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武术教学中五步拳初段位实践教学 |
范文 | 胡晓芳 摘要: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小学体育武术创新教学模式,组织创编实施五步拳初段位套路,强健学生的体魄,拓宽课程内容,传承本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为传统武术进校园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构建。 关键词:小学武术;五步拳;实践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36 引言 五步拳作为濒临失传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是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将我国优秀的武术拳种五步拳引入小学校园,深入挖掘其文化和技击内涵,创编实施五步拳段位制套路,是摆在小学校校长和体育一线教师面前急需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组织开展五步拳初段位套路的创编与实践,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学校体育发展之路。 一、小学体育武术教学中五步拳的创编方法分析 (一)依据段位标准,突出“打练结合” 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创编标准,依据五步拳特点和运动的内在规律,制定不仅可以单练,也可以两人对练,还能进行搏击实战的五步拳初段位创编标准。即安排每段技术内容时体现五步拳动作迅猛、擅长近身格斗的特色,使习练者既学会五步拳动作演练方法和运动形式,又掌握了五步拳独有的攻防技击含义。 (二)体现五步拳风格特点 五步拳拳法精妙,技击性强。如五步拳起势轻步站,出拳须四梢发动。即:发为血梢、甲为筋梢、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外三合和内三合。外三合是指对习练者动作技术演练时的要求,必须达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是指对练者演练时的精神、意念以及思想的要求,必须达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五步拳打法歌诀:起手钻思无敌家,引手捉劈随势架;警晃猛烈神意力,急快狠毒反关拿、出手如放箭,回手如火烧。 (三)增加技术元素,提高段位级别 五步拳初段位包含“打、踢、拿”三类技术元素,逐段增加技术元素创编一至三段技术套路。即一段套路有打的动作,也就是用拳、掌进攻对方的技术方法,单练套路为14个动作;对打动作套路为9个回合攻防。二段套路有打、踢的动作,在一段套路的基础上,加上用腿进攻对方的办法,单练套路为16个动作;对打动作套路为11个回合攻防。三段套路有打、踢、拿的动作,在一、二段套路的基础上,单练套路为3个动作;对打套路动作为19个回合攻防。 二、小学体育武术五步拳初段位实践策略 (一)成立创编组织,实施奖惩办法 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打造以武术为主的特色品牌学校,邀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五步拳代表性传承人担任学校武术推进工作总指挥,将五步拳列入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开设五步拳特色课程,教务处对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以抽査的形式进行检査评比,奖励优秀工作者和先进教师,鞭策后进,使那些勤奋工作,甘于吃苦乐于奉献,成绩显著的教师得到重视和肯定,使后进的教师看到前进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更加积极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二)培養优良教师,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比如组织基础扎实、专业素养好的教师到五步拳文化传承中心进行五步拳传统套路培训学习;组织骨干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紧缺薄弱学科体育与健康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培训;开展五步拳“同课异构”教学研评活动,举办校级“一师一优课”展示活动等;通过培训学习和展示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水平,为初段位的实施提供师资保障。 (三)完善特色课程,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及认知规律,制订五步拳初段位教学指导方案,确定除完成正常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外,每班每周新增一节五步拳课,一至三年级学生主要学习武术礼节和五步拳基本功,四年级学生学习一段单练和对打套路;五年级学生学习二段单练和对打套路;六年级学习三段单练和对打套路。学校成立了五步拳社团,由学校教师和文化传承中心的教练们共同辅导和培训学生,学员是从各班热爱传统武术并且在平时表现、考勤、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突出的学生中产生。通过系统地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水平的同时,向体育运动学校输送武术后备人才。 (四)定期举办活动,提高整体水平 学校每年春季举行一次五步拳段位制套路比赛;每学年第二学期期末举办一次武术之星评选活动。通过组织比赛和评选,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荣誊感和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提高了整体运动技能水平。“习武先习德。”学校注重武德教育,将其贯穿初段位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们通过初段位学习,掌握五步拳攻防要领同时,学会尊重,懂得谦让,做到不以大欺小,不以强凌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通过讲述岳飞、霍元甲等一代武林英豪的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与人为善、勤奋刻苦、谦虚礼让的良好品德。讲述上海五步拳名家于化龙拳打日本武士振我国成的故事等,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 (五)拓宽育人空间,提升武术品位 学校建立五步拳文化长廊,将五步拳历史渊源、名家故事和比赛活动制成展板,全面展现学校五步拳校本课程建设成果;组建五步拳表演队,坚持长期训练,每年全民健身日、文化遗产日期间,组织学生到世纪广场等地展演,为学生们提供展示特长和施展才华的平台。学校与师范学院联合成立体育教改实验合作学校,承担各级教改实验研究课题,对五步拳初段位教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等进行研究;收集活动图片和视频资料,编写《五步拳初段位校本教材》:开展专题教研,提高了教师教学和研究水平,为五步拳在学校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 总之,建立五步拳段位制教程研发团队,继续做好五步拳创编实施等各项工作,丰富完善五步拳校本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与武术管理部门结合,征得相关领导和武术专家的评判和认可,力求使五步拳初段位技术理论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裴泽赢.浅谈科学练习五步拳对于小学生体育核心素质提高的推动作用[J].考试周刊,2020,(53):94-95. [2]蔡佳.小学体育教学武术《五步拳》[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3):82-8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