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优质均衡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困境分析 |
范文 | 肖丽利 摘 要 通过对G市的实证调研,深入分析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多重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地理偏远,布局分散;教育设施短缺,经费不足;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滞后;师资资源严重匮乏这几个方面存在的困境。希望能为后续研究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机制、管理主体及价值取向等,重塑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价值理念奠定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优质均衡 乡村小规模学校 现实困境 中图分类号:G527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88 Abstract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n G city,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practical dilemmas faced by the current small-scale rural school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geographical remoteness, scattered distribution;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facilities and insufficient funds; lagging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sources; serious shortage of teacher resources difficulties in these areas. It is hoped that it will lay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ve management mode, development mechanism, management subject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small-scale rural schools, and to reshape the value concept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 development of small-scale rural schools. Keywords high-quality and balance; small-scale rural schools; practical dilemma “优质均衡”是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指不足百人的村小和教学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分重要的任务,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也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1]因此,促进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2]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状况怎样,面临哪些实现的困境?本研究通过对G市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实证调研,深刻剖析其目前发展的困境,能为乡村小规模学校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1实证调研:乡村小规模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研究样本是G市乡村小规模学校,课题组于2019~2020年对G市实地调研12个乡镇,54所乡村小规模学校,所有数据均来自G市所有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家长或社区人员。调研发放教师问卷288份,有效回收260份;发放学生问卷498份;有效回收482份;发放家长或社区人员调查问卷230份,有效回收220份;同时,还访谈到大量资料,与县域学校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地理位置、教育资源输入及过程三个层面存在的困境,希望能进一步分析并开辟出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新路径。 1.1 乡村小规模学校地理偏远,布局分散 在实证调研的过程中,查阅了G市(2011-2018年)的教育年鉴,据统计得知,由图1、2可以看出G市乡村教学点、班级及学生数量均呈现减少趋势,其中乡村教学点数量从2011年的1062所减少到2018年282所,七年减少了780所;班级数量从2011的1802个减少到2018年405个,七年减少了1397个 (图1);学生数量从2011年59000人减少到2018年5119人(图2)。 从分布特点看,乡村小规模学校多位于偏远乡村,布局分散,交通十分不便,山坡陡峭,乡村教学点所在地距离镇中心的平均距离为19.80公里,不少低龄儿童只能选择就近入学。为此,地方政府不会并不会轻易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以后还将长期存在,相信未来出台小规模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也将改变以后进行创新办学的激情。 1.2 教育资源输入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 (1)教育设施短缺,经费不足。教育设施困境方面: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96m2,每名教师配备0.3台计算机,实验室面积5.52m2,多媒体教室0.51m2,远远低于县域学校的平均值;办学经费方面:从实地调研样本中的数据分析,乡村小规模学校校长85.4%认为办学经费不足,现有财政拨款只能维持最基本的开支,对于教育设施的购置更无从谈起。 (2)师资资源严重匮乏。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因素。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高中(中师)以下学历高达48.2%,远远超过县域学校1.3%,呈现明显差异(表1);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年龄方面,4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22.5%,远远低于县域学校66.8%,而5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高达53.7%。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专业素养方面,每年外出交流培训及观摩示范课等均值2.05,3.02次,远远低于县域学校均值4.31次和5.78次,差距显著(表2)。 1.3 教育资源过程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 1.3.1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滞后 课题组调研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主要困境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严重开设不足。除语文、数学外,英语、音乐、美术开设率45.3%、55.4%和42.1%,体育、信息技術和地方课程开设率仅为38.2%、15.8%和14.7%。绝大多数学校即使开设艺术类或活动课程,也常常被主课挤占,唯分数论(图3)。相比之下,县域学校除了开设全国家规定的课程,还开设书法课、科幻绘画课、机器人制作课等实践活动拓展课。包班制授课、讲授法是乡村小规模学校主要的教学特征,其比例高达63.4%,83.1%,而分组互动教学、混合式教学和信息化教学比例分别为13.2%、11.2%和12.3%,教学手段落后、方法单一,不适合“小班小校”特征(图4)。 1.3.2 管理水平落后 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管理水平存在的主要困境有:第一,管理制度滞后。目前,对于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基本唯成绩分数论,缺乏对实际工作情况的考量,导致课程与文化学习仅限于考试科目,其它科目无从谈起,学生的学习与教师教学缺乏积极性;第二,参与管理方式单一。调研发现,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都是校长领导式的科层管理方式,管理方式单一,缺乏转向多元管理治理,多元主体参与;第三,管理效率低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领导及行政人岗位分工责任界定不明确,随意性问题比较突出。 2结束语 G市乡村小规模学校虽目前在乡村教学点、班级及学生数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但仍然面临着教育资源输入(教育设施短缺,经费不足,师资资源严重匮乏),教育资源过程(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管理水平落后)方面严重的现实困境,这一现状存在还并将长期存在,后续研究将进一步分析导致困境的原因在于管理模式、发展机制、管理主体及价值取向方面的复杂性和综合性。[3]乡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的突破需要外部管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塑,赋予创新管理的模式,自主权,理论及制度,切实树立“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4] 参考文献 [1] 赵丹,陈遇春,赵阔.优质均衡视角下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58(02):157-167. [2] 蒲大勇,帅旭.当前乡村教学点发展困境与改进建议——基于四川省N市的实证调查[J].中小学管理,2019(10):40-43. [3] 王吉康,吉标.新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外部管理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科学研究,2019(11):5-10,1. [4] 范会敏,陈旭远.内源发展:乡村小规模学校困境突围路径选择[J].教育科学,2019.35(04):91-96.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