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范文 | 周丽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孩子们从会说话到会表达的转变场所,因此,其教学模式的新颖、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是十分重要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管理方式等,都能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而小学生则是希望的幼芽,因此,应当重视其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优化其中的缺陷之处,强化优势举措,通过对其有效性的分析,将教育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策略;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098 著名语文教育 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教育工作者在儿童教育中,应当学会灵活展现教材内容,灵活变通教学方式,灵活运用现有平台资源,使语文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独特之美。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缺陷 1.填鸭式教学方式 学生在较低年级时,自主认知能力尚未完全,且自控力仍需要锻炼,这就导致其只能在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下进行知识摄入。而大部分教师在这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学,即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死记硬背记住知识即可。如三字经,弟子规等文学经典的学习,直到现在仍以背诵为主,不求甚解。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在古时候也是启蒙读物,其中包含的道理都十分通俗易懂,甚至只需要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孩子们就可以理解并记忆。 2.广撒网式知识传授 由于孩子们最终需要学习的内容一样,需要达到的目标也相同。故部分工作者在传授知识时采取广泛教学。不论程度好坏,都拿同样的标准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中,“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话比喻用的十分精彩。因此便强制性要求孩子们记住这样的比喻并学会作用。思维能力不够活跃的孩子老老实实记住,但也有比较活泼的孩子提出“天街小雨润如酥”,指出春雨别有意境,却得不到老师的赞同。这种行为十分不利于低年级孩子们的思维发散。 3.应试性课堂教学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样一句顺口溜本是初高中学生的口头语,不知何时,俨然成为了小学教育者的教学目标。鉴于我国教育的特殊性,直到现在大多数地区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并以此作为考核评绩标准,导致部分教师过度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语文课堂的本真。部分工作者就以考试大纲为蓝本进行授课,超出此范围的内容极少涉及。这就导致孩子们知识面的狭隘。也会造成他们思维固定形式,在没有学习范围、考试大纲时,不知道从何学起提升自身素养。 二、教学策略有效性分析 1.娱乐化,信息化授课方式 将娱乐融入课堂,引导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成语接龙。可以单独留出一节课或者空余时间,提前要求孩子们收集背诵成语,有组织的进行成语接龙游戏,或者设置奖项,鼓励孩子们,进行竞争性学习。这种方式在引起学生好奇心同时还能记忆更多成语,一举两得。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升级,网络中PPT形式展现知识点、制作教学视频、设置小程序网络答题等形式一一出现。甚至可以仿照游戏模式设计闯关打怪升级来提升儿童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工作者们同时加强自身的能力,利用好身邊的点滴工具。 2.求同存异式针对性输出知识 新时代的儿童教育更加看中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擅长科目也不尽相同。仅从性别来说,女孩子相比之下对语文学习兴趣更大,也更能理解掌握相关重点。再仔细研究之下,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将孩子们根据其特长分成不同小组,进行各个小组独特教学。如擅长记忆却不擅长描述的人群,可针对性加强其表达能力。具体措施有鼓励其写日记,记下每日见闻,并尽可能使用优美的语言;或者布置单独任务以有侧重的提升其知识储备。再如思维活跃字体却不甚美观的孩子们,可以用童话形式,将每个字比做一个小人,歪七扭八的总是不受欢迎的,同时激励其思考文字的特点,在不用强制性背诵情况下记住许多生字。 3.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语文学习应当是沉浸式的,而不是单单老师念课文学生跟念。这就需要各方面共同达成活跃的课堂环境。当你在动物园时,各种生物形象扑面而来,各种叫声围绕身边,孩子能轻易记住动物的长相和叫声。同理,尽管课堂无法像动物园一样面面俱到,但仍然可以营造情景氛围。例如在作文写作《盒子里的宝贝》时,教师可轻易提供盒子和镜子,为儿童提供实际的体验,让大家一个个神神秘秘的看到盒子里的宝贝,周围人的好奇,老师眼中的意味深长,总能使孩子们记忆深刻,从而书写最真实的感受。同时对周围人来说,未知的宝贝时刻吸引着他们,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自然其注意力就集中在课堂中,无暇顾及其他事物。见微知著,教育工作者在其他方面的教授中也可提前渲染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现阶段教学模式仍不乐观,其中存在问题不容小觑。填鸭式教学,广撒网式知识传授,应试教育形式等问题急需解决。各方面势力要提高重视程度。同时以上提出的有效策略实行也需要各方面调节,不仅是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改善加强,更有家长配合,甚至孩子本身的努力才能共同达成,才能使孩子在接触学习的初始阶段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玲.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有效性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5):114. [2]刘叶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70-71. [3]依拉依拉·居努什别克.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J].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117-0011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