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
范文 | 李会英 摘要:群文阅读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出现,无疑为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一股新力量。面对新课改,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要有学习并使用该模式的意识和行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251 群文阅读的提出有三个背景:它是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当前语文阅读提出的新任务,是国家阅读研究趋势和信息社会对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出的新挑战,是当前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不能满足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群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三个要求: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课程整合能力,教师要不断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教师要不断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益。 群文阅读具备一个非常明显的特质:这里的“群文”是相对“单篇”而言的,“群文”的“群”并非“单篇”的简单叠加,“群文”组合的机理是结构化,这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特质。阅读中的结构化是指以某一个意义点为核心,将事物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聚合的方式。在群文阅读中,群文的议题是意义点的核心,围绕议题聚合在一起的文本,都必须在议题的属性之内,并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议题,形成理解议题的一个有层次性、程序性的认知体系。群文阅读的特质就是运用结构化原理对多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成一个清晰的理解结构。所以,群文阅读是一种结构化的阅读。 带着对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我对这种新颖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了大大小小法人五次嘗试: (一)2016年:一年级《多彩的连环画——动物专题》 首次尝试群文阅读教学,选取了课内的三篇课文《小蜗牛》、《小熊住山洞》、《小猴子下山》,让学生通过朗读发现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图画+文字,这也是连环画的突出特点。以第一篇课文为教学示例,详细引导学生发现快速了解故事内容的方法,即从文中找出时间词和相对应的代表性景物及特点,然后用第二篇强化训练;第三篇时由扶到放,让学生在习得方法后迁移运用,并提升难度,找出文中出现的地点,以及小猴子在每个地点看到的事物是什么和在这里做了什么,让孩子们真正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和收获。最后用一段总结语“今天我们通过阅读三篇文章,完成了对群文阅读的一个小小尝试,我们通过阅读学会了阅读连环画作品的方法,拿到了进入连环画世界的钥匙,打开了书本世界这把大锁,看到了如此多彩的景色,而这一切的获得都离不开读书,所以,孩子们——读书吧”结束课堂,呼吁孩子们从小就爱上读书。 (二)2018年:三年级《说不尽的桥》 本节课采用“1+x”阅读模式展开,以几句带有“桥”字的诗句导入,以回顾课内学习的课文《赵州桥》入题,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明白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成就。接着了解我国还有哪些伟大的桥,出示文章《中国石拱桥》和《南京长江大桥》,继续练习所学的“圈点批画”方法,在文中找出描写桥特点和作用的词句,接着出示大量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其他很著名的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然后得出结论:以上那些桥都是有形的桥,它们的作用就是沟通;接着笔锋一转,世界上还有一种无形的桥,就像文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出现的这座桥,它又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呢?用刚才的圈画方法进行强化训练,明白无形的桥是用新人搭建而成,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都需要这样的桥。最后用《桥之思》结尾,既让学生学到了从文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又进行了情感的升华。 (三)2019年:四年级《诚信》 以课本上一篇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为抓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抓住“事件冲突、人物做法、得到的启示”从文中找关键信息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再结合同一“诚信”议题的两篇文章《诚实的孩子》和《中彩那天》进行方法的练习,让学生学会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后推荐阅读《播撒诚信种子》,从课内走向课外,将阅读贯穿始终。 (四)2019年:四年级《历史故事》 还是以“课内+课外”的阅读方法展开,从课内《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入手,在上课之初直接给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圈画时间词—复述故事—明白道理,接着把主要精力放到教给孩子如何复述故事上,让学生从“知人物、明事件、察变化”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紧接着给学生提供五种复述的样式,分别为分组/个人/分情节说一说、分角色》/分语言/分场景演一演、挖空填一填、思维导图/知识树画一画、时间轴上列一列,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经过展示后,再拓展阅读《田忌赛马》和《孟母三迁》,对刚才习得的方法进行练习强化,另一方面又激发起学生对历史故事的阅读兴趣,引起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对《诸子百家》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阅读期待。 (五)2020年:五年级《依依故园情》 这个尝试是以微课形式呈现的,本议题是我们现行使用的五年级群文阅读教材中的第三个议题,给我们选编了三篇文章,分别为《枣核》、《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小河》。我以李白的《静夜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导入,激起学生对故乡的情感;然后对三篇文章进行糅合,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去文章中提炼关键信息,在小组内讨论汇报:(1)每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2)从哪里可以看出文中人物是“游子”?(3)哪些语句写出了他们的“思乡”?(4)他们分别是通过什么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的?接着品析文中打动自己的语句,并结合自身实际,写一写如果自己某一天离开了故乡,故乡的哪些景、哪些物、哪些人会勾起你无尽的思念,通过展示和述说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深情;最后用一组排比句“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人是故乡真, 情是故乡浓”结束。 对群文阅读有过尝试后的几点感触——经过几次尝试,自身好像已经积累了一些小小的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但距离学校对我们语文教师的要求和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有很大差距,比如自己对于整合文本的能力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课堂的预设和把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课内与课外阅读连接的纽扣还需要深层次挖掘和拓展;不过,愿意相信我们的群文阅读教学的前途很光明,虽然道路很曲折,但只要我们一步步,慢慢走,一定会走到成功的彼岸!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