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中差班管理方式探究
范文

    周莉

    摘要:初中的学生正处于关键期,是向高中过渡的重要阶段。青春期的学生个性鲜明,以自我为中心,多数学生在这个阶段会进入叛逆期。但是因为初中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因此,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如果班主任没有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班主任要准确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促进管理工作朝着良性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心理辅导;青春期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07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当今时代教学发展的需要。课程的主体从教师转变成为学生,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學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如果班主任对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此阶段,学生很难学会自律,何谈自主学习。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中差班级管理方式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现综述如下。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改的时间并不久,虽然全国大中小城市已经普及,但是效率还没有到达到预期效果,还存在一些缺憾。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存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管理中的主体,学生只需要被动的接受管理条例即可。而且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有很多班主任并不完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管理上使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管理。这就导致跟多学生存在逆反心理。最终导致班级管理质量不高的情况。

    1.2学校对班主任的支持力度不够

    有很多学校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支持力度不够,例如在进行班级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方式是让每个学生交班费,用这些班费组织活动,学校完全没有资金支持。还有的学校在绩效考核上没有对班主任进行合理倾斜,导致很多班主任慢慢的失去管理动力,尤其是初中中差班的班主任,逐渐放弃了对学生的管理。

    1.3班级管理制度不全面

    有部分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制度认识不够全面,在实际的办学管理工作中并不注重班级管理者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也不懂得班级管理制度在精神层面对学生的影响。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忽视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的心理建设不看中、缺少应有的班训、对班级定位不准确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班级管理的正常发展。

    二、提升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策略

    2.1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初中班主任应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与完善班级班规等管理制度,确保每周可以有一到两次班会,听取学生内心的声音。初中中差班级的学生自律性普遍较差,班主任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每日布置必背单词等方式培养学生自律性。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学校领导也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积极给班主任提供一些有力帮助,让班主任没后顾之忧地去处理班上的事情, 同时,深入教学一线,掌握各班主任与学生的诉求,制定适合班级的管理制度。学校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与实验室,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重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给学生准备必备的学习资源,强化学习资源对于学生中的影响,以此助力班主任培养学生自律性的策略。

    2.2强化班主任管理能力

    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与维护者,班主任自身能力的强弱对于班级管理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强化班主任职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强化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在班级管理上,不能仅仅依靠以前的经验,尤其是年龄较长的班主任,更需要更新管理方法,跟上时代。班主任可以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分析管理重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可以根据魏书生的民主和法制管理思想,对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否具有民主进行反思,从而确保班级管理规则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第二方面,构建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一个班级的班级文化主要包含价值取向与行为习惯两个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朝着正能量的方向发展。班主任要充分重视班级文化,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班训与班歌,同时制定活动周期规则与教育目标,确保发挥班级文化的教育功能。

    2.3将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

    教育改革以后,教育理念更新为以人为本,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发展。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要关注一些留守学生、特困生、单亲家庭的孩子等等。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一刀切式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在班级管理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个性自由,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奋发向上,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初中中差班的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佳等情况非常普遍,作为班主任,虽然不会教授所有课程,但是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同样可以利用管理过程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放下自卑,认可自己。

    为了让学生认可自己,班主任可以搭建展示的平台,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锻炼自我,展示自我。例如在每次上课之前,邀请学生进行英语演讲,对于演讲精彩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也可以每周举行一次班级活动,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摆脱差生的称号。

    总结

    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也切实关系到学生的省心是否可以正常发展。本文立足现实,从班主任、学校领导、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三者在班级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确了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措施。不论是优等班还是中差班,都应该坚持鱼翅俱进,更新管理理念与教学理念,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因为笔者的理论水平有限,本文还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不够全面,不能完全代表全国初中中差班级管理的现状,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持续关注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岗.初中班级管理中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甘肃教育,2019(24):57.

    [2]杨艳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研究[J].名师在线,2019(35):10-11.

    [3]张子殷.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12):167-16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