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 |
范文 | 韩跃丽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新课标改革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一阶段正是他们积累词汇、表达自我意愿以及乐于与人沟通的重要时期。从基础做起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小学语文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课堂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6-144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国的教育从原先的应试教育变为了现在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从原先的知识体系培养变为了现在对全面素质的培养。语文作为语言学科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思想以及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基础,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以及工作学习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书呆子”这是对于只关心读书不关心周围生活人的统称,这样的人注定是要被社会淘汰的。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最重要的三大课程之一,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并且随着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升级,许多专家和学者对语文课程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并且教师在传授小学生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表達能力又叫作表现能力或显示能力,它是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等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善于让他人理解、体会和掌握。表达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种延伸和发展,是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开展的教学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使小学生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和素材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规划,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表达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技巧,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和目的。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意识不足,教学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小学生只要掌握语文知识和内容,能够应付考试就可以了,不需要掌握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剥夺小学生语文能力锻炼提升的权利和机会,使得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难以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摆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意识,重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引导,营造良好的语言表达的氛围,激发小学生表达的兴趣和欲望,才能从主观上引导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学习和训练,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创设表达情境,锻炼学生表达技巧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阻碍了小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因此,面对这一情况,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语言表达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小学生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过程中,要有效地给小学生创设一个语言表达的情境,并且能够科学地通过情境教学锻炼小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生表达能力的良性循环以及良性发展。 由于任何内容和能力的学习和提升都是有相应的技巧和方法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例外,语言表达看似是自我意识和语言的直接反映,实际上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才能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稳中有序,更容易让听者理解和认同。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给小学生整理出一套相应完整的技巧和方法,给小学生语言表达提供思路和方向,并通过表达情境的创设和训练,让小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地引导小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和思考,让小学生在充分学习和理解文章的内容后,给小学生普及五星红旗的知识和背景,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对五星红旗表达情感的场景,教会小学生按照对五星红旗的描述、五星红旗的来源、五星红旗的意义以及自身对五星红旗的情感和体会的顺序进行语言表达,让小学生掌握表达的方式和技巧,然后让小学生自由地进行表述,调动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探究欲望与积极性,从而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加强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积累素材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更要靠扎实的语文功底和丰厚的语文词汇素材,只有小学生通过阅读和训练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素材和知识,才能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进行引用和举例,才能在语言表达中用丰富的准确的精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语言的修饰,从而使整个语言表达过程更加流畅更加自然,语言表达内容更加丰满更加有内涵,才能使整个语言表达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因此,教师在对小学生开展语言表达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阅读教学,不论是课内阅读也好还是丰富课外阅读内容,一定要加大小学生阅读数量和质量,引导小学生进行语文词汇素材的积累,让小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使小学生在语言表达时更加精彩。 结论 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通过丰富教材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然后再通过建设平等的课堂交流氛围以及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灵感。 参考文献 [1]姜迎妮.巧用插图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教育文汇,2019,300(12):41-42. [2]张爱琴,刘万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911(18):154-155. [3]陆建红.小学低年级学生语用能力探讨:浅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新课程,2018,442(4):44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