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
范文 | 杨向阳 摘要:我国目前的教育,正是处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转换的十字路口。在众多阻力的影响下,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很难保证,体育教育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改革和优化。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案例探究、经验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更好的展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策略;相关案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292 小学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就需要立足实际,从多方面着手,探究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更好的展开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让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学习效果。 一、融入体育故事,领悟体育精神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运动,其中蕴含的顽强拼搏、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体育精神也是需要小学生掌握和吸收的,是其更好学习、生活的重要力量,也是展開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价值之一,体现着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以故事的形式来传递这些体育精神,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习惯,更加生动形象,能够达到更高优质的体育精神传递、领悟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际展开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诉求,为学生融入多样化的体育故事,并根据学生的吸收反馈情况,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例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利用天气不好的室内课,或者是上课、下课前的几分钟,给学生讲一些体育小故事,如郭晶晶“无敌”称号的由来过程,让学生看到努力、坚持的重要性;如邓亚萍打乒乓球的故事,让学生看到她的坚强、勇敢、不放弃和执着……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更多的体育精神有所领悟和掌握,引导其以更积极的姿态学习、生活,实现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融入多样素材,发挥学习主动 体育教学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改变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练习的单调教学方式,而是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所处状态和需求的不同,为学生融入多样化的素材和资源,不仅能够让整个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精彩,有助于其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能够为更优质体育运动、学习效果的获得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实际展开体育教学时,可以将生活化素材、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多样教具……多样化的素材融入其中,并能够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游戏竞赛、角色扮演……多样化的形式展开课程内容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取得更优质的体育运动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往返跑、跳跃、单腿跳、高抬腿等体育内容时,就结合学生爬山的生活素材,为学生布置了一个“穿越森林”的生活情境:将跑到作为山间小道,并摆放一些运动器材作为障碍物,在跨越障碍物的时候,引导学生完成单脚跳、后踢腿跑等体育动作,穿越山间小道之后,将操场上的一个空地定义为森林迷宫,在迷宫里布置一个冒险的情境,在冒险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高抬腿跑、跳跃等体育动作,整个运动中,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学生充满热情、积极参与,最终通过欢乐的过程获得了优质的学习效果。 三、注重家校共育,养成良好习惯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的活动,需要持续不断的坚持下去,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而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仅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多个层面的有效配合和有机合作,因此,我们教师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发挥好自己带头引领的作用,主动的与家长联系、沟通,让他们参与到学生的体育运动中来,一来让亲子关系变得更为和谐,二来让学生在家长、教师的共同引领和帮助下,取得更好的体育运动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中,就主动的与家长联系,通过联系,对学生有更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家长的建议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方案,此外,还会组织亲子运动会,通过两人三足、亲子跑步、亲子篮球赛等多样化的运动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体育运动中来,成为学生的榜样,给予学生引导和积极的影响,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自主运动、长期运动的好习惯。 四、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个性成长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一样的人,小学生由于身体素质、成长环境、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不同和差异,在实际展开体育教学活动时,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内容,却会收获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实际展开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活动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以让学生在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中实现个性化成长,收获更优质的体育运动、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中,就比较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能够针对性的展开教学,对于柔韧性比较好的女生,会鼓励他们多做一些像健美操一样的运动,对于比较有力量的男同学则鼓励他们多做一些球类运动,此外,也会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的不同,体育基础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跑步为例,对于耐力较好的学生就鼓励他们在长跑上下功夫,对于爆发力比较好的学生就鼓励他们在快跑、短跑上下功夫……在针对性的引导、点播和鼓励下,学生们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收获了更优质的体育运动效果。 总的来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现在我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体育教学也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学阶段是学生系统接触、学习体育的伊始和萌芽阶段,对其今后体育习惯的养成,体育运动的展开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又是学生更好展开体育教学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推动者,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从多方面着手,能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当然,本文所做的研究不够完善,给出的融入体育故事,领悟体育精神;融入多样素材,发挥学习主动;注重家校共育,养成良好习惯;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个性成长四个策略是个人认为比较实用、有效的四个策略,当然,不能急于求而成,日后还会在此基础上继续贡献有效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姜达维. 中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8(02):91-94. [2]赵福昌. 小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浅论[J]. 考试周刊, 2013, 000(041):113-114. [3]黄强.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体育素质教育[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2):74-7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