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初中数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
范文 | 马彩峦 摘要:在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开展情况,多角度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全方位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02-333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借助于小组合作模式能有效改变传统化的机械填鸭式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为了教学目标而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则应重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主动性的提升,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1 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结合初中数学的学习特点,借助于合作学习模式,能保障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并能将不竭动力注入道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现良好的师生相互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另外,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更加能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改变传统模式下的较为沉闷的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对于数学知识内容的理解能力,实现良好的数学知识点的吸收以及强化。总体而言,通过合作学习模式,能有效促进初中数学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 2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2.1 重视合理化分组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应确保实现规范合理的学生分组模式,这样方可以保障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于学生的合理化分组,则应充分考虑到诸多的影响因素,诸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平时成绩以及教师反馈等方面的情况,在全方位的细致调查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推行分组的合理化方式,保障每个学习小组都具有差不多的实力水平,能激发他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另外,小组合作方式能帮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更好地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分组环节中,则应进行教学任务的细化,明确各个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以及责任所在;三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设立小组长,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创新意识以及领导能力,能体现出学习中的带头作用。可以在有条件情况下,民主选举小组长人选,充分体现出小组长的作用,帮助教师来对于组内学生开展查缺补漏,实现统一化的管理;最后,结合学生自愿的情况来看,可以采用固定式分组和随机式分组的方式,并选定具体的情景化任务,合理化进行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以及优化调整,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自主性,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小组合作的优势。 2.2 选择合适的学习任务,凸显合作教学意义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权,但教师还需要承担着设定教学情境,选择教学内容的职责。为了满足实现预期的合作学习效果,教师则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选择有效的学习任务,鼓励切实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比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如果要求每个学生都自行去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情况,这意味着巨大的课堂教学工作量,也没有具体的实质性意义,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每个小组从多个角度来完成这个任务,能从形状不同、各种类型的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思考,从而通过实践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的定理。通过上述方式,不仅节省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到合作的意义所在。 另外,在进行教学重点讲解的過程中,也应充分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所学能实现举一反三,更加有效来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进行《平方差公式》的学习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具有一定的公式推导能力,掌握必要的归纳方法。可以通过四道计算题入手,利用“(1+2x)(1-2x),(2a+3)(2a-3),(100+1)(100-1),(x-6)(x+6)”等让学生进行分别计算并给出答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寻找并讨论题目的规律性,重视小组的讨论和交流,并最后让小组长就共同商讨结果在全班展示,这样则更加有利于对于平方差公式的理解。通过上述的教学互动,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实现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2.3 以竞赛的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考虑到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存在着枯燥情绪,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则应在体现出学生主体性学习地位的基础上,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他们的好胜心,有效合理化设计具有较强趣味性的教学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在进行《概率》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推行“摸白球与红球”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按照教学要求开展活动,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一人摸球,一人搅球,一人汇报结果,一人记录和监督等,这样那个小组准确地完成统计工作则为获胜方,并能给予必要的奖励。通过上述的教学活动,借助于小组合作模式的优势,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并能在活动中更好地阐述出概率的定义以及如何开展相应的概率计算,能有效实现复杂数学问题的具体化,提升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在此过程中,除了评价合作小组的结果之外,教师还应从整体上来综合性评价相关的小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以及学生参与情况,这些都是今后开展类似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有助于全面提升小组合作的学习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中,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灵活地应用多种方式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从而突显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全方位保障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红.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小组合作学习中自学、对学、群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 数学教学通讯, 2020年第2期:61-62. [2] 李学龙.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探索实践[J]. 科技资讯, 2020年第19期:111-113. [3]周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指导的研究[J]. 今天, 2020年第12期: 203-20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