大量土地荒芜,农村人口严重老龄化,在农村出现了很多起空巢老人受伤或生病无人照顾、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弱化或自身被不法分子侵害等问题,造成了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而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在不降低劳动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4)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贫穷落后的农村经济。没有可靠的经济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是镜中花、水中月。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中无钱难办事的尴尬。其次,旅游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旅游者的文化观念、素质水平和娱乐方式等都会感染影响乡村旅游地的人群,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提高文化素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其次,经营好旅游业需要他们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和素质,这也会激发农民自觉学习,从而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 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产品单一,缺乏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可以说目前很多乡村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如农家乐、赏花、采摘、民俗表演等,建成了一批乡村旅游点,但是大部分乡村旅游只是停留在依靠农产品的采摘、种植花卉的观光等,赏花的只能赏花,采摘的只能采摘,容易受季节、时令与气候的影响。很多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是体现在表面的景点开发和农家乐概念上,只在现有的生产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较低水平的改造和开发,而在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挖掘上不够,[2]文化内涵不足、品位不高,难以形成长久的竞争力。并且,很多乡村旅游项目非常雷同,只是简单效仿其他地方的做法,缺乏新意,品牌意识不强,导致乡村旅游始终在小范围、低质量、低收益层面上徘徊。 (2)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服务水平较低。目前乡村旅游大部分是以农村和农业资源为发展基础,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目前乡村旅游基本是农民自己经营,由于没有经过相关培训学习,所以,不管在经营理念或是服务技能等方面与专业人才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管理形式主要是家族式管理,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法治观念,基本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高。 (3)重资源开发轻基础设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量和质量建设不足。很多乡村旅游景点基础建设不完善,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开发,不重视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特别是卫生服务方面。比如山区的一些乡村旅游景点,这些地方是生态环境和旅游体检较好的地区。但是,往往这些景点地处偏远,很多道路标识不清,这就会给自驾游造成一定的麻烦和困扰,这样一来就使景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大打折扣。很多乡村旅游景点卫生设施落后,卫生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也会严重影响游客的回头率。 (4)缺乏整体规划,各自为政。目前,乡村旅游开发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形成了村村喊开发,但是村村规模小、没特色、多雷同的孤岛现象,各个景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难于集中组织路线,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吸引游客,知名度低,游客体验满足感不强,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3 乡村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1)规划引领,更新开发理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发展乡村旅游,必须要有一个整体的、较高级的规划作为指导,至少要乡镇级以上作为一个整体,或者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作为一个模块,必须打破村村开发孤岛现象,形成一个互相推动、全面发展相融合的和谐局面。这就需要乡镇一级政府甚至是更高级政府统筹规划,坚持规划引领,各地提出自己开发项目的同时,上级组织给与必要的指导规划,避免景点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景点不能只追求数量,在同一地区,比如一个乡镇,必须形成规模效应,不能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合理有效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努力打造乡村旅游一条龙服务,不只是观赏花卉、采摘水果蔬菜,同时要与周边其他地方的产品体验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用最少的公共资源,让游客感受到更多样的体验,创造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口碑。 更新开发理念,在以农村和农业现有资源开发基础之上,加大文化和艺术的植入。文化与旅游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开发乡村旅游,要挖掘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展示农家文化特色,挖掘乡村风土人情、民俗民景等,提升乡村旅游的品位和档次,要做足“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乡村旅游中脱颖而出,才能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与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走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 (2)加大对于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加大投入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这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特别是偏远山区。平原地区交通道路建设已经比较完备,但是在一些山区,特别是主干道之外的道路建設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一些偏远山村,道路狭窄、路面不平坦,或者路面经久失修,路标指引不清楚等等,这些问题必须要加以解决。道路指引、路况情况等都需要标识清楚、清晰明了。景点的基础配套设施也应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如停车场、干净卫生的卫生间等等。 (3)加强培养和引进乡村旅游人才。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政府要积极吸收专业的旅游人才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和指导。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指导和管理。其次,重视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这类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包括当地的村干部等,要通过各种方式,多渠道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的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使他们自觉提高服务水平和技能水平。 另外,发展乡村旅游,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可以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培训,也可以在旅游旺季招聘旅游院校的学生从事接待服务工作,从而提升乡村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4)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乡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同步增长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首先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充分认识到保护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一旦这个基础遭到破坏,那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者必须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去开发经营,才能使乡村旅游业得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另外,村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也是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村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所以,只有首先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才能让环保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只停留在口号上、书面上。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10-18. [2] 刘立平.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