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范文

    林增祥

    摘要: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密切相关。有效课堂既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个人反思,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也要在教学中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教师在具体的课程计划中尽可能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以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依据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适当的答案。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35

    引言

    不同的教育时代对教师有着不同的教育要求,在素质教育的时代里,《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教师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传统“一锅端”、“一刀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都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不利的影响,教师需要予以摒弃.然后教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一、课前充分准备,开展高效备课

    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是课前充分的准备。高效备课通常包含个性化探究、

    集体专项讨论、小组集体讨论、教师合作备课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有较强的互补性,它们相互完善,并且比固有、守旧的备课好得多。

    (一)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部分,并将每个部分分配给每位老师,以执行准备课程计划的日常任务。在每个老师的工作目标完成之后,制定相关的摘要,整理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计划,这就是合作备课。一方面,使合作备课教学计划的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合作备课减少了教师设计课程计划的工作量。

    (二)基于课程安排的特定需求,对安排的某一个课程,组织教师开展有关的讨论交流活动,把这一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保证能合理的给学生讲解出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使之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就是小组集体讨论。

    (三)在指定的时间内,教务组组织教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讨论活动,并将教师的讨论建议组织到课堂教学计划中,从而使教学计划更具象征性。通过教师小组的讨论,所涵盖的重要知识点也更加全面,这就是集体专项讨论。

    (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班级,学习的气氛也不同,依据教师的授课方法、教学风格,进行一定的归纳整理,在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展示了教师的教学魅力,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风格,这就是个性化教学。

    二、要想让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就要有效安排课堂时间

    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密切相关。有效课堂既要预留出一定的时间,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个人反思,促进知识的消化吸收,也要在教学中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教师在具体的课程计划中尽可能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以便学生积极探索问题,依据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适当的答案。此外,教师应正确指引学生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使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合理地分配时间,使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三、探讨合作学习,使教学方法得到创新

    自主创新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策略的课程内容,發展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与训练中相互配合,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轻松活跃。

    (一)极具趣味性的课前导入

    在课堂开始时,采用更具诱惑力的课堂介绍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并增加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计划中可以设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评价及相关的游戏比赛等环节,不仅为教学内容的讲授做好了铺垫,而且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氛围。

    (二)把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中,从政治法律教育到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从思想道德建设到学生敬老爱幼,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思想道德教育有着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基于这些联系,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并将日常生活与课堂教学联系起来。

    四、要想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就要建立融洽的关系

    固有、守旧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由于尊师重教思想的长期存在,学生对教师既尊敬又畏惧。学生课堂教学中,通常由于担心教师的批评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转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新的教学观念下的重要内容。只有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教学立场相同,才能对学生有更充分的了解,才能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然后有目的的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从而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五、强化教学知识的重要方式是练习巩固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掌握内容的记忆有限,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为了使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课下一定要做相应的习题来巩固学到的知识。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梳理总结,他们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问题并立即发现新问题。教师在布置安排课后练习时,要以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为基础,有效合理地制定课后练习,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六、组织记忆活动,督促学生复习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是需要学生展开知识的记忆的,结合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来看,学生需要时不时地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但学生的复习效果往往无法达到教师的期望,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复习和巩固的自觉性.基于此,初中教师就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他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记忆活动,并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对其进行奖励或者惩罚.这样的话,学生就能积极地进行复习,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有所提升.

    结语

    社会的进步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贫富差距的增大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凸显,为维护社会持续稳定的发展,除了法律层面的约束和管理,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十分必要。然而,道德与法制教育并不是空谈理论,需要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价值,与多种载体融合教学,并结合生活、时事政治等内容,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郭继荣.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0(012):P.56-56.

    [2]赵长鸿[1].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途径[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12):1-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