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通用技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
范文 | 钱皓 摘要:通用技术教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应用型课程,在教学标准当中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素质型教育与创新型教育并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对现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在展开创新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传统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陈旧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仍然对人们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基于这种情况,在进行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开展一系列研究性学习工作来让学生逐渐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通用技术教学;操作技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5-343 在教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要比传授更多的基础知识更加重要。而且人们创新能力的养成还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方式有着较大的联系。因此,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以具体的教学措施作为根本依托,进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下面,本文结合我国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现状,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作具体阐述。 一、在通用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元素。改革开发以来,社会各行各业都比较关注创新,而教育行业是为社会储备人才的重要领域。由此在学生接受教育的阶段,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尤为重要;久而久之,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与习惯。其次,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而信息技术又是科技创新的产物,多年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实践发现,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角度,从创新的视角来开展课程教学,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和劳动技术水平的养成都具有显著意义。 二、通用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进行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立足于课堂教学,來展开一系列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一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在经过认真的观察、充分的对比分析、实际操作实验之后进行归纳类比,从而提出一系列有根据的假想,并且根据所得出的假想的结果来进行验证,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室应该引导学生对前人的探索过程提起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前人在进行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是如何操作的,经历过怎样的成功,又经历过怎样的失败,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举个典型的例子来说,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由世界范围内第一台手摇式洗衣机,讲到电动单缸洗衣机的出现。再讲到前些年家家户户都有的双缸半自动洗衣机,再到如今的全自动滚简式洗衣机……在对这些洗衣机的类型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根据洗衣机的发展趋势来推断未来的洗衣机会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进行自主讨论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可以明白进行技术试验的重要性,还可以让他们从这个过程中学会根据现象来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找出其中所包含的本质特点,这对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基本知识是十分有利的,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研究方法,让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展开情景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通用技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要逐渐将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和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概括与假设,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也就是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的氛围,创设有利于展开创新性教学的环境。在创新教学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问题的产生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自然界本身存在的问题,举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来说,为了让人们顺利的进食,中国人和西方人分别设计出了筷子和刀叉;第二,他人设问,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本身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三,设计者根据特定的目的自主发现问题并且采取一定的手段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问题、讨论问题并且发现问题的实质,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探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展开探究性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对创新教学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其构成要素主要可以分为四点,分别是研究性、主体性、发现性、归纳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他们在展开创新性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为学生创造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这种需求而创造的一种学习方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从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方面来探索和发现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学生采用科学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并且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是研究性学习。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所采用的研究方式主要可以划分为查阅资料、实验操作、社会调研、问题讨论以及实地观察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用技术教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在进行这项教学工作的当中,要对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进行创新,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福存. 通用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素养[J]. 教育,2018,(12):17. [2]卢雅芹.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 知识文库,2018,(05):134. [3]杨翠. 基于创新项目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的通用技术核心素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48-4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