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如何更好的教学小古文 |
范文 | 温世木 摘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小学中高学段的文言文教学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文言文作为古代先贤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除了要让学生学会诵读、初识文言常用字外,还要引导学生关注文言文中蕴含的阅读价值,挖掘先人的思想,品味审美情趣。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8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没有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很多教师上课时会把文言文当作古诗词教,读通文本、疏通字义,学生能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课后有要求背诵的再背一背。那么,小学阶段的文言文应该怎么教呢?刘占泉教授在《文言教学的反思与建议》中提出,小学中高学段应以“初步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和大致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为主要任务”,为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方向。黄厚江老师在《文言文该怎样教》中提出:“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当然,这四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自然融合。”这告诉我们除了学习语言文字之外,还要把它当作一篇文章来教,要挖掘文本的价值,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文”“言”共生,让语言文字与人文思想和谐共生。以“炼言”促“人文”,以“学文”促“习言” 一、妙用“微课程”,盎然趣味来 小古文的语言和现在的书面语相差甚远,教师在小 古文教学时要做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就是激趣,将看 似难度系数较高的任务进行提前“降解”,让他们能自 然地克服畏难情绪拥抱小古文。微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 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而开创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有着 简短明确、重难点集中等多重优势,微课的恰如其分的 使用能有效地初步扫除学习的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 (一)“做”上学微课、活教燃动力微课程是如今教师课前的“教”的一个创新高效的形式和載体,当然这也要建立在学生能动地“做”的基础上。如第一篇小古文三上的《司马光》的教学,由于这是部编版教材的第一篇小古文,也是刚刚经历教材衔接的学生们学习的第一篇小古文,学生对于什么叫小古文、小古文的特点、学习方法等几乎一无所知,如果仅凭课堂教学的两教时,很难扎扎实实地达成全部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先布置学生去查找小古文的一些知识、作者司马光的介绍等,尝试利用工具书等方式读准读通这篇小古文,在学生“学”“做”的基础上,将老师制作的关于小古文知识、作者简介、小古文范读等内容的微课发给学生,让他们下载观看,让他们利用微课去更正丰富自己的认识,并且跟着范读学着古人的样子,初步读准读通《司马光》这篇小古文,这样创新而又接地气的方式定会一下子点燃学生们对于小古文学习的热情。(二)“学”上做微课、活做见高效微课的制作不仅是教师“教”的工具,还能成为师生互动的一种连接。如三下小古文《守株待兔》的教学,在布置学生们的预习任务时,让学生自己讲讲这个故事给父母听并将音频传给老师,老师选择讲得最生动的一位同学的故事音频,配上生动的画面加以完善做成了一次“学生微课”。导入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顺势播放这位同学的《守株待兔》的微课故事视频,相信学生们惊叹之余会积极性高涨,整堂课学生们都会处在主动学习的浓厚氛围中,且对于之后老师布置的朗读背诵讲故事之类的打卡任务会异常积极,无论是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还是课上的学习定会变得更加高效了。 二、巧用“微合作”,得来不觉浅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一直是我们倡导的理想高效的学习方式,而“微合作”的巧用,则能为小古文的教学提供良好有效的范式。“微合作”,顾名思义,即三人小组合作,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拥有更多展示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微合作的三人小组,就像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家”,课堂不再是几个学生的交流场,而给了每个孩子交流学习的空间,每个学生都可以惬意自由地感知到小古文学习的快乐。演读“微合作”,乐学在其中。小古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是读准读通读懂,往往我们的小古文教学课堂上在教授小古文时,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从读准读通到理解意思到背诵小古文,机械重复,索然无趣。对于故事类的小古文,我们可以利用小组内的微合作,会事半功倍。在教学四上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时候,让每个微小组先在小组里进行了合作学习,一位负责断句,一位负责朗读,一位负责表演动作。做完一遍转换分工,一共进行三轮。在这三轮自主学习中,只花费了三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班级中的每个孩子都能学会这篇小古文的断句、朗读,通过表演动作也完成了对于这篇小古文的理解,表演的过程中我还允许小组进行适当改编,加上小组设计的独特的文言台词,学生们乐学在其中,也对这篇小古文有了准确而又丰富的理解。 (三)启发思考,深化感悟 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把握小古文的主要内容、重点文言字词、文言句式以及整篇文言文所体现的核心观点之后,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热情,教师也要通过一定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深化学生对本篇文言文的理解。启发思考的教学形式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作简要总结之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几个思考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以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所思有所感悟。根据不同的小古文内容和其表达的核心情感,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思考问题。 在小古文教学过程中,采取反复阅读、探究讨论、启发思考的方式,对学生的文本理解、文意疏通与感悟进行有侧重点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古文教学还应加入一些新颖性的内容。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古文与现代化教学方式相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小古文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的文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2]杨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引入小古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观察,2019,8(08):21-2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