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边远乡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
范文 | 石朝臻 摘要:在小学阶段,很多教师狠抓学生的成绩,但是对德育教育却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当今对人才的考查不仅仅从成绩入手,更是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考查,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人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此外,在农村的小学中,有一群特殊的群体,就是单亲家庭的子女,这样的孩子本身缺少关爱,因此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在本文中,我将从教师工作实践入手,探索对乡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单亲家庭子女;思想品德;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76 在小学阶段,单亲家庭学生處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高速时期,存在着很多的矛盾。一方面,学生的身体逐步发育成熟,但是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不足,心理成熟度不够,依然会做一些比较幼稚、任性的事情;另一方面,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展中,但是却承担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使学生的心理负荷较大,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拓展。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双重陪伴,因此受到父母的管教也比其他学生要少一部分,心理方面也可能产生问题。因此,在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单亲家庭子女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题。对此,老师应帮助学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对学生施加更多的关爱,使学生能够顺利度过小学时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培养良好习惯,塑造优良品德 在乡村教学中,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习惯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边远落后的单亲家庭孩子们由于受到乡村封闭环境的影响,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相对较差。习惯对单亲家庭的孩子们的影响是终身性的,尤其在小学阶段,单亲家庭的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都在逐渐的培养和养成中,此时作为教师就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在学生平时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会谦让和团结,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家有家规,班有班规,我们的班级是一个集体,更是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同学都是彼此的兄弟姐妹,都是彼此非常亲近的人,因为他们每天会在同一个教室中一起学习。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父母还要多,因此只有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们之间温柔以待、亲近融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我颁布了班规:每位学生熟背《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班级常规》中的内容,并且将其活化实施。“不吵闹、不打仗、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认真学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我将行为规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行为基础,每天早上带领学生晨读行为规范守则,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学生守则的深刻认识。 (二)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愿意和其他同学接触,性格比较孤僻封闭,为了进一步让单亲家庭的同学们体验团结的力量,我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在大课间自由活动时,开展“背气球”游戏,游戏规则就是:两个人背靠背,中间夹一个气球,两人一组,从起点运输到终点,比谁速度更快。在游戏过程中,第一组的同学热情很高,都尽自己最大的速度开始跑,但却出现了一个状况:运气球的两位同学虽然跑的速度都很快,但速度却不一致,跑着跑着气球就掉了,只好重新捡起来,这样就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两个人的“综合速度”并不快。我指导同学们,两个人要互相配合,跑得快的同学稍微慢一点,照顾一下跑的慢的同学,速度慢的也要努力提升,这样一来,第二组的同学表现就比第一组好的多,第二组的同学互相配合,夹在两个人后背上的气球一次都没有掉过,同学们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很快就将气球运了过去。 游戏结束之后,我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写了游戏心得,大家纷纷写到“只有团结配合才能成功”、“只顾着自己是不行的,要照顾小伙伴的速度,才能取得胜利……”在我们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中,内向的孩子逐渐开朗活泼,调皮的孩子逐渐懂得照顾他人感受,每个同学都变得越来越有责任感,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既是班级的成员,又是班级的主人,行为习惯更加规范也更加得体。 (三)定期进行家访,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是一种沟通,不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心灵的互通。在乡村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单亲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外出务工,都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孩子都和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们一起生活,虽然老人也会给他们爱和关怀,但毕竟是隔代的亲情,还是不足以满足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对亲情和爱的渴求。因此,作为他们的教师,作为他们每天朝夕相处的最亲近的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呵护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 我们班级中的一位同学就是一个单亲家庭子女,在她三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就离婚了,她虽然在法律上判给了爸爸,但由于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她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小学还没毕业,小小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照顾的重担。由于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状况不太好,不能做家务,因此这位同学在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如何做家务、照顾爷爷奶奶的同时,还要照顾年幼的弟弟,为一家人洗衣服、做饭。放学之后总是第一个赶回家中,因为她知道,她回去晚了的话,家里人就要饿着肚子。作为老师,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因此今年春天,我到这位同学的家中,做了多次家访,了解到孩子的爷爷奶奶长年卧病在床,尽管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但收入也比较少,因此一家人都很拮据。通过这情况的了解 我为这位同学申请了学校了贫困补助金,为她争取到了学校的餐补,使孩子的营养得到补充。我在家访的过程中告诉这位同学“我们的人生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重点是怎样去克服它,老师今天帮助你,不求回报,但求你以后跟老师一样,去帮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有一颗爱人之心。”通过我潜移默化地思想品德教育,孩子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教育从来没有固定的章程和模式,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在多年的从教历程中,我用母亲一般的爱和关怀滋养着单亲家庭孩子幼小的心灵,在学生的心田中,播下成长的种子,他们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他们的成功更是我的成功。我希望不仅在当下让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受益匪浅,更希望在多年以后,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回想起我时,会幸福地感到我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想,育人之路任重道远,我始终在路上 从未止步,直到最后! 参考文献 [1].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文教资料》.2014年15期.薛俊峰. [2].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8期.颜肇鹏. [3].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8期.王兆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