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范文

    李海文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工作正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其中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不仅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三观”,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教学策略为主题来展开分析,再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习惯;阅读教学;主体地位;差异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08

    引言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科学中的重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但是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并未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至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较弱,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当作是教学重点,顺应社会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

    1.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改政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工作也要优化和完善,当前在阅读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坚持遵循以生为主的教学原则,教师也要体现出自身的引导价值和作用,应当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根据所阅读的文章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处理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空间和机会,可以在阅读时可以将自身的理解写在纸上,以文本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写的内容,选择最优秀的在班级中展示,通过这种手段引导学生们进行自我思考,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阅读作品,提升阅读能力。

    2.注重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模式

    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应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来开展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避免采用传统的阅读形式来为学生们进行授课,而是要让学生们实现在游戏中阅读,阅读中游戏,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乐趣,避免学生出现抵制阅读等不良行为的发生。而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顺应社会的发展,及时地更新教学理念。比如当教师为学生开展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文章时,本身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父子之间的亲情,教师要先为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的引导学生们向着正确的阅读方向靠近,从而体会到这篇文章中父子之间的情节情感经历。在完成自主阅读后,教师可以带领着学生们进行深入探究本篇文章中的重点,为学生们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像“在地震中父子是怎样处理危险的”, 通过这种手段来提升学生们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采用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将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小学阅读教学模式是具有多样化的,主要有情景阅读教学法、角色扮演阅读法等。

    3.为学生设计差异性阅读目标

    阅读的质量主要决定在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到了些什么,对自身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所以当教师在为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们能够带着目的进行阅读,要让学生在阅读后有所收获和感触。但是对于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本身就具有差异性,自身的阅读能力也存在着不同,教师如果单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们开展阅读教学工作,那么很难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分组,或者是为学生设计差异性阅读目标,促使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文章时,这篇文章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其中却还包含着较为难的重点段落,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和要求。像对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要求其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到小蝌蚪最后找到妈妈了吗,而对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要求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说出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小动物,通过这种手段来让学生们带着目的来进行阅读,这样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阅读的信心和勇气。

    4.为学生提供创新阅读形式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信息技术以及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有著广泛的应用空间,其中在教学工作中也不例外。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工作的中,也能合理地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实现为学生们提供创新的阅读形式的目标,通过这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实现有效性有效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当教师让学生们拓展阅读“寓言故事” 时,就可以为学生们制作和寓言故事中内容有关的微课视频,配上动画以及音乐等,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情景,促使在这种阅读氛围中让学生主动地融入阅读过程中,提升阅读效果,提高阅读成绩。

    结论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的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应当注重优化和完善语文教学工作,并且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传授学生阅读技巧、合理地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科学选择阅读文章促进学生感情投入以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太军.小议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学生良好写作习惯养成的路径[J].中外交流,2019,26(18):290-291.

    [2]张转红.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课行为习惯的养成[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1):54.

    [3]李燕平.走近文学殿堂,放飞“悦读”梦想——语文核心素养之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J].年轻人,2020,(11):84-85.

    [4]吴丹.让好习惯伴随一生——试论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J].新课程·小学,2019,(1):180.

    [5]游怀.浅谈小学语文德育渗透,让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益终身[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1280.

    [6]詹一群.唤醒孩子的耳朵——小学生语文倾听习惯养成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29):1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